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天氣悶熱,上海崇明區金日西苑的居民顧女士推開家門后,被眼前的景象嚇住了:從進門處的門廊到左手側的次臥,地上一簇簇的,密密麻麻全是白蟻。一些白蟻還在爬動,白蟻翅膀則飄散得到處都是。
每年的3月起,上海進入白蟻活動旺季。但考慮到家里剛裝修沒幾年,顧女士當時判斷家中白蟻安家的可能性不大,“或只是窗外飛進來的”。沒想到,4月9日,大量白蟻再度出現,從顧女士家中門框里、櫥縫里、電線開關盒里往外鉆,往人身上撲,顧女士這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不僅是顧女士家,截至目前,今日西苑已有13戶居民家中出現白蟻,且多數人家均遭到白蟻的嚴重蛀蝕。居民們不解:作為2016年才入住的次新小區,今日西苑怎會出現如此嚴重的蟻患?
白蟻蛀蝕的痕跡遍布全屋
4月22日,記者來到金日西苑。這是個2015年建成、2016年起入住的小區,有居民1020戶,規模不小。小區綠化茂密,環境宜人。顧女士家在7號樓的102室,據她稱家中2020年剛剛裝修好,此后一直沒有住人,是留給孩子的婚房。
金日西苑小區。
走進顧女士家,眼前已是一副拆得七零八落的景象。門套、踢腳線以及部分柜子都已被撬了下來堆在地上,家具則被歸攏到了客廳和房間的中央,屋內還彌漫著一股刺鼻的藥水味道。細看,白蟻蛀蝕的痕跡處處可見:幾個房間門框的角落和縫隙里,白色的木頭和墻面上覆滿一團團黑色的顆粒物,據稱是白蟻的排泄物;拆下來的踢腳線,背面則爬滿一條條黑色蜂窩狀物質;南側的次臥,窗臺邊復合地板的貼皮已經起翹,揭開貼皮,里面是已呈黑色的地板,按壓則感覺有些松軟;靠墻打的衣柜,揭開表面的白色貼皮,能看到里面木頭表層已有些朽爛。盡管已經清掃過了,但屋內角角落落仍能看到大量的白蟻尸體……
顧女士家里,將房間門框的門套拆除后,可以看到白色的木頭和墻面上以及門框縫隙里覆滿一團團黑色的顆粒物,據稱是白蟻的排泄物。
拆下來的踢腳線,背面則爬滿一條條黑色蜂窩狀物質。
顧女士家盡管已經清掃過了,但屋內角角落落仍能看到大量的白蟻尸體。
再次回憶起4月9日大量白蟻從家中各處縫隙往外爬的情景,顧女士仍覺得頭皮發麻渾身不適。白蟻顯然已在家中筑巢,得請防治機構上門處置。搬離了家中的書籍等物品后,在居委會的協調下,4月19日,白蟻防治機構上門為顧女士家做了全面的消殺。“先撬開檢查白蟻活動痕跡,發現后噴灑藥水,結果一步步就把整個屋子都撬完了。現在地板還沒撬開,估計也保不住”,看著家中亂糟糟的樣子,顧女士很是心痛。
幾乎是在顧女士家中發現白蟻的同時,緊挨著顧女士家的7號樓101室、6號樓101室也都出現了大量的白蟻。
7號樓101室施女士家里拆得更為徹底,客廳的地板已經全部掀除,墻上的柜子、門套、踢腳線也全撬了,除了廚房,其他區域幾乎砸成了毛坯房。施女士告訴記者,家里先是客廳角落的地板發黑,正當家人以為是漏水泡爛地板時,飛出來的白蟻則提醒他們事情沒有那么簡單。她將記者領到南側主臥,只見貼墻打的衣柜被拆除后,白色墻體上留下了大面積的黑色白蟻活動痕跡,地上殘留的朽爛木板上,一顆顆白色的蟻卵嵌在溝壑里……
施女士家除了廚房,其他區域幾乎砸成了毛坯房。
施女士家南側主臥貼墻打的衣柜被拆除后,白色墻體上留下了大面積的黑色白蟻活動痕跡。
地上殘留的朽爛木板上,一顆顆白色的蟻卵嵌在溝壑里。
6號樓101室蔡女士家中:幾天前,一處衛生間外側的天花板上突然爛出一個雞蛋大的洞,不斷有白蟻從洞里飛出來;臥室的地板多處出現塌陷,腳踩上去已經感覺不到下方的支撐龍骨……由于家里人多,無法拆除裝飾進行檢查和消殺,但種種跡象表明,白蟻蛀蝕的情況同樣不容樂觀。
圖為蔡女士家中天花板上爛出的洞,不斷有白蟻從洞內飛出。
小區屬于崇明區城橋鎮金日社區,居民委員會的浦書記告訴記者,截至目前,小區共有13戶人家上報出現白蟻,且都是底樓住戶。其中,4號樓、5號樓、6號樓、7號樓這一片的底樓住戶是“重災區”。
次新小區怎遭如此蟻患?
金日西苑小區里出現白蟻蟻患并非首次。崇明區唯一的白蟻防治機構“崇房物業”的負責人告訴記者,從消殺記錄來看,過去3年來,今日西苑小區每年都有居民求助白蟻的消殺,但戶數并不多,2022年有1戶,2023年有1戶,2024年也只有2戶,且蛀蝕情況遠不如今年來得嚴重。
記者也向小區的居民們進行了解,對于小區里存在白蟻,他們有所知曉,但一直以來,白蟻主要出現在公共區域。有居民回憶,2022年小區曾組織在底樓的樓道里安裝監控探頭,當時施工人員打開樓道內的有線電視弱電箱時,里面就曾不斷有白蟻飛出。6號樓102室的居民蔡女士稱,自己家曾請人上門3次消殺白蟻,她回憶:“第一次消殺就是看到白蟻從南側陽臺的孔洞處往家里飛,為此消殺時拆除了陽臺的木柜子和門套?!?/p>
居民們猜測,家中的白蟻是來自室外公共區域的白蟻滋生。施女士提供給了記者一段視頻,是她不久前所攝,拍攝位置是小區底樓外墻根的一條裂縫處。視頻中只見不斷有白蟻從裂縫里鉆進鉆出,而裂縫里是架設樓板所產生的架空層。施女士分析,這是小區公共區域白蟻滋生的證明。小區的公共區域白蟻泛濫,才會導致居民家中被嚴重蛀蝕。
施女士所拍攝視頻的截圖。
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出臺的《城市房屋白蟻防治管理規定》中明確,凡白蟻危害地區的新建、改建、擴建、裝飾裝修的房屋必須實施白蟻預防處理,白蟻預防包治期限不得低于15年。房地產開發企業在進行商品房銷(預)售時,應當向購房人出具該項目實施房屋白蟻預防的證明文件。上述預防處理范圍包括房子的地基和基礎、室內地坪、砌體墻、房屋底層四周的散水等等。由此,居民們進一步推斷,金日西苑小區在當初開發建設時,并沒有按照要求做好白蟻的防治。
這個“鍋”該開發商背嗎?記者又找到了金日西苑的開發商“上海崇明生態城鎮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開發商的負責人明確告訴記者:“上海小區開發時,技術上并沒有這方面的要求。”
而與此同時,白蟻防治機構“崇房物業”則給出了完全不一樣的說法:防治機構認為,金日西苑出現較為嚴重的蟻患,一方面可能與小區是回遷小區有關。居民入住時搬入了大量老舊家具,這些家具沒有經過白蟻防治處理,可能成為白蟻進入小區的“載體”;另一方面,一些居民在家中發現白蟻時,出于費用上的考慮,選擇自己使用殺蟲劑處理,而處理不善就會導致白蟻在小區中擴散。
應重視裝修環節的白蟻防治
哪個說法靠譜?記者多方咨詢白蟻防治專業部門得知,上海的確沒有執行國家住建部的文件。原因在于上海的地下水水位比較高,土壤也比較潮濕,對房子的地基和基礎噴灑白蟻防治藥劑不僅附著力較差,同時還會對環境水質造成污染。
徐匯區一家白蟻防治機構的負責人告訴記者,類似金日西苑小區的情況,他在實際操作中也曾遇到過。居民家中出現的白蟻為“散白蟻”,這種白蟻在習性上有些像“散戶”,它不筑大巢,進入居民家中后主要破壞地板、門框、門套、柜子等木裝飾。一般來說,小區的大環境中難以做到白蟻的完全清理,而白蟻一旦進入居民家中筑巢后,若施藥不當,會導致白蟻的遷徙和散群。另一家白蟻防治機構的負責人則稱,一般新建小區白蟻從無到有會花上三到五年的時間,若不妥善處理,七八年間就會在小區內蔓延,越來越多,而按戶清理干凈則能有效降低白蟻的種群密度。
為了不讓白蟻在金日西苑小區進一步蔓延,崇明區城橋鎮副鎮長張蕾介紹,目前鎮里已組織白蟻防治機構對13戶居民家進行徹底消殺。不過,13戶居民中,目前僅有6戶居民同意拆除屋內裝飾進行消殺處置。張蕾表示會做通其他居民的工作,勸說他們配合消殺白蟻,以遏止白蟻的蔓延趨勢。同時,對小區公共區域的白蟻消殺工作也已初步完成。
4月19日,白蟻防治機構上門為顧女士家做了全面的消殺。
記者查閱發現,《上海市房屋使用安全管理辦法》規定,“房屋使用安全責任人應當按照規定進行白蟻防治。”上述規定中的房屋使用安全責任人即為房屋所有權人,即業主自己。白蟻防治專家進一步解釋,在上海,鋼混小區的白蟻防治一般來說做到不讓白蟻進入屋內筑巢影響生活即可。通常有效的做法是在裝修時對房屋的基礎面進行徹底的白蟻預防。若藥劑噴灑等措施到位,白蟻防治的效果能保持10年,甚至更久,“但不少家庭在裝修時并不重視”。
專家建議市民,在新房裝修時務必重視白蟻的防治環節。另一方面,上海目前也正從標準設計、規劃設計等方面發力,積極探索“好房子”的建設路徑,落實“好房子”的建設要求。專家建議在相關住宅工程套內標準的制訂時,不妨將白蟻防治也考慮在內,在小區建設時將屋內的白蟻防治納入標準流程,以滿足市民的安心居住需求。
原標題:《上海這個不到10年的次新小區里,多達13戶居民家中出現大量白蟻!怪誰?》
來源:作者:解放日報 毛錦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