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軍事技術的發展已經越來越讓人看不懂了,以前都是大炮坦克鋼鐵洪流,現在都開始改玩“光劍”了。
近年來,激光武器技術加速從實驗室邁向戰場,成為大國軍事競爭的焦點。
從最早期美國提出激光武器概念,到之后日本跟進,再到中國后來居上。
在激光武器領域,幾個主要的“大玩家”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各異進度。
那么美國日本的激光武器進展如何?中國這個后來者,技術又達到了何種地步?
1.美國:技術先行者落入困境
從激光被人類研發現世之后,有關它的軍事化應用設想就從未被放棄過。
光速攻擊、彈道穩定、精準殺傷、彈藥無限……
相較于常規武器,激光武器的優點簡直能說上一天一夜。
但想要實現它,技術難度實在太高,等閑強國連染指激光武器應用技術的資格都沒有。
不過美國倒是有這份自信,于是它就成了第一個吃螃蟹的國家。
作為最早將激光武器投入實戰測試的國家,美國已構建起陸??斩嘤蛟囼烍w系。
美國驅逐艦上的激光炮
2014年,“龐賽”號軍艦在波斯灣用實驗型激光武器擊落了一架無人機。
這一次實驗成功,雖然只是彈弓打易拉罐式的測試,但也成功驗證了定向能武器的戰術價值,證明了激光確實可以被人類當武器駕駛。
作為技術先驅者,美國擁有世界上最長的激光武器研發經歷。
這讓他們的激光武器有了不錯的發展,但在之后就是暗無天日的技術困境。
美國現有的車載激光武器平臺與艦載HELIOS系統,只具備5公里內攔截低空目標的能力。
受限于能源技術與激光發生器,美國激光武器只能做到5000米的射程。
而且其攻擊目標還必須是低空低速目標,一旦目標太高太快就完全失了準頭。
除此之外,復雜戰場環境也是美國激光武器投入實戰的一大攔路虎。
五角大樓2023年的評估報告中,揭示了目前美國面臨的困境。
現有的50-150千瓦級激光系統,在中東沙塵環境中的效能衰減超40%,而太平洋高濕海域的雨霧環境,則讓這個射程直接被腰斬減半。
這暴露出美軍激光武器的技術路徑缺陷——開放式光路設計問題很大。
這種設計雖便于維護,卻難以應對復雜氣象挑戰。
另外,美軍還面臨著其他層面的技術困境。
不同軍種間的數據協議壁壘,導致目標信息共享率不足,被納入信息作戰網絡的激光武器,很多時候連目標都定位不了。
而海軍的“盾艦——激光武器”集成項目,則因火控系統兼容性問題兩度延期。
這些體系級短板,使得美國在追趕者面前的技術代差優勢正逐步收窄。
雖然美國是激光武器技術上的先行者,但技術困境卻已經讓它逐漸落后了。
2.日本:精準定位需求的小打小鬧
美國在激光武器領域做出了一定成果后,日本也開始坐不住了。
不過日本不像美國一樣,具有豐厚的軍費投入和技術人才積累。
研發條件跟不上咋辦?那就縮小研究領域唄。
為了能用貧瘠的技術和資金做出成果,日本防衛省采取了“威脅定制”策略。
他們將激光武器,定位為特定場景的解決方案。
不是大規模軍隊作戰時的武器裝備,而是更加輕量化、小型化的應用方向。
比如日本2023年展示的機動式激光防御系統,專為城市反恐與離島防衛設計。
該武器系統擁有1200米有效射程,精確匹配東京都市圈建筑物間距,10千瓦的低功率設計,平衡了無人機毀傷與市政安全需求。
既然技術實力和資源都比不過別人,那就研究閹割版和青春版的,雖然射程只有不到美國激光武器的四分之一,但好歹也算上了車不是。
不過閹割版終究是差點意思,日本激光武器技術的局限性也十分明顯。
當前日本擁有的激光武器系統,對軍用無人機的毀傷成功率堪堪超過三分之一,其極限輸出功率最大閾值,也僅僅只有15千瓦。
總結一下就是,日本就是湊個熱鬧。
雖然名義上確實拿出了激光武器的研究成果,但并不具備太多實戰意義,屬于是花錢賺點吆喝的小打小鬧而已。
3.中國:激光武器技術的集大成者
中國的激光武器起步較晚,但進步卻遠超美國這個先吃螃蟹的人。
2018年,我國的LW-30首次實現30千瓦級車載激光武器工程化,在800米外,高能激光束將厚實鋼板直接燒熔擊穿。
這代表的實戰意義可不一般,能燒熔鋼板,就能對陸戰坦克等重裝甲目標造成巨大毀傷。
2023年,LW-60將功率提升至100千瓦,在6000米射程之內,可同時執行反導與地面目標壓制任務。
射程和功率進一步提升,同時還創造了“光-電-熱”協同控制的新技術范式。
不光射程、功率、殺傷力等方面我國一騎絕塵,在穩定性上也處于獨孤求敗的境界。
科研團隊在青海高原海拔4500米處,與濕度95%的南海島礁進行過對比試驗。
驗證了我國激光武器在極端環境下的穩定性,這為全域部署奠定了基礎。
在戰略級研發方向上,我們則走出了更深更遠的路。
兆瓦級艦載激光裝置模擬試驗顯示,其對高超音速目標的攔截效率達傳統動能武器的7倍,同時,天基激光反衛試驗已進入工程驗證階段。
這些都在表明,中國的激光武器已經成為了真正的NO.1。
不光在穩定性和性能上秒殺美日等國,在相關作戰體系的組建上也遙遙領先。
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就能看到中國“陸地—航空—航天”三位一體的激光戰略打擊體系。
結語
激光武器的技術競賽,本質上是軍事智能化的前哨戰。
在諸位“大玩家”中,中國已經走出了一條獨屬于自己的技術坦途。
持之以恒的研發決心、堅持自主的核心思想,這是中國的制勝法寶。
在這條賽道上沒有終點,唯有如中國般持續進化者方能領跑。
參考資料:
1、澎湃新聞 《珠海航展|激光武器走向戰場,中國水平如何?》
2、北方網 《我國新型激光武器曝光 它能“燒”毀無人機》
3、環球網 《美國海軍中將抓狂:我們的激光武器在哪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