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比電影更震撼的考古發現正在約克郡的地下悄然展開。考古刷子輕掃過白骨的那刻,一個被塵封1800年的血腥真相重見天日。
骨縫間的死亡密碼
2010年,考古學家在約克郡德萊菲爾德巷發現全球保存最完好的角斗士墓地。在編號DT-19的合葬墓穴中,三具骸骨與馬骨交疊而眠。中間那具26-35歲男性骨架,以無聲的傷痕講述著驚心動魄的終章。
約克大學骨骼考古學家馬琳·霍斯特撫摸著髖骨上凹陷的齒痕說:“這不是普通野獸的撕咬,我們對比了現代動物園的樣本——只有獅子能留下這種致命印記。”這道未愈合的傷口貫穿骨盆,成為人類首次獲得的羅馬斗獸場人獸搏殺實證。
從貧民窟到斗獸場的血色人生
CT掃描還原了這位角斗士的坎坷命運:童年營養不良的骨縫、因過度負重變形的脊椎、肺部炎癥的鈣化點……每處舊傷都是他作為“斗獸士”(Bestiarius)的生存印記。這類由奴隸或志愿者擔任的角斗士,專門與猛獸進行生死對決。
愛爾蘭梅努斯大學的蒂姆·湯普森教授指出:“過去我們只能通過壁畫和文獻想象斗獸場景,這具骸骨改寫了游戲規則。”更顛覆認知的是,如此血腥的娛樂竟發生在羅馬邊陲的約克郡——公元306年,君士坦丁大帝正是在此自封羅馬皇帝。
猛獸咆哮響徹北境
約克斗獸場的遺址至今未現真容,但骸骨中的線索拼湊出驚人圖景:直到公元四世紀,這座邊塞重鎮仍在舉辦斗獸表演。與羅馬斗獸場多用野豬、鹿群不同,約克的貴族觀眾顯然偏愛更刺激的“明星陣容”——連非洲雄獅都被千里迢迢運來北境。
約克考古協會CEO大衛·詹寧斯感嘆:“就像在英超聯賽球場外發現職業球員遺骸,這個發現證明羅馬帝國的暴力娛樂早已滲透到每個角落。”但與現代運動員不同,這些身價昂貴的“古代巨星”往往要戰斗到生命最后一刻——墓中遺骸大多帶著未愈新傷,暗示他們至死方休的宿命。
當我們在影院為虛構的角斗士落淚時,是否想過真實歷史中那些沒有劇本的生死搏殺?
如果穿越回羅馬時代,你更想坐在斗獸場的貴族包廂,還是成為打破宿命的角斗士?
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你的觀點。
(本文考古發現詳見《PLOSONE》期刊最新論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