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近年來,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區蘇埠鎮以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為抓手,大力改善鄉村人居環境,持續推進美麗鄉村和高標準農田建設,描繪出一幅環境優美、產業興旺、村民富裕的美麗鄉村振興畫卷。
田凱平 攝(人民視覺)
近日,在重慶市北碚區靜觀鎮“健康集市”志愿服務活動現場,醫護人員在向村民宣講健康知識。
秦廷富 攝(人民視覺)
今年4月是第37個愛國衛生月,全國愛衛辦和各地組織開展了多種形式的愛國衛生運動。自2020年《國務院關于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的意見》印發實施以來,愛國衛生運動取得哪些進展和成效?給群眾生活帶來了哪些實實在在的改善?
愛國衛生運動成效顯著
近日,在國家衛生健康委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全國愛衛辦常務副主任、國家衛生健康委規劃司司長莊寧介紹,自2020年《國務院關于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的意見》印發實施以來,多部門共同參與,圍繞各項重點任務,推動愛國衛生運動取得積極進展。
群眾的健康意識更強了——通過廣泛開展健康知識普及,引導群眾養成文明健康、綠色環保的生活方式,“每個人都是自己健康第一責任人”理念深入人心,居民健康素養水平從2019年的19.17%提升至2024年的31.87%。
城鄉人居環境更美了——通過推廣運用“千萬工程”經驗,深入開展城鄉環境整治,強化病媒生物預防控制,持續改善群眾身邊環境。2024年,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99%,衛生廁所普及率達到約75%。
健康服務更優了——通過深入實施健康中國行動,聚焦兒童青少年、婦女、職業人群和老年人,強化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務。加強重點傳染病監測處置,重大慢病過早死亡率由2019年的16.5%下降至2023年的15%。
健康治理更好了——通過實施健康優先發展戰略,推進健康影響評估制度建設,開展健康城鎮建設,利用村(居)委會公共衛生委員會,促進愛國衛生運動融入群眾的日常生活,推動形成全社會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
莊寧介紹,下一步將持續加強部門之間的協同聯動,落實健康優先發展戰略,進一步加強健康科普,倡導健康生活方式,建設健康環境,促進愛國衛生運動進一步從環境衛生治理向全面社會健康管理轉變。
健康中國行動增至18項
2019年,國務院印發關于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的意見,啟動實施健康中國行動15個專項行動。不久前,全國愛衛會印發通知,結合健康中國建設工作實際和健康中國行動推進情況,決定將健康體重管理行動、健康鄉村建設行動和中醫藥健康促進行動納入健康中國行動。至此,健康中國行動從15項增至18項。
“當前,人群超重肥胖形勢不容樂觀;城鄉居民健康水平的差距雖有縮小,但是依然比較明顯;中醫藥防病治病獨特優勢的發揮還不是很充分?;谶@些,我們需要采取更有針對性的措施加以改進,在工作理念上要突出預防為主。”莊寧介紹,新增的3個行動更側重強調健康促進、醫防融合,比如要正確認識體重,科學管理體重,培養健康生活方式和科學就醫習慣,注重飲食養生、運動養生、調暢情志等,強調從源頭控制風險因素。
國家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宣傳司副司長胡強強介紹,新增的3個健康中國行動倡導家庭配備體重秤、腰圍尺和體重管理日歷,推動健康體重管理科普宣教進家庭、進社區、進醫療衛生機構、進機關企事業單位等;穩步提高鄉村醫生中具備執業(助理)醫師資格的人員比例,提升二級以上公立綜合醫院、三級婦幼保健院設置中醫臨床科室比例,并設定2030年農村居民健康素養水平、中國公民中醫藥健康文化素養水平目標值分別為38%和30%。
莊寧表示,改善群眾健康需要社會各方支持,3個行動對相關部門提出具體任務,也從個人、家庭和社會等層面提出各方需要采取的行動,希望將健康融入各行各業,融入群眾日常生活。
更加重視心理健康
1989年以來,中國把每年4月定為愛國衛生月,圍繞一個重點問題集中開展健康促進相關活動。今年,全國愛衛辦將愛國衛生月活動主題定為“愛衛新篇章健康‘心’生活”,更加關注心理健康。
“愛衛新篇章,指的是新任務和新內涵?!鼻f寧介紹,愛國衛生運動開展70多年來,在不同階段、不同歷史時期有不同的重點和內容。20世紀50年代以來,愛國衛生運動主要以除“四害”、講衛生為重點;90年代以來,主要以衛生城鎮創建為抓手來推動城鄉的環境衛生整治。當前,影響群眾健康的主要因素發生了很大變化,愛國衛生運動內涵需要進一步拓展,要更加突出以“健康”為中心的工作理念。比如,將衛生城鎮的創建調整為健康城鎮的創建,積極推動健康中國行動的實施,同時積極推進基層公共衛生委員會的建設,讓愛國衛生運動更加貼近群眾。
“健康‘心’生活包含兩層含義?!鼻f寧介紹,一是倡導踐行新的健康生活方式;二是更加關注心理健康。通過愛國衛生月活動,倡導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心理平衡的健康“新”生活。
健康不僅包括身體健康,同樣包括心理健康。國家衛生健康委已經將2025年至2027年確定為“兒科和精神衛生服務年”。莊寧說,今年正在積極推進全國統一心理援助熱線“12356”應用,希望更多人重視心理健康、維護心理健康,正確對待壓力和挑戰。
助力年輕人解決健康困擾
中醫藥是中華民族的瑰寶,中醫藥健康促進行動也已納入健康中國行動。
國家中醫藥局中西醫結合與少數民族醫藥司司長嚴華國表示,中醫藥體現了中華民族獨特的生命觀、健康觀、疾病觀、防治觀,在“防—治—康—養”各個環節都具有獨特優勢,在全生命周期的各個階段能發揮很好的作用。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熱衷健康養生、選擇中醫藥養生保健產品和方法。未來如何發揮好中醫藥的健康促進作用、幫助年輕人解決常見健康問題?
“近年來,中醫藥越來越受年輕人的喜愛,中醫養生逐漸成為年輕人生活方式的新潮流?!眹廊A國表示,這一現象反映了年輕人對自身健康的重視,是主動健康意識提升的表現。隨著中醫藥文化的傳播和健康知識的普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對中醫藥有了更深的了解,中醫藥養生保健理念和便捷方法契合了年輕人增進健康的需求。
年輕人往往面臨較大的工作生活壓力,不少人長期處于“亞健康”的狀態。嚴華國介紹,為更好滿足年輕人的中醫藥服務需求,我國加強了醫療衛生機構中醫藥健康服務供給,讓年輕人更方便獲得中醫藥健康相關服務;多用年輕人喜聞樂見的方式,開展中醫藥文化傳播和科普,使呈現和表達的中醫藥健康知識更時尚、更貼近生活。同時,要開發出更多符合年輕人需求的中醫藥健康產品和服務。例如養生茶飲、藥膳糕點、中藥面包等成為熱賣產品,烏梅湯/烏梅飲在一些地區已經連續數年成為爆款產品,各地開展的中醫藥集市、中醫藥一條街等,提供了豐富的中醫藥體驗活動,讓中醫藥成為年輕人健康的新選擇。
此外,中醫藥在防治青少年近視和促進老年人健康方面具有獨特作用。
嚴華國介紹,我國中醫藥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試點工作已覆蓋60個地區,干預9萬多名兒童青少年,取得較好的效果。同時,我國每年累計為1.5億名左右的65歲以上老年人提供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超2000所二級以上公立中醫院設置了老年病科。下一步,將持續發揮中醫治未病的獨特優勢作用,做好“一老一小”等重點人群的健康維護和促進。(記者 王美華)
《人民日報海外版》(2025年04月25日第09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