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高血壓的人,大多都會自備一臺電子血壓計便于監測血壓,但又常對自家電子血壓計的準確性有疑問。其實只要是具有產品合格證的電子血壓計,準確性是有保證的,偏差過大的原因多見于操作細節上,其中袖帶捆綁的松緊度對測量結果準確性的影響非常大。
張先生就遇到件“怪事”:每天都按時服用降壓藥,可自己在家測血壓不是今天高了就是明天低了,血壓高高低低總是不穩定,經醫生檢查發現,原來他每天測血壓袖帶捆綁的松緊都不一樣。
要知道,血壓計就像是裁縫量體,如果尺子沒拉直,尺寸就會失準。當袖帶松松垮垮地纏在胳膊上時,就像給水管套了個寬松的皮筋,水流明明正常,但壓力表卻顯示異常升高,為什么呢?
原理其實很簡單!把血管比作是橡皮水管,測血壓時需要暫時"掐斷"水流,如果袖帶綁得太松,血壓計就得"更用力"才能阻斷血流,這個"虛張聲勢"的力道會被記錄成血壓數值。臨床數據顯示,一個沒綁緊的袖帶,可能讓血壓值"虛高"10-20mmHg;同樣的道理,袖帶綁得太緊,血壓計會“偷懶少用力”,測出的血壓值就會偏低。
所以,測血壓正確捆綁袖帶很關鍵,要掌握3個"量體裁衣"的要點:
NO1:綁前給袖帶"放氣",就像疊衣服前要抖平褶皺一樣,每次測量前先排空袖帶里的空氣,尤其是第二次測量時更要注意這個細節。
NO2:找準捆綁位置,袖帶下沿距離肘窩2-3厘米,相當于兩根手指的寬度。
NO3:掌握好松緊度,袖帶下能輕松塞進兩根并排的手指,像系鞋帶時的舒適度。
此外,除了袖帶捆綁不當影響測量結果外,還有一些細節做不到也會讓血壓計"說謊",比如:
- 剛喝完咖啡、濃茶就測血壓,就像運動后馬上稱體重,咖啡和茶中的一些物質會刺激血管擴張掩飾真實血壓。
- 沒有排空小便,憋著尿測量,相當于給膀胱和血管同時增壓
- 測量環境嘈雜,心靜不下來,測量過程中還與旁人說話交流,給血壓計測量工作找麻煩
- 只測一次就下結論,如同只看一張照片就判斷電影劇情,通常需要測量兩次,且后一次測量的結果列有參考價值
總之,電子血壓計不是“算命先生”,只有規范操作,它才會對你"實話實說"。你記住了嗎?點個贊轉發告訴更多人吧,關注天天聽健康,方便每天學防病養生知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