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以渭南艦(舷號166)為代表的新批次052D型導彈驅逐艦陸續亮相,與前四個批次不同,新批次052D型導彈驅逐艦的主桅頂部發生了明顯變化,原來的H/LJQ-364型對海搜索雷達,已被新型X波段相控陣對海搜索雷達給取代,外界暫名為“H/LJQ-368”型。網友將新批次052D稱為“052DM”,在命名上與此前的“052DL”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中國海軍的052D型導彈驅逐艦已經發展出了五個批次。第一批次052D的顯著特征是配備730近防炮、相控陣雷達天線裝有校準裝置,以及艦體后部裝有魚骨狀警戒天線等。第二批次052D則將相控陣雷達上的校準裝置予以取消,同時艦橋側面的電子戰裝置增加了突出平臺。
第三批次052D的改進之處,以換裝1130近防炮與調整艦橋上端的電子設備為主。第四批次052D(052DL)變化最大,首先是艦首處增加了一組纜孔、其次是換裝新型警戒雷達、再次是衛星天線從艦體中部兩側轉移至艦尾機庫平臺上端,最后是直升機起降平臺有所加長。近期陸續服役的第五批次052D主要是換裝了對海搜索雷達。渭南艦則于2024年9月下旬亮相,在結束相關海試以后,已加入南部戰區海軍某驅逐艦支隊。
“052DM”中“M”,應為英文“modernization”的首字母縮寫,意指現代化升級與改造。值得注意的是,在2022年9月下旬這段時間內,外界也將第四批次052DL稱作052DM。052DL與052DM這兩個命名并未獲得官方確認,算是一種網絡型號名稱。
從功能定位上來講,H/LJQ-368型雷達是一款快反補盲雷達,采用更先進的有源相控陣體制,工作頻率在X波段。采用X波段的雷達主要負責近程監視與高精度遠程跟蹤,可以在不開機四面盾相控陣的情況下,通過小雷達S陣面保持長時間的對海警戒。
與前作H/LJQ-364型雷達相比,H/LJQ-368型雷達的升級之處體現在探測范圍、測量精度、分辨率、數據率、抗干擾能力等方面,其中探測范圍最為重要,它是由雷達的最小可測距離、最大作用距離、仰角和方位角的探測范圍所決定,且對RCS不等的來襲目標有著不同的探測距離,性能越遠越好,可為近防系統對來襲目標實施攔截爭取出更多的時間。
另外還有一點需要說明,那就是H/LJQ-368型雷達在反雜波方面性能較為優良。通常,地面和海面都存在有強表面雜波,雷達對低空目標實施探測時,會接收到強地面或海面反射的背景雜波,與目標回波處于相同雷達分辨單元的表面反射波。為了探測巡航導彈和雷達截面積小的飛行目標,就必須要求雷達須具備很高的雜波可見度(SCV)。
H/LJQ-368型雷達所要針對的威脅,主要為低空掠海目標與隱身目標,前者在海上遂行低空突防時的最佳高度為15米,或者是更低,后者則通過一系列技術手段將自身RCS大幅壓縮,由此便讓052D面臨著極大風險,于是H/LJQ-368型雷達便應運而生。同時,該雷達的安裝位置(主桅頂部)也非常講究,通過提高雷達平臺高度,增加了雷達水平視距,從而延長了預警時間。
052D導彈驅逐艦的持續改進,說明該型艦在技戰術、效費比等方面深得中國海軍青睞。在渭南艦列裝以后,仍有多艘同型052D陸續下水(約有7艘,其中4艘很可能在一年內服役)。對此有說法稱,052D的總下水數量或在短期內突破40艘大關,這對中國海軍來說,無疑是個好消息。再加上兩批次總計16艘的055萬噸大驅,意味著中國海軍將會在未來數年內,擁有一支總計56艘配備有源相控陣雷達的導彈驅逐艦。
中國海軍的龐大水面力量已經對美國海軍形成巨大沖擊,目前,美國海軍正飽受成本高漲、艦齡老化、造船業萎靡等弊病折磨。此消彼長下,中國海軍在導彈驅逐艦數量上壓倒美國海軍,只是一個時間問題。西太平洋的制海權,即將易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