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棵松體育館的計時器歸零時,青島替補席有人把毛巾摔在了地上。楊瀚森蹲在技術臺前系了三次鞋帶。
廣廈球迷的歡呼聲像潮水般漫過球員通道。
這場生死戰打了足足48分鐘膠著戰。青島隊帶著聯盟第二年輕的陣容,硬是把常規賽冠軍逼到最后一秒。劉維偉賽后反復整理西裝領口的動作暴露了他的不甘。
這個少帥帶著平均年齡23歲的隊伍,差點改寫CBA歷史。
楊瀚森的NBA選秀計劃突然被聚光燈鎖定。美國選秀網站把他排到次輪末位,但現場球探報告寫著"移動速度比預期慢20%"。
這個19歲中鋒昨天在吳驍防守下,有三次必進球彈框而出。去他媽的數據統計,關鍵回合的軟手才要命。
青島更衣室里的礦泉水瓶堆成了小山。王睿澤的護膝還在滲血,這個打了42分鐘的拼命三郎正負值全隊最高。但媒體只關心楊瀚森的機票訂在幾號。
年輕球隊的悲哀就是這樣,聚光燈永遠只追最亮的那顆星。劉維偉說支持弟子追夢時的微表情值得玩味。他當然知道楊瀚森走了意味著什么——青島隊內線將出現巨大真空。
但俱樂部需要這塊"NBA獨苗"的金字招牌,哪怕只是去選秀大會坐冷板凳。廣廈那邊傳來胡金秋的咳嗽聲。
他們贏得很不體面,三個主力帶著傷打進四強。王博教練說"要相信老隊員的意志",可更衣室柜子上擺著的止痛針不會說謊。
這支疲憊之師能過遼寧那關?鬼才信。
有意思的是沒人討論趙嘉義7投0中的離奇表現。這個國家隊邊緣人用災難級發揮證明了自己為何總是最后被想起。某些球員啊,給他機會都不中用。
楊瀚森收拾更衣柜的動作比平時慢了三倍。
他的美國特訓師發來消息說需要增重15磅。但問題是增重后會不會更慢?CBA的慢動作在NBA就是致命傷。
當年周琦的教訓還不夠深刻?青島球迷開始在場館外高喊"下賽季再來"。他們沒意識到這支青年軍可能永遠湊不齊原班人馬了。
職業體育的殘酷就在于此,成長總要付出分崩離析的代價。
我個人覺得中國籃球總在重復同樣的悲劇。我們把苗子捧成巨星,然后眼看他被更大的舞臺打回原形。
楊瀚森面前有兩條路:當個CBA頂級中鋒,或者成為NBA飲水機管理員。但現實可能更殘酷——他也許兩者都夠不著。
球館保潔阿姨正在清理看臺上的彩帶。那些飄落的碎屑像極了被透支的青春,絢爛過后只剩滿地狼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