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2025年的高考生和家長來說,現在要做的事情,除了爭分奪秒復習之外,還要多了解一些關于志愿填報的信息和技巧,這樣才能提高準確率和成功率,避免填報失誤。
2024年高考,出現了一個比較不同尋常的情況,那就是很多高校都“爆冷”了,甚至一些院校多次補錄、降分錄取,都未能完成招生計劃,其中就包括廣西的這4所本科高校。
根據廣西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2024年高考本科批次第一次征集志愿(區內高校)的院校名單里,有4所高校的缺額人數超過1000人,分別是:廣西城市職業大學2352人、廣西外國語學院2258人、桂林信息科技學院 2014人、南寧理工學院1677人。
從后面發生的事情來看,四校的補錄情況也不容樂觀。廣西城市職業大學進行了5次補錄,歷史類降39分錄?。?61分)、物理類降39分(332分),仍未完成原定的招生計劃;廣西外國語學院在第4輪補錄時,歷史類已經降了38分錄取(362分);桂林信息科技學院的歷史類和物理類都是降了 39分;南寧理工學院的情況稍好一些,但物理類和歷史類分別降了22分和8分,才勉強完成招生任務。
不僅在廣西,這4所高校在四川、河北等多個省份都需要進行多次補錄。
為什么會這樣呢?主要有以下原因:
第一,學歷含金量低
從辦學性質來看,廣西城市職業大學、廣西外國語學院、桂林信息科技學院 、南寧理工學院都是民辦高校。
現在社會“內卷”、學歷貶值嚴重,盡管教育部門多次重申不能搞學歷歧視,用人單位在做招聘時,基本上都優先考慮985、211、“雙一流”畢業生,公辦“雙非”高校的畢業生次之,把民辦本科院校的畢業生排在最后。
所以民辦本科院校越來越不受待見,甚至很多考生寧愿去復讀或者讀公辦高職院校,也不報考民辦本科院校。
第二,學費高昂
相較于公辦院校,民辦高校的學費比較高,動輒每年一萬多多,并且越是熱門、王牌的專業,學費越高,對于絕大多數家庭來說,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本來民辦高校的學歷含金量就低,學費還那么高,報考的性價比就很低了,甚至“畢業即失業”。
在黯淡的就業前景和高昂的學費雙重作用下,報考民辦高校的意愿就更低了。
第三,專業不好
民辦高校需要自負盈虧,為了增加盈利機會,會開設很多專業,但是師資、教學配套等方面卻跟不上,人才培養質量非常一般,畢業生在就業市場上毫無競爭力。
學生和家長不想當“水魚”,所以不報考。
總之,隨著資訊日益發達,高校與學生、家長之間的信息差變得越來越小,大家在填報志愿時變得越來越理性,不像以前那樣,只要是大學就報考了,會根據社會需求和發展趨勢、個人興趣愛好和人生規劃,以及家庭資源和經濟條件等因素,進行綜合、慎重的考慮,填報最適合自己的院校和專業。
建議2025年的高考生和家長,尤其是家長,提前了解一些2024年高考和各院校專業、社會發展趨勢等方面的情況,進行生涯規劃,選擇適合自己的院校專業。準備得越充分,目標越明確,復習就越有針對性,才可以防止填報志愿失誤。
對于此事,你有什么想說的?歡迎留言評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