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溫州4月24日電(周健)作為東甌古邑,浙江溫州瑞安市迄今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眾多文物古跡分散在這座城市的角角落落,它們都是歷史的見證,是城市的靈魂。4月23日,“Hi China!我的中國故事”宣講活動來到瑞安忠義街,數名中外青年逛古建、聽鼓詞,通過“City Walk”切身感受瑞安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興城的實踐成果,見證了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的完美融合。
忠義街是一條千年古街,擁有玉海樓、利濟醫學堂、心蘭書社等各級文保單位以及林慶云故居等10多座古民居,成為展示古城韻味的“一扇窗”。近年來,當地對其修舊如舊,在保護古建筑的基礎上,引入非遺、文創、餐飲等新業態,使老街既保留了歷史的厚重感,又煥發出時代活力。
4月23日,浙江瑞安,中外青年在忠義街展示藍夾纈文創產品。 周健 攝
走進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浙江省四大藏書樓之一的玉海樓,雕梁畫棟、假山水池、牌匾古床等引得中外青年們連連贊嘆。據悉,玉海樓的主人原是清末大儒孫詒讓,其編撰的《契文舉例》是中國第一本考釋甲骨文的研究著作?,F場,在老師的指導下,中外青年們一起書寫甲骨文,感受建筑背后的文化魅力與文字演變的千年智慧。
“我很喜歡中國的古代建筑,更驚嘆于它們歷經百年、千年,還能夠完好地保存下來。這背后,一定離不開當地人一代接著一代的守護,很是偉大!”來自加納的阿達(Percy)說,“眼下,包括玉海樓在內的眾多中國古建筑會引入一些展覽展示、體驗活動,這能幫助參觀者領悟到建筑所蘊藏的文化,值得推廣?!?/p>
忠義街上,中外青年們還前往利濟醫學堂,認識中草藥,領略“醫者仁心”的中醫藥文化;步入鼓詞館、南戲館,聆聽曲藝傳人悠悠哼唱,學習千年南戲唱念做打,體驗“以文化人”的藝術魅力;踏進“網紅餐廳”,圍坐暢談,品味地地道道的瑞安美食……
4月23日,浙江瑞安,外國青年在忠義街學唱溫州鼓詞。 周健 攝
“一條古街上,‘吃喝玩樂’樣樣俱全,既有充滿文化味的戲曲學習、非遺鑒賞,又有潮流時尚的咖啡奶茶、古裝旅拍。傳統與現代完美融合在一起,怪不得能吸引那么多的游客。”來自拉脫維亞的海倫娜(Helena)坦言,忠義街讓她想起了家鄉的古城,兩地同樣是“在保護中發展”,由此成了熱門“打卡地”。
“今天與外國友人共游古街,感受到傳統建筑與異國目光‘相遇’,碰撞出了別樣火花。在快速變遷的時代,如何讓青年在文化中找到歸屬感與創造力,同時推動社會文化的包容性發展,是我們的共同課題。”在青年宣講員林天桐看來,古街不僅展現了中國的歷史底蘊,更成為跨文化理解的橋梁,“青石板上的每一步,都是世界文明的對話”。
此外,當日還舉行了以“文韻古城的青春蝶變”為主題的圓桌會,中外青年們根據自己的所見所聞,紛紛發表感想。青年宣講員徐勤耘表示,“當目光觸及那些充滿創意的文創小店、熱鬧非凡的非遺體驗工坊時,強烈感受到古城蓬勃的青春氣息。它們既是文化基因的守護者,又是文化煥新的實踐者,這種傳承中的創造性轉化,正是我們蹲點調研最珍貴的發現。”
據悉,此次活動由中共浙江省委宣傳部、中國新聞社浙江分社指導,浙江省新時代青年理論宣講志愿者聯盟等單位主辦。(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