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水電氣費最近是不是突然暴漲?
央視都看不下去了直接點名"亂象"。 99%合格率背后藏著多少"誤差"? 重慶燃氣事件剛過去沒多久。
成都廣安又曝出抄表員估抄亂收費。 江西有居民水表一個月多跑20噸。
市場監管總局數據看著挺漂亮。 電表合格率99.
94%聽著很放心。 可1799只不合格電表就是1799個家庭在買單。
水表更離譜。 1.06萬只不合格意味著什么?
相當于整個縣城都在為"誤差"付費。 抄表員這個崗位太魔幻了。 有人三年沒進過小區全靠"云抄表"。
系統顯示"遠程讀數"實際在辦公室編數據。 內蒙古開始搞全民監督了。 發現表具異常直接拍照上傳。
浙江更狠——查實亂收費直接罰企業年收入5%。 專家說壟斷才是病根子。 一個城市就一家燃氣公司。
自己查自己能查出什么問題? 我個人覺得最可怕的是計費規則。
階梯電價聽著很環保。 可半夜洗衣服怎么就算進高峰時段了? 漯河曝出更騷的操作。
有企業把表具調快還開發票"技術服務費"。 這算商業創新還是詐騙? 現在各地整改就像打地鼠。
成都剛處理完抄表員。
江西又冒出系統自動"四舍五入"多收錢。 霍山縣查出一個黑色幽默。 水表合格但水管漏了三個月。
這到底算設備問題還是管理事故? 最該裝監控的其實是計量所。 有檢定員私下說: "每天檢200只表哪顧得上細看"。
北京教授說得一針見血。 光提高罰款沒用。 得讓企業疼到不敢再犯。
現在老百姓學精了。 有人每天拍表底數對比賬單。 要我說這不該是消費者該干的活。
那個說"技術原因"多收的費用呢?
退費還要提供三個月繳費憑證。
怎么不叫企業自證清白? 看整改通報總說"舉一反三"。
可江西整改完重慶又犯。
到底要反幾次才能根治? 突然想起個細思極恐的事。
要是智能表能遠程修改參數。 我們豈不是連證據都抓不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