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諷刺的莫過于,相似的遭遇卻造就完全不同的結局。薛曉舟和 薛曉舟的母親是個典型的傳統女性,一輩子圍著丈夫轉。她把邱麗蘇當閨蜜,什么心里話都跟人家說,結果人家轉手就把她老公給勾搭走了。這打擊擱誰身上都受不了,更何況是個沒有經濟來源的家庭主婦。她整天以淚洗面,心里恨得要死,可為了生活又不得不接受前夫的接濟。最要命的是,她非得逼著兒子去討好那個負心漢,孩子不樂意就動手打。你們說,這種又當又立的做法,不是明擺著給孩子心里種仇恨的種子嗎? 反觀丁達爾的母親胡曼黎,那可真叫一個颯。同樣是遭遇背叛,人家既沒要死要活,也沒在孩子面前說前夫半句不是。 再說說兩位父親的表現。薛閏年那是真把兒子當心頭肉,公司是為兒子開的,出差總惦記著給兒子帶禮物,就連出車禍快不行了,最后想見的還是兒子。可越是這樣,薛曉舟就越想不通:爸爸明明這么愛我,為什么要做傷害這個家的事?這種愛恨交織的感覺,比單純的恨更折磨人。 丁致遠就不同了,這位教授父親平時就跟兒子沒什么交流,家里大事小事都是胡曼黎在操心。在丁達爾眼里,父親就是個熟悉的陌生人,他的出軌就像聽說隔壁老王離婚了一樣,激不起太大波瀾。沒有深厚的感情基礎,自然也就談不上什么刻骨銘心的恨。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這話一點沒錯。薛家全靠薛閏年一個人養活,這婚一離,母子倆的生活質量直線下降。人窮志短,馬瘦毛長,經濟上的窘迫放大了情感上的創傷。而胡曼黎就聰明多了,早早就把經濟大權握在手里,離婚后照樣讓兒子過體面生活。當基本的生存需求得到保障時,人自然更容易保持理性。 最耐人尋味的是,當薛曉舟給丁達爾當家庭教師時,這兩個遭遇相似的年輕人居然在彼此身上找到了救贖。薛曉舟看著丁達爾活得那么通透,突然意識到原來面對背叛還可以有另一種態度。而丁達爾也從薛曉舟身上得到警示,更加珍惜母親給自己營造的健康成長環境。 說到底啊,父母離婚不可怕,可怕的是大人把自己的負面情緒強加給孩子。胡曼黎用行動告訴所有單親媽媽:與其教孩子恨那個辜負你的人,不如教他們如何活得精彩。畢竟,最好的報復不是仇恨,而是你過得比對方想象中更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