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研究社訊,4月21日,上海車展之際,速騰聚創重磅發布真192線車載高性能數字化激光雷達EMX,成為業內最小巧體積、最高分辨率和具備強大性能的產品。其面向高階輔助駕駛的廣泛需求,一經推出即獲得多家車企定點,將于年內量產上車。
但更重要的是,EMX的特性是基于RoboSense數字化平臺和卓越的光機系統設計打造的,展現了速騰聚創研發的又一次突破,也標志著行業正式進入“數字化可定制”新階段。速騰聚創以領先行業一代的姿態,重塑了產品競爭力,更為構建智能駕駛與機器人應用為核心的感知生態,進一步夯實了基礎。
速騰聚創穩居激光雷達全球第一,EMX再度凸顯深厚自研能力
從銷售維度看,速騰聚創在激光雷達市場的領先地位始終保持穩固。國際研究機構Yole Group最新發布的《2025年全球車載激光雷達市場報告》顯示,速騰聚創2024年乘用車激光雷達市占率達26%,排名全球第一,且為2018年-2024年期間ADAS激光雷達累計銷量冠軍。
2024年全年,全球激光雷達市場成功跨越150萬臺裝機量里程碑,而速騰聚創以約519,800臺的車載激光雷達銷量占據了全球33.5%的市場份額。今年2月,速騰聚創宣布完成第100萬臺激光雷達下線,成為全球首家達成百萬臺高線數激光雷達下線的企業。這一規模與速度意味著速騰聚創不僅在激光雷達市場建立了絕對優勢,更通過持續供貨能力推動整個行業發展。
技術創新是速騰聚創保持領先的核心驅動力。截至2024年底,速騰聚創申請專利公開量已達超1800項,行業排名第一。在激光雷達關鍵技術上,速騰聚創在MEMS掃描系統、VCSEL陣列、SPAD面陣以及激光雷達專用SoC等核心模塊均率先實現了芯片化集成,構建了獨特的技術壁壘。
基于既有優勢,最新發布的EMX數字化激光雷達,標志著速騰聚創在技術創新上的又一次重大突破。EMX擁有真192線高線數掃描,提供每秒高達288萬點的高清點云、0.08°×0.1°全局角分辨率,實現最遠300米的探測距離。得益于自研的掃描技術,EMX幀率最高可達20Hz,遠超行業主流水平,響應延遲時間縮短一半以上,大幅提升突發場景下的反應速度。
并且,EMX還以長120毫米、寬80毫米、高30毫米的尺寸,成為目前業內體積最小的車載數字化主激光雷達,為高階輔助駕駛系統的進一步升級和普及掃清了物理空間障礙。
近十年技術積累,讓速騰聚創可以在成熟的數字平臺上,可靈活地為市場定制各種不同的激光雷達產品——包括造型,線數,幀率,探測距離,FOV 以及其他特殊的創新需求都可以通過定制實現,而且覆蓋汽車和機器人兩個領域。至此,它也徹底擺脫了被硬件條條框框所束縛的限制,真正進入重新定義硬件的新時代。
從模擬到數字,速騰聚創引領激光雷達產業的代際更替
縱觀科技產業發展史,幾乎所有的科技電子產品都經歷了從模擬到數字的演進過程。相機從模擬CCD到數字CMOS、電視從模擬信號到數字信號、音頻從模擬錄音到數字編碼,這一規律貫穿了整個科技行業的發展歷程。激光雷達產業同樣遵循這一規律,正從以SIPM為核心的模擬架構向以SPAD為核心的數字架構轉變,這是技術發展的必然趨勢。
根據公開的技術信息,數字化相較于模擬技術具有明顯優勢:架構更為精簡、性能更加優越、體積更小、功耗更低。這些優勢在需要“嵌入”其他物理系統的激光雷達領域,顯得尤為重要,直接關系到產品的量產可行性和應用普及程度。速騰聚創正是看準了這一行業趨勢,率先布局數字化激光雷達技術,引領行業變革。
此前,速騰聚創全固態數字化激光雷達E1,及其面向機器人領域的衍生產品E1R的量產,標志著速騰聚創成為業內唯一一家攻破二維可尋址VCSEL技術、有效抑制高反膨脹問題、實現自研SPAD-SoC量產的激光雷達供應商。
這一技術突破對整個行業具有里程碑意義。與傳統模擬激光雷達不同,E1采用的數字化技術將激光雷達接收和信號處理整合到一顆芯片中,不僅消除了復雜的運動部件,還大幅提高了可靠性和穩定性。
數字化平臺的另一個重要優勢是高度可定制。速騰聚創將EMX、EM4等數字化激光雷達新品定義為“基于行業理解推出的標桿設計參考”。根據市場不同需求,可以快速定制不同造型、線數、幀率、探測距離、FOV等參數的數字化激光雷達,覆蓋從96線到2160線等不同規格。
例如,EMX面向高階輔助駕駛全面普及趨勢,適合500線以下的需求,可定制192線、256線、384線等產品方案;EM4針對超高清感知需求,可定制520線、720線、1080線,甚至高至2160線等技術方案。
“無論是造型、線數、幀率、探測距離、FOV或者其他特殊的創新想法,都可以與我們合作,我們有能力以最快速度為您的項目提供支持。”邱純潮強調。這種高度可定制性正是數字化激光雷達區別于傳統模擬產品的核心優勢,為汽車廠商和機器人制造商提供了更大的設計自由度。
速騰聚創在今年3月發布的機器人視覺新品AC1,本質上就是數字激光雷達技術的延伸應用,它將E1R與攝像頭和IMU進行硬件級數據融合,實現了深度信息、圖像信息與運動姿態信息的多傳感器融合,為機器人提供更加全面的環境感知能力。
由此可見,通過數字化轉型,速騰聚創實現了激光雷達性能的質的飛躍,已領先行業至少一代,正如數字相機相對于膠片相機、智能手機相對于功能機一樣,代表了產業發展的未來方向,并為激光雷達大規模商業化應用,進一步掃清了障礙。
拓展應用加速爆發,數字化激光雷達構建感知新生態
今年以來,速騰聚創在短短3個月內連續發布了面向機器人領域的E1R、Airy,和面向汽車領域的EM4、EMX等多款數字化激光雷達產品。這驗證了關于應用的論點:隨著數字化激光雷達技術的成熟,其應用場景正從智能駕駛向多元化領域拓展。
目前,速騰聚創已經建立了行業最全的數字化激光雷達產品矩陣,覆蓋“一維掃描+二維掃描+面陣掃描”的全系統方案,正在充分向各類“未來化”的應用滲透,從全球第一走向新的應用藍海。
在Robotaxi領域,速騰聚創與滴滴自動駕駛達成合作,基于E1的產品優勢,共同推進L4級Robotaxi技術應用落地。滴滴自動駕駛與廣汽埃安合作的L4車型采用了包含6個速騰聚創E1近距補盲激光雷達在內的共33個傳感器,是業內首款實現全固態補盲激光雷達上車量產的L4車型,計劃于2025年底量產交付。同期,速騰聚創的戰略合作伙伴小馬智行的第七代Robotaxi同樣搭載了4顆數字化全固態激光雷達E1。
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速騰聚創已與6家全球知名L4自動駕駛公司達成量產合作。在這些高端應用中,每輛車平均搭載4-6顆速騰聚創激光雷達,單車價值量是普通乘用車的3-5倍,為公司帶來了高毛利率的增長點。
在機器人領域,數字化激光雷達正在重新定義產品標準。全球智能庭院機器人領軍企業庫犸科技發布了行業首款搭載固態激光雷達的割草機器人——LUBA mini AWD LiDAR。這款創新產品集成了速騰聚創與庫犸科技共同定制的E1R特殊版本,實現了每秒200,000個點位的超密集3D建圖能力,是傳統系統的三倍密度;并通過激光雷達與視覺的融合,解決了傳統割草機器人在復雜光照條件下定位精度低、環境適應性差的痛點問題。
可以說,速騰聚創數字化激光雷達平臺的推出,將深刻地改變了整個產業的生產和應用模式。未來車企和機器人廠商可基于同一平臺,定制不同參數的產品,大幅降低采購成本和集成復雜度。
從智能駕駛到Robotaxi,從割草機器人到人形機器人,數字化激光雷達正成為連接多元應用場景的關鍵紐帶,為我們描繪出一個萬物互聯、智能協作的未來世界。這個數字化的新紀元,也將是速騰聚創作為引領者大展身手的舞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