1217個字 閱讀時長:4分鐘
資略 | 從心出發 徹見本質
有人說過這樣一句話:
中國不缺房子,但是缺好房子。
不難理解,經過多年的房地產熱潮,從數量來看,中國已經不缺房子了。
然而,由于開發商普遍采用的“高杠桿、高周轉”建房模式,過去多年來,開發商都希望盡可能縮短建房周期,以縮短回款時間,實現利益最大化。
這樣一來,房子質量或許不是問題,然而卻很難稱得上是“好房子”。
有人認為,未來中國房地產的一大發展方向是由數量轉向質量,以滿足日益增長的城市中產階級對好房子的需求。
最新的國家標準《住宅項目規范》將于5月1日落地,這也是政策層次開始鼓勵開發商建設更多好房子,讓房地產行業向質量時代轉型的有力證明。
其實從新規范的解讀來看,強制性的規范調整并不算大,新改變的條文更多還是指導性的。
什么意思呢?
用大白話來說就是給開發商的設計松綁,允許開發商采取更大膽,更有利于購房者的設計,以此來為住房市場注入新的活力。
具體來說,過去政策層面上對于開發商的設計都是嚴格控制的態度,比如陽臺面積、空中花園以及住房挑高等方面都有非常嚴格的設計標準。
說白了,很多時候不是開發商不想設計更大的陽臺、更高的層高和更低的容積率,而是設計規范上不允許。
而新的建筑規范就是進一步放開了這些限制開發商設計的規范,隨著最新住宅規范的調整,一些地方已經先行一步,在新版建筑規范的基礎上,給予了開發商更大的自由度,鼓勵建設好房子。
比如,蘇州于4月21日發布的《蘇州市改善型住宅項目規劃管理 相關技術要點(試行)》就提到了幾點較大的改動。
包括:陽臺面積比例提升、鼓勵10層以上住宅每戶布置50平米小花園、停車樓不算容積率、獨立的公共配套不算容積率和建筑密度等。
這些新規范就是為了鼓勵開發商轉向建設好房子,以更好的吸引潛在的購房者。
總的來說,本次調整的規范重點有以下幾點:
1,層高從不低于2.8米提高至不低于3米,別小看了這20厘米,這有效降低了吊頂的壓抑感,同時讓中央空調、照明燈等設備變得更加隱蔽,房子裝修也能夠更加美觀簡潔。
2,每套住宅至少有一個空間需要滿足日照標準,同時進一步細化了不同用途空間的底線指標,包括廚房至少3.5平米、衛生間門寬不低于0.7米等。
3,進一步收緊樓板隔音性能指標,以前的標準是75分貝,新規的標準為65分貝,這意味著未來建設的新建筑隔音性能會更好,為住戶帶來更舒適的居住體驗。
4,人性化設計方面有了更嚴格的規定,包括衛生間要預留扶手安裝條件,單元入口要有無障礙化設計,這也將為殘疾人以及身體行動不便的老人帶來更大的便利。
5,電梯轎廂內要求覆蓋移動信號,這即是為了建設智慧社區,讓我們的生活更加便利。
退一步來說,真遇到電梯出現障礙的時候,這也能夠多一份安全保障。
綜上所述,即將于5月1日落地的新建筑規范或許將成為引領未來房地產發展的一大新指向。
在為業主帶來更好的居住體驗的同時,也能夠發掘更多的置換購房需求,為低迷許久的房地產帶來新的活力。
或許新規落地真的會成為房地產的拐點也不一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