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銀行零售利潤創九年新低,個貸不良占不良余額44%,曾經引以為傲的零售業務,如今正成為拖累業績的最大包袱
《中國科技投資》李燕鳴
近日,中信銀行發布2024年年度報告,該行實現營業收入2136.46億元,同比增長3.76%;實現歸母凈利潤685.76億元,同比增長2.33%。截至2024年末,該行資產總額較上年末增長5.31%至95327.22億元,突破9.5萬億大關。數據顯示,該行零售利潤創下近十年新低,同時,個人貸款不良率攀升,信用卡業務風險暴露,同時監管罰單頻現,合規管理壓力加大。這份年報背后,透露出哪些風險信號?
零售利潤九年最低
中信銀行曾是國內零售銀行業務的佼佼者,尤其在2014-2017年間,零售業務增速亮眼,零售銀行業務經歷了較為顯著的擴張,零售銀行稅前利潤從13.24億元飆升至202.83億元,實現約15.32倍的增長,零售銀行稅前利潤占比從2.4%躍升至38.8%。
然而,2024年的年報顯示,2024年降至92.3億元,占比也回落至11.4%,,創下近九年最差表現。數據顯示,2024年,該行零售銀行業務實現營業凈收入818.21億元,較2023年下降2.08%,零售營收對總營業貢獻同比下滑,占總營收比重減少約1.9個百分點至40.1%。
2018年,中信銀行零售金融業務稅前利潤降至157.32億元,較2017年峰值202.83億元大幅縮水22.44%,零售利潤占比也從38.8%的高位回落至29%。值得注意的是,這一下滑與當年全行稅前利潤的回升形成鮮明反差,反映出零售業務對整體盈利的拉動作用正在減弱。這一數據對比清晰地反映出,中信銀行的零售金融業務正經歷“黃金時代”后的顯著回落。2014-2017年的高速增長,主要得益于消費金融的爆發和信用卡業務的快速擴張,但2024年的下滑則引發外界對其增長模式持續性的擔憂。
過去幾年,中信銀行依托“信秒貸”“圓夢金”等消費信貸產品迅速搶占市場,但隨著零售貸款需求減弱疊加互聯網金融平臺(如螞蟻、京東金融)的競爭使得銀行在消費貸市場的份額被蠶食,消費金融紅利正在消退。
對于轉型是否會繼續對零售業務的推進,3月27日,中信銀行董事長方合英在中信銀行業績發布會上表示,“通過這幾年的發展,我們逐漸摸索到,發展零售業務不同于公司業務,不能單純靠目標驅動考核導向,而更多要體系驅動能力導向。”發展零售業務不能以點帶面,而要以面帶點。“體系為王,長期主義、專業致勝。體系建設周期會很長,建設中的持續性非常重要,所以必須義無反顧地堅持戰略定力。”
個貸不良率上升
2024年末,中信銀行不良貸款率1.16%,較上年末下降0.02個百分點,實現連續六年下降。但其中,該行個人不良貸率較上年末上升0.04 個百分點至1.25%,個人貸款不良余額攀升至295.8億元,在全部不良貸款中的占比高達44.49%;信用卡不良率則較上年末下降0.03個百分點至2.51%。不良貸款余額較上年末增加16.85億元,不良貸款率 1.16%,較上年末下降0.02個百分點。
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12月,中信銀行密集處置不良資產,集中掛牌轉讓四筆問題貸款:其中三筆涉及消費貸和經營貸的不良資產包,合計本金約4.22億元,最終以3996萬元的“骨折價”成交,折價率僅約9.5%;另一筆工程類不良貸款本金5706萬元,則以3250萬元成交,回收率約57%,兩類資產處置價格差異顯著。
合規問題突出
除了零售與貸款問題,中信銀行在2024年還因合規問題頻頻被罰,年內處罰達20次以上。
2024年5月,中信銀行兩家分行接連收到監管罰單:洛陽分行因貸前調查流于形式、貸后管理嚴重缺位等多項違規行為,被處以115萬元行政處罰;上海分行則因違反商業銀行法關于審慎經營的多項規定,被罰款30萬元。兩起處罰暴露出該行在合規管理和風險控制環節存在明顯疏漏。
6月,烏魯木齊三家支行因票據業務違規遭遇“三連罰”——青年路支行、北京路支行和南湖北路支行均存在承兌匯票貿易背景審核不嚴、資金違規回流等問題,合計被處以97萬元罰款,暴露出該行在票據業務全流程管控上的系統性漏洞。
進入2025年,中信銀行的合規管理問題仍未得到有效遏制。僅開年前四個月,該行就已累計收到監管罰單,處罰金額高達219萬元,表明其內控漏洞仍在持續暴露。
違規事由覆蓋信貸、票據、理財、同業等八大業務領域。銀保監會專項檢查報告顯示,該行存在“考核指標激進”“合規資源投入不足”“系統預警響應遲緩”等三大管理缺陷。其2024年頻發的合規危機,與2023年高管變動引發的內控體系動蕩密切相關,暴露出股份制銀行在規模擴張與合規經營之間的深層矛盾。
中信銀行力推的“零售第一戰略”正遭遇合規風險的嚴峻考驗。作為資產規模超萬億的大型商業銀行,如何平衡業務擴張與合規經營的關系,已成為該行亟待破解的發展命題,其戰略轉型成效仍有待時間驗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