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上海4月24日電 (記者 陳靜)去年4月,上海電機學院聯合國內30余所高校,30多家臨港重點企業及科研機構發起成立“高校服務臨港新片區就業育人聯盟”(下稱:聯盟)。記者24日獲悉,今年,聯盟擴容,包括桂林理工大學等在內的8所市內外高校以及18家企業加入其中。據介紹,此次新加入聯盟的成員企業大多為臨港地區該行業的鏈主企業,進一步拓展了聯盟的影響力和覆蓋面,促進了聯盟間成員的多樣性,增加了聯盟成員深入合作的可能性。
“高校服務臨港新片區就業育人聯盟”擴容。(上海電機學院供圖)
臨港新片區投資促進服務中心客戶服務部主任郭延齊介紹了臨港新片區“4+2+2”產業布局、發展方向和產業政策。據介紹,2019年-2024年間,臨港新片區累計簽約前沿產業科技項目超570個,總投資超6200億元。在上海市重大先進制造業項目中,五分之二在臨港新片區;上海市規上工業總產值增量中,超三分之一在臨港新片區;上海市在建的各類項目中,近五分之一在臨港新片區。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民用航空等前沿產業蓬勃發展,對高素質、專業化人才的需求與日俱增。
如何讓人才培養更貼近產業需求?聯盟的專項課題研究提供了破題思路。2025年“高校服務臨港新片區就業育人聯盟”第一期專項研究課題“出爐”,緊扣臨港新片區發展需求,聚焦重點產業人才需求、高校學科專業設置、校企協同育人機制、就業質量提升等方向,共設立重點課題和常規課題兩大類12項,最高資助2萬元/項。
未來,聯盟將更加突出“服務”和“精準”,通過資源的整合和高效的對接,把企業人才需求和高校人才培養的“橋梁”建起來,根據產業的需求、根據每所院校的優勢特長,進一步提高對接的精準性。通過開展新片區企業的需求分析和崗位需求的跟蹤調研,促進聯盟在持續服務國家戰略、服務前沿產業、促進企業與高校之間緊密合作,促進資源融合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據悉,聯盟還向上海電氣核電設備有限公司等16家龍頭企業授牌“大學生實習實踐基地”,將為聯盟高校學子提供更多實踐機會和資源支持,也促進校企雙方在人才培養、科研合作、技術攻關、產教融合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
2025屆上海高校春季促就業系列招聘會(臨港新片區專場)舉行。(上海電機學院供圖)
當日記者了解到,23日至24日,為期兩天的2025屆上海高校春季促就業系列招聘會(臨港新片區專場)在上海電機學院體育館舉行,共吸引了350余家企業,提供1500余個崗位。其中,來自臨港新片區的企業占7成,其中相當一部分是集成電路、高端裝備和航空航天領域重點企業。
“臨港是年輕的城,更是年輕人的城。”臨港新片區人才發展服務中心主任張培呼吁各地高校關注臨港、選擇臨港、扎根臨港,與新城共成長。本次活動全程同步開啟直播推介,打破地域限制,讓更多聯盟成員高校畢業生能夠參與進來。
一家臨港企業人事部門工作人員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一名實習生每月最高能拿5000元補貼,非滬籍、非滬學校的實習生每月額外最高能拿1000元交通住宿補貼,企業運營實習基地每年還有10萬元支持。這些政策既減輕了學生壓力,又讓企業引才更輕松。
當日,記者了解到,為提高招聘效率和精準度,聯盟通過大數據分析,精準匹配學生專業與企業需求,并引入求職機,現場提供AI簡歷修改、模擬面試系統提升學生求職競爭力。(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