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宜賓#? ?#長寧#? 感恩遇見[祈禱],您可以點下“關注”,每天了解各地地理和人文。
地理概況
長寧縣位于四川省南部,地處川滇黔結合部,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境內地形以山地和丘陵為主,森林覆蓋率超過70%,是國家級生態示范區。其最顯著的地理特征是豐富的竹資源,擁有“中國竹子之鄉”稱號,竹種基因庫涵蓋428個竹種(含原生種58種),覆蓋我國已知竹種的96%。長寧竹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面積290平方公里,蜀南竹海景區作為核心區域,面積120平方公里,集竹景、山水、溶洞、瀑布于一體,被譽為“天然氧吧”。此外,西部竹石林景區以寒武紀喀斯特地貌聞名,是世界自然遺產候選地。
歷史沿革
長寧縣歷史悠久,雙河鎮建城史達1300年,因東溪、西溪環繞得名。當地竹文化系統傳承2000余年,2020年“四川宜賓竹文化系統”被認定為“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東漢《鳳蛇竹復合圖》浮雕(現藏于蜀南竹海博物館)反映了古人對竹的崇拜。雙河文廟始建于南宋,現存建筑為清代重建,大成殿以重檐廡殿頂為特色,是川南地區保存最完整的文廟之一。
非遺傳承:
江安竹簧: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以竹雕工藝著稱,融合蜀地山水人文。
長寧竹編:市級非遺,產品從生活用具擴展到竹建筑、文創等,年產值超百萬元。
全竹宴:省級非遺,以竹蓀、竹筍等為原料,菜品達100余道,被譽為“熊貓大餐”。
民俗活動:
川南特色燈舞(車燈、牛燈、獅燈)、春官賀春、挑銀水等傳統習俗。
核心景點:
蜀南竹海:國家AAAAA級景區,含翡翠長廊、七彩飛瀑等景點,年均接待游客超千萬人次。
七洞溝:國家AAAA級景區,以丹霞地貌、東漢崖墓群和9D玻璃橋為特色。
西部竹石林:世界級喀斯特地貌景觀,竹石共生,形成于5.3億年前。
雙河文廟: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建筑恢宏,出過“隔河兩榜眼,五里七進士”的科舉佳話。
旅游路線:
生態觀光線:蜀南竹海→竹生態隧道→百里淯江→淯江印象美食街。
非遺體驗線:縣城(竹編、豆豉)→蜀南竹海(全竹宴)→雙河古鎮(涼糕、醬耙醬油)。
紅色研學線:余澤鴻故居→中共川南特委會議舊址。
代表性美食:
雙河涼糕:省級非遺,以葡萄井水制作,口感清涼綿軟,有紅糖、水果等十余種風味。
竹蓀燉雞面:以長寧特產竹蓀與土雞熬湯,鮮香濃郁。
燃面:宜賓傳統小吃,因油脂豐富可點燃而得名。
飲食文化:
以竹為核心,形成“全竹宴”體系,涵蓋竹根菌、竹筍、竹葉等全竹食材,體現“食竹千年”的傳統。
古跡:
七個洞崖墓群:全國重點文保單位,東漢時期崖墓群,石刻畫像具重要考古價值。
苦竹寺:周圍苦竹林與枇杷樹交相輝映,登高可覽梯田湖泊。
歷史名人:
周洪謨:明代正統十年榜眼,官至禮部尚書、太子少保,其故里現存清代修葺的祖墓與故居遺跡。
長寧縣以竹為魂,融生態、文化、旅游于一體,是中國竹文化的活態博物館。交通方面,宜敘高速、宜威高速貫穿全境,形成“四好農村路”全國示范網絡,助力全域旅游發展。作為國家級生態縣與天府旅游名縣,長寧縣正以“竹夢文旅”為核心,書寫傳統農耕智慧與現代產業融合的新篇章。
謝謝您耐心閱讀,謝謝您點贊、收藏,小編難免有疏漏,期待您的評論和補充,小編感恩[祈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