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時間:2025.4.28—7.30
展覽地點:紹興蘭亭書法博物館精品廳
由浙江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浙江省書法家協會、中共紹興市委宣傳部、中共嘉定區委宣傳部主辦,紹興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紹興市文化旅游集團有限公司、上海韓天衡美術館、上海緒風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承辦,上海韓天衡文化藝術基金會協辦的“長繩系日——韓天衡學藝八十年回顧展”將于2025年4月28日上午,在浙江紹興蘭亭書法博物館開幕。
繩墨追曦記
——敬賀長繩系日?韓天衡先生學藝八十年回顧展
歲在乙巳,初夏朔日,會稽蘭亭,文光熠然。韓天衡先生杖朝藝展,以“長繩系日”為樞,懸麻篆籀作屋漏痕,甲骨“系”字若云篆浮空,金烏振翅破暝色。此非獨器設之巧,實耄耋巨匠八十載問道丹青之證也。
先生吳門望族,幼承申江文脈。舞象之年,三師其門,竹友遒勁,介堪樸拙,稚柳清逸,皆化入胸中硯海。及冠,編《篆刻藝術》開蒙學先河;花甲掌印院,纂《大辭典》立金石圭臬。尤以鳥蟲篆獨步當代,昔年“知足常樂”田黃方章,于京華拍場價逾連城,文心匠意,管窺一斑。
沙孟海嘗贊其印“刀筆生風云,方寸納須彌”,啟功嘆曰“熔鑄古今,自成法度”。饒宗頤觀其鳥蟲篆,謂“以紋飾道,化古為新,直追武丁貞人手澤”。昔介堪師授業時,先生摹秦漢印逾三千鈕,若庖丁解牛,目無全牛。后纂《歷代印學論文選》《中國印學年表》,補苴罅漏,功垂印林。今海內共推為“三絕巨擘”,非虛譽也。
今觀是展,麻繩盤紆若岫云出谷,喻藝道繩墨之傳;曜靈恒耀,警韶華之易逝。三足韓鳥,非徒模武丁貞卜遺風,實以書痕入印,鐵筆藏鋒處,盡顯“知不足” “不逾矩”之惕厲。暮歲更渡東瀛,與青柳氏合璧《雙美》,誠如白石老人“暮年變法”之志。
余庚寅年執弟子禮,每見先生晨起臨池,霜毫觸紙,蠶食有聲,乃悟“繩墨”非止規矩,實系日追曦之志。今四海門生聚于曲水流觴處,非惟賀杖朝之慶,更見藝脈薪傳。觀麻繩牽系古今,忽憶《考工記》“天有時,地有氣,材有美,工有巧”,先生兼四者而得大成,豈非時代之幸耶?惟愿藝光如曦,長耀禹域。
歲正乙巳陽春廿五日,弟子楊劍敬獻于信州靜遠室。
敬以此拙文《繩墨追曦記——敬賀長繩系日?韓天衡先生學藝八十年回顧展 》,預祝先生大展圓滿成功!
楊劍,江西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館館員、西泠印社社員、西泠印社美術館顧問、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計量大學客座教授、江西省書協原副主席、江右印社社長、上饒市書法家協會名譽主席、吳俊發藝術館館長。央視書畫頻道篆刻教學主講嘉賓。
恭賀天衡師尊“長繩系日”大展于蘭亭
文/呂燮強
欲駐羲和仗篆繩,八旬金石勒崢嶸。
刀從丱歲銘貞珉,墨化蘭亭起蟄鯨。
萬軸縹緗窺古籀,一襟冰雪淬鋒精。
會稽再拓新寰宇,直把桑榆煥赤瑛。
“意與古會”篆刻及邊款 1983年
楷書臨歐陽通《道因法師碑》 1963年
行書詩六首 2022年
尤為難得的是,展品中首次公開了多件韓天衡先生2020至2025年最新創作的書畫印精品,首次系統展出韓先生實踐“馬蜂窩”藝術互通理論(指其倡導的書畫印藝術互通理論)的文房雅玩作品。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韓天衡先生專為本次展覽構思的“長繩系日”大型藝術裝置,通過漢字變形與圖形的巧妙融合,呼應其藝術創作的學無止境、永做老學生的堅韌追求。
文/朱勻先(上海韓天衡美術館副館長)
供圖/上海韓天衡美術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