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默然
一
李明遠把老花鏡往鼻梁上推了推,瞇著眼看晨光公園公告欄上新貼的象棋比賽通知。退休五年,下棋成了他最大的消遣。梧桐縣的五月,空氣中已經帶著初夏的燥熱。
"比賽報名截止到今天下午..."他正喃喃自語,忽然感覺背后有道目光。轉身時,看到一個戴著米色遮陽帽的老太太正在盯著他看,當二人目光對視了之后,她的身影匆匆躲進了樹蔭里。
那走路的姿勢——左腿微微不自然的擺動——讓李明遠的心猛地揪緊了。五十年了,他絕不會認錯。
"雅琴?"他的聲音卡在喉嚨里,干澀得幾乎發不出聲。
人影僵住了,緩緩轉身。遮陽帽下,周雅琴蒼老了許多的臉龐上,那雙杏眼依然明亮,只是此刻盛滿了驚慌。她環顧四周,突然快步走來,抓住李明遠的手腕。
"明遠..."她的手指冰涼顫抖,"有人跟蹤我,別往兩邊看。"
李明遠感到一張紙條被塞進手心。周雅琴迅速退開,聲音突然提高:"哎呀,認錯人了!對不起啊老先生。"說完便匆匆離去,背影很快消失在公園拐角。
李明遠愣在原地,手心全是汗。他裝作擤鼻子,迅速瞥了眼紙條:"有人監視我,明晚七點老槐樹見。見面之前別聯系,危險。"
老槐樹。他們十八歲時秘密約會的地方。李明遠的心跳得厲害,思緒被拉回到1972年的夏天。
那年,他和周雅琴剛被選入紅旗公社文藝宣傳隊。她是報幕員兼獨唱,他拉二胡。每次排練結束,他都用那輛永久牌自行車送她回家。后座上,周雅琴輕輕扶著他的腰,哼著《紅梅贊》,發絲隨風飄起,拂過他的后背,癢癢的。
最難忘的是七月那個傍晚。他們在小樹林休息,周雅琴擦汗時,他鼓起勇氣抓住了她的手。她沒抽回,只是臉紅得像天邊的晚霞。當他正要吻她時,周雅琴突然推開他,驚恐地望向樹林深處。
"有人在那里,"她顫抖著說,"我看到了反光,像是望遠鏡。"
他們慌忙離開,之后周雅琴總是心神不寧。直到一個月后,公社副書記劉建軍找她談話...
"李老師?您沒事吧?"
公園管理員的聲音把李明遠拉回現實。他這才發現自己在長椅上坐了很久,手里的紙條已經被汗水浸濕。
"沒事,想起些舊事。"李明遠勉強笑笑,起身時膝蓋發出不堪重負的聲響。五十年了,劉建軍早已是市政協退休領導,為什么還會有人跟蹤周雅琴?
回到家,李明遠翻出塵封已久的鐵盒。里面有一張泛黃的合影——文藝宣傳隊全體隊員站在公社大院里,年輕的周雅琴站在前排正中,而他自己站在最邊上。照片角落里,一個戴眼鏡的瘦高男子正盯著周雅琴——那是當年的劉建軍。
第二天傍晚六點半,李明遠提前來到老槐樹。這棵三百年的古樹位于城郊廢棄的農機站后面,周圍雜草叢生。他們年輕時,這里是談情說愛的圣地,如今鮮有人至。
樹皮上,當年他刻的"LY&ZYQ"已經隨著樹木生長變得扭曲模糊。李明遠摩挲著那些痕跡,突然聽到枯枝斷裂的聲音。
周雅琴從暮色中走來,比昨天更加憔悴。她緊張地環顧四周,從手提袋里取出一個布包。
"明遠,我們必須長話短說。"她的聲音壓得很低,"劉建軍沒放過我們。這些年,他一直在監視我。"
"什么?為什么?"李明遠難以置信,"都過去半個世紀了!"
周雅琴苦笑:"因為我女兒——我們的女兒,周念。"
李明遠如遭雷擊,雙腿發軟扶住了樹干。周雅琴迅速翻開一本發黃的日記本,指著其中一頁:"你看這個日期,1973年4月15日,你參軍前一周..."
日記上的字跡已經褪色,但仍能辨認:"那天和明遠在谷倉...我可能懷孕了。不敢告訴他,明天他就要去部隊..."
"我嫁給劉建軍六個月后生下念兒,早產的說辭瞞不過他。"周雅琴的眼淚滴在日記本上,"他虐待我,但不敢離婚,怕影響仕途。直到九十年代他下海經商有了情婦,才放我走。"
李明遠的手不停顫抖:"為什么不早告訴我?"
"我試過!"周雅琴突然激動起來,"78年你退伍回來,我給你寫過信,但都被退回了。我去化肥廠找你,門衛說沒這個人。后來聽說你結婚了,我就..."
一陣刺耳的汽車剎車聲打斷了她。遠處有手電光掃過樹林。周雅琴臉色大變,慌忙把日記塞給李明遠:"拿著這個,里面有全部真相。我不能再連累你了,快走!"
"一起走!"李明遠抓住她的手腕。
周雅琴掙脫開來,眼中含淚:"念兒在省人民醫院工作,病歷檔案室。去找她...現在快跑!"
她用力推了李明遠一把,自己朝相反方向跑去。李明遠猶豫片刻,聽到越來越近的腳步聲,只得鉆進灌木叢。透過縫隙,他看到兩個黑影圍住了周雅琴...
黑暗中,李明遠緊攥著那本日記,心臟狂跳。五十年前的謎團剛剛揭開,新的危險已經降臨。周雅琴提到的"病歷檔案室"是什么意思?而他的妻子十年前那場"意外車禍",真的只是意外嗎?
老槐樹的枝葉在夜風中沙沙作響,仿佛在訴說一個埋藏了半個世紀的秘密...
二
省人民醫院檔案室的門牌在昏暗走廊里泛著冷光。李明遠壓低了鴨舌帽,手里捏著周雅琴給他的病歷號——這是他亡妻林淑芬十年前車禍后的治療記錄。
"請問找誰?"一個穿白大褂的女醫生從檔案架后轉出來。她約莫四十七八歲,杏眼,左眉上有一顆小痣——和周雅琴年輕時一模一樣。
李明遠的喉嚨發緊:"周...周念醫生?"
女醫生的表情瞬間凝固。她快步上前拉下百葉窗,聲音壓得極低:"你怎么認識我?你是誰?"
"我是李明遠。"他直視著她的眼睛,"你母親周雅琴告訴我..."
"出去!"周念突然厲聲打斷,同時飛快地往他口袋里塞了張紙條,"十分鐘后,醫院后門咖啡廳。"
李明遠剛走出醫院大門,就看見兩個穿黑夾克的男人匆匆進入門診部。他壓低帽檐,繞到后門的"杏林咖啡"。
周念二十分鐘后才來,已經換下白大褂。她坐在李明遠對面,雙手緊握成拳:"我媽出事了,是不是?"
李明遠點點頭,把老槐樹下的事告訴她。周念的嘴唇開始發抖,她從包里取出一個牛皮紙袋推過來:"我媽上周突然來找我,給了我這個,說如果她出事就交給來找我的'老槐樹朋友'。"
紙袋里是一沓發黃的信件和票據,最上面是張黑白照片——年輕的劉建軍和幾個戴紅袖章的人站在一起,背后是輛血跡斑斑的卡車。
"這是..."
"76年知青返城時的'意外事故'。"周念冷笑,"那輛車本該坐滿知青,卻只載了劉建軍的情敵一家三口。我媽說,這些年劉建軍一直害怕當年的秘密被揭穿。"
李明遠翻到一張1995年的匯款單,收款人是"林淑芬"——他亡妻的名字。
"這不可能..."他手指顫抖,"淑芬從來沒提過..."
"看背面。"周念說。
匯款單背面有行小字:"封口費,車禍目擊證據。"
李明遠如墜冰窟。十年前妻子遭遇的那場"意外",原來是她發現了什么不該知道的秘密?
躲在周念安排的郊區小屋里,李明遠徹夜研讀周雅琴的日記。1973年4月的那頁之后,日記斷斷續續記錄了周雅琴婚后的悲慘生活——劉建軍的家暴,她偷偷生下"早產"的女兒,以及偶然發現丈夫的秘密。
"1980年9月12日:建軍喝醉回來,說漏了知青車的事。他說'碾死幾個人算什么,當年要不是老張多嘴,也不會...'他突然看見我,就不說了。"
"1995年7月3日:在書房發現匯款單,收款人是林淑芬。建軍說這女人在化肥廠門口看見了他和肇事司機說話,必須封口。我偷偷記下了地址..."
最令李明遠震驚的是最后一頁:"2005年5月18日:終于聯系上明遠的老同事,得知林淑芬車禍身亡。太巧了,就在她給我回信約見面的一周后。我必須找到證據,為了念兒,也為了明遠..."
合上日記,李明遠淚流滿面。原來這五十年來,周雅琴從未停止過愛他,甚至冒險收集劉建軍的罪證。
手機突然震動,是周念的短信:"劉派人監視我家,你們別來!媽被關在他青龍湖別墅。小心!有內鬼!"
李明遠立刻撥通老戰友張衛國的電話。當年偵察兵出身的張衛國聽完簡述,只說了句:"半小時后到。"
深夜的青龍湖別墅區靜得可怕。張衛國帶著夜視儀和撬鎖工具,輕松解決了警報系統。
"老李,你確定要這么做?"張衛國按住他的肩膀,"私闖民宅可是犯法的。"
"我女兒在里面。"李明遠聲音嘶啞,"還有雅琴。"
地下室的鐵門被撬開時,周雅琴正蜷縮在角落,臉上有淤青。看見李明遠,她踉蹌著撲進他懷里:"你怎么這么傻!這是陷阱!"
樓上突然燈光大亮。一個蒼老但威嚴的聲音通過擴音器傳來:"李明遠,好久不見啊。"
樓梯口,七十多歲的劉建軍走了出來,身后站著兩個保鏢。他比年輕時胖了許多,金絲眼鏡后的眼睛卻依然銳利。
"沒想到啊,五十年了,你們還是藕斷絲連。"劉建軍冷笑,"周雅琴,你以為偷偷收集那些陳年舊事就能扳倒我?"
"放開我女兒!"周雅琴厲聲道。
劉建軍故作驚訝:"什么女兒?哦,你說那個小醫生?她好得很,正在來這兒的路上——我的人剛'請'到她。"
李明遠渾身發冷。周念出事了?那個短信...
"老李,低頭!"張衛國突然大喊,同時扔出煙霧彈。
混亂中,李明遠拉著周雅琴往外沖。槍聲響起,張衛國悶哼一聲倒地。
"衛國!"李明遠想去救戰友,卻被周雅琴拽著繼續跑:"他有防彈衣,快走!"
兩人鉆進樹林,身后追兵的手電光晃來晃去。周雅琴突然停下,指著遠處一棵大樹:"記得嗎?老槐樹。我們最后的希望在那里。"
黎明前的老槐樹下,李明遠和周雅琴氣喘吁吁。遠處警笛聲隱約可聞——張衛國倒下前報了警。
"把日記給我。"周雅琴突然說。
"什么?"
"快!"她急切地翻開日記本封底,取出夾層里的一張微型膠卷,"這才是關鍵。劉建軍貪污三千萬的賬本縮影,我花了二十年才收集全。"
樹林里傳來腳步聲。劉建軍獨自出現,手里舉著槍。
"跑啊,怎么不跑了?"他獰笑著,"把膠卷交出來,我可以考慮放過你女兒。"
周雅琴冷笑:"你以為我還會相信你?五十年前你用我父親的'歷史問題'威脅我嫁給你,三十年前你害死了知情的老張,十年前你殺了林淑芬——"
"閉嘴!"劉建軍突然開槍,子彈擦過周雅琴耳邊,"把膠卷給我!"
"在這里!"一個女聲從樹上傳來。周念從槐樹茂密的枝葉間跳下,手里舉著手機,"全部直播出去了,劉建軍!省紀委和公安局肯定都在看!"
劉建軍臉色瞬間慘白。他顫抖著舉起槍,卻突然捂住胸口,痛苦地蜷縮起來。
"藥...我的藥..."此刻,他突然抽搐起來。
周念本能地要上前查看,被李明遠一把拉住:"小心有詐!"
劉建軍的臉已經變成紫紅色,他掙扎著抓住李明遠的褲腳:"梧桐...樹下...還有..."話未說完,他的手突然垂下,眼睛永遠定格在了驚恐的瞬間。
警笛聲越來越近。李明遠摟緊周雅琴和周念,三人望著地上劉建軍的尸體,誰也沒注意到,他另一只手里攥著半張被撕碎的地圖...
三個月后,梧桐縣老槐樹下立了塊新碑——張衛國之墓。他在醫院搶救無效去世,臨終前笑著說這輩子值了。
周念正式認了李明遠這個父親,調回縣醫院工作。而李明遠和周雅琴終于光明正大地走到了一起,每天黃昏都來老槐樹下散步。
"明遠,你看這個。"一天,周雅琴從老槐樹洞里掏出一個生銹的鐵盒——他們年輕時藏情書的地方。
盒里有張發黃的照片,背面寫著"知青運輸名單,1976.8.21"。名單最上方被血漬模糊的名字,隱約可見"李..."字。
"這是什么意思?"周雅琴困惑地問。
李明遠突然想起劉建軍臨死前的話:"梧桐...樹下...還有..."
遠處,一個陌生男人正用長焦鏡頭對準他們,按下快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