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
文中人名皆為化名。
這世上最難算的賬,是借給親人的錢——借出去的是鈔票,押上的是情分。
1. 那頓鴻門宴
我哥打電話喊我去吃飯時,我正在超市搶特價雞蛋。
“小妹,晚上來家吃個飯?你嫂子燉了排骨。”他語氣平常得像聊天氣,可尾音飄了一下——我太熟悉這調調了,當年他偷賣廢鐵給我買鉛筆盒,被爸發現前也是這么說話的。
推開門我就知道壞事了。
餐桌上擺著紅燒排骨、油炸帶魚,排骨明顯是超市19.9一斤的冷凍貨,帶魚窄得像鞋帶。我嫂子系著起球的舊圍裙,手指關節發紅——肯定又用涼水洗菜了。十二歲的小凱埋頭扒飯,校服袖口磨得發亮。
“喝點?”我哥掏出半瓶牛欄山,塑料封口都沒拆。我眼皮直跳——上次見他這么鄭重,還是我出嫁前夜。
三杯下肚,他終于搓著筷子開口:“廠里……要裁員了。”筷子頭被他磨得發白,那是三十年車床工的手,指節粗得像老樹根。
2. 借錢如拔牙
“想跟老周合伙開理發店。”他掏出手機給我看店面照片,玻璃門上還貼著“旺鋪轉租”的紅紙,“就差十萬押金……”
我嗓子眼發緊。閨女下月英語集訓要交八千,房貸卡里剛存進去的工資還沒捂熱。
“現在滿大街都是快剪店……”我故意把手機銀行界面晃給他看,余額剛好十萬零三百。
我哥突然站起來,從電視柜底下摸出個鐵皮盒,“啪”地甩在桌上。里面躺著本存折——2013年存的五萬塊,取款記錄停在2016年我媽做心臟支架那天。
“本來說留著給小凱上學……”我嫂子突然出聲,手里毛豆殼捏得噼啪響,“你哥半夜愁得薅頭發,枕頭上都是茬子。”
小凱“哐當”摔了筷子沖進屋,書包拉鏈上掛的奧特曼晃啊晃——那是我去年送他的生日禮物,盜版的,眼睛都不會亮。
3. 轉賬后的不眠夜
回家路上我就后悔了。
微信里表姐連發三條語音:“你傻啊?現在理發店都卷成麻花了!老周前年還搞傳銷被拘過!”
老公盯著轉賬記錄冷笑:“你哥倒會挑時候,閨女下月補習費你打算賣血?”
那晚我蹲陽臺抽了半包煙,突然收到小凱的微信語音:“老姑!我舅蹲廁所哭呢,說對不起你……”背景音里我哥在吼“小兔崽子胡扯啥”。
4. 理發店求生記
開張那天我去捧場,招牌“巷陌造型”的“型”字還少了一撇。
我哥穿著淘寶29塊的白大褂,給王奶奶剪發時手抖得像篩糠。老周蹲門口抽煙,后頸紋著個模糊的狼頭——這哪像理發師,分明是收保護費的。
三個月后再去,店里多了張行軍床。我嫂子訕笑:“老周撤股了,你哥現在住店里省房租。”玻璃柜上貼著價目表,最底下用紅筆加了行“接染發上門服務,五公里內免跑腿費”。
5. 那筆債成了全家心病
第二年春節,我哥塞給我閨女厚紅包。摸著最多兩千,他卻說:“還差八萬,等開春……”
小凱中考完來我家玩,我聽見他打電話:“爸你別送飯了,我在老姑這兒吃得比家里好……”打開冰箱才發現,他偷偷往冷凍層塞了三包速凍餃子。
上個月深夜,手機突然震動。是我哥的語音,背景音是呼嘯的風聲:“小妹,我剛給開發區廠子送完夜班染發,電驢沒電了……”停頓很久,傳來“咔嗒”一聲——是打火機,也是他年輕時給我修鉛筆盒的動靜。
6. 還清的不是錢
昨天閨女突然說:“媽,舅舅抖音粉絲破千了!”視頻里我哥正給輪椅上的張爺爺理發,彈幕飄過一片“托尼老師辛苦了”。
今天買菜回來,發現門把手上掛著個塑料袋。里面是六萬現金,捆錢的橡皮筋還是我媽當年扎辮子用的那種。附的紙條上寫著:“剩下兩萬下月還,小凱助學金批下來了。”落款畫了個歪歪的笑臉,像極了他當年給我試卷簽名的筆跡。
原來最重的債,從來不是欠在賬本上的數字,而是梗在喉嚨里那句“我信你”。
喜歡的點個“在看”,也請大家轉發分享給身邊更多的朋友。想看更多,你可以點擊下方名片關注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