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郭鴻云
編輯 | Sette
五一小長假未至,國內游火熱趨勢已經漸露端倪。相關數據顯示,截至4月中旬,新疆、貴州等旅游大省“五一”假期文旅預訂增速均超50%。
特別是貴州,已經有“旅游大軍”提前抵達,集聚多家酒店的貴陽市花果園延安南路都開始出現旅游大巴車排隊的景象,高峰期能有40-50輛,頗為壯觀。
而對于迎接猛增的游客,貴州從官方到地方都已經駕輕就熟,自舉辦“村晚”、“村超”、“村BA”、“村T”頻頻出圈開始,貴州就越來越懂得該如何做好一個網紅旅游目的地,能引得來流量,也留得住客人,更能從產品體驗到服務都盡量讓游客滿意。
看一場熱血沸騰的村超—榕江足協名譽副主席、貴州村超技術總負責
當旅游進入深度體驗時代,擁有好山好水好風景,文化美食好項目已經不能算是旅游目的地的優勢,能給游客一個奔赴理由,擁有讓游客吃好、玩好的服務力,才是真正展現優勢競爭力的關鍵。
而貴州無疑是旅游產業轉型思路想的最通透,服務升級跑的最穩最快的省份之一。
1
為什么這么說?可以先盤盤今年最出圈的幾個城市。
美國網紅“甲亢哥”的一次中國行讓鄭州、成都、重慶等城市“復火”了一把,因為臨近五一,這一波流量也成了幾大城市引流的抓手。
但要說最突然和最“無厘頭”的應該是貴陽。因為這座城市是被一部電影《哪吒之魔童鬧海》帶火的,并且一火火仨月。
清明節期間,越界影城這塊亞洲最寬IMAX屏幕影廳的上座率仍能達到100%。
根據院方統計,這些觀影客人中有50%—60%是來自貴陽以外,其中還有不少國際友人。在觀影結束后,這些觀眾就是深度游貴州最精準的潛在客群。
當然,“為一塊屏,赴一座城”的引流方式,絕不在官方一開始的預料之中。但也由此可以看出,貴州的“出圈”經驗確實夠豐富,這些年也一直在致力于打造全域服務型旅游城市,不論哪里流量苗頭起來了,后續產品體系和服務也能把客人給留住。
從最基本的安排接駁車、志愿者把服務體驗拉滿,到陸續把貴州美食、多元民族文化表演“搬”到影城門口現場表演,捆綁景區景點、餐飲酒店等商家優惠到票根,外地客人們想不被“種草”都難。
五一這波奔赴貴州的游客中,就有不少是奔著再度深度游貴州而來。
小欣就是其中一位,在準備出游攻略的時候,她才發現如今的貴州早不是她此前印象中的那樣,之前只覺得那里崇山峻嶺、交通不便,風景沒話說但很怕吃不好、住不好,眼睛看的多了缺少些年輕人喜歡的體驗方式和玩法項目。
但讓她沒想到的是,現在的貴州各類戶外項目已經發展得那么成熟,攀巖、槳板、探洞、滑翔傘等從“小白”培訓到高階玩法,乃至各類主題線路產品興趣圈層統統都能找得到。還有各種年輕人喜歡的文藝范兒小清新、網紅咖啡奶茶店,跟“傳統”根本不沾邊。
懸崖咖啡—山海計劃朱曉倩供圖
雖然第一次去看完電影只在貴陽淺淺逛了下就匆忙回程上班,但這個五一,她已經計劃好要把這些戶外項目精挑細選的好好去體驗下。這比去國外“找刺激”性價比高多了。
事實上,貴州在旅游產業創新與高質量發展取得的成績和做法經驗值得好好去研究。
不僅僅因為其實現了從2022至2024年全省游客接待量連續三年大幅增長,更因為貴州2024年游客接待人次成功突破14億,超越云南、四川成為了全國旅游人氣榜首。
這離不開貴州全省自上而下的IP意識覺醒,產品年輕化思路轉變,以及用技術升級體驗的創新嘗試,才讓貴州旅游“標簽”真正的煥然一新。
特別是年輕客群,對一個目的地印象的改觀是很難通過宣傳來有效觸達并見效的,貴州在這背后所作的努力,也應該被多關注、總結和借鑒。
2
在分析貴州為什么能做到之前,還是先來看看貴州為什么要這么做。
今年以來,從國家到地方都把推動文旅產業發展的重要性又抬高了一級。
先是1月份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培育新增長點繁榮文化和旅游消費的若干措施》;后有吉林、內蒙古、安徽、福建、甘肅等多地明確把文化旅游業培育成為支柱產業寫到了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中。
為什么沒提貴州?那是因為在貴州早就是了。2014年就已經定調。
從數據看,2024年貴州全省GDP達22667.12億元,同比增長5.3%,其中第三產業貢獻率超五成,旅游市場的全面復蘇就是關鍵驅動力之一。
來源周末請上車
這其中原因一方面是貴州原本就坐擁豐富旅游資源,在傳統旅游思維模式下,云貴川原本就是跟團旅行的熱門目的地。貴州自然也是享受到過旅游紅利的。
但隨著游客旅行經驗的提升,對旅游體驗感和產品服務品質的更高要求,傳統旅行社業務萎縮,旅游市場競爭更加激烈,如何從原有“跟團游”模式下破局成為擺在貴州以及其他旅游大省面前的問題。
貴州省的做法是,從資源端、產業鏈結構層面徹底打碎重構。引入了許多專業旅游公司以及新的玩法模式來更新在地旅游體驗。
代表案例之一就是跟馬蜂窩合作的主理人模式。馬蜂窩自2022年起就同“主理人”這一新一代市場服務主體一起,針對貴州地域特色打造了一系列更具年輕態的特色產品和服務,并形成了規模化。
此前小欣提到的戶外項目,就是主理人模式下的一大品類。在此基礎上,馬蜂窩還給省會貴陽提煉了很多年輕化的新體驗和新口號,比如“年輕人喜愛的山地秘境”、“貴陽旅行必做的100件事”、“貴陽七大主題玩法”等等,對于貴州旅游品牌年輕化和刷新印象標簽都起到了很顯著的效果。
而在服務體驗端,馬蜂窩則是給貴州輸入了很接近定制游模式的“小車小團”項目,利用自身的技術優勢和內容積累,為車隊、旅行社和“司導”提供全方位培訓賦能,對于不想跟團的年輕人和家庭客群來說,可以享受到更舒適、更深度的旅行體驗。
據了解,目前“小車小團”項目已經覆蓋了經典景區巡游、秘境探索、村寨文化、非遺傳承、橋梁文化、山野度假、自然療愈、戶外運動等多個角度的主題線路產品。且貴陽已經有首批80余名通過“司導一體化”專項培訓的駕駛員獲得“司導人員合格證”。
這意味著,除服務模式升級之外,服務人員專業性也得到同步提升,未來貴州“小車小團”旅游服務也將邁入“司機+向導”專業化服務新階段。
這些新玩法、新模式都是貴州轉變思維勇于創新的具象表現,單拎出某一項可能看不出太顯著的變化,但種種細節疊加在一起,就促成了貴州旅游品牌與體驗的質變。
3
而貴州敢于創新,做全國標桿的還不僅僅于服務業,拋開文旅經濟不談,貴州還有一個區別于其他省的鮮明標簽就是“大數據”。
這個優勢在提升游客服務與體驗層面發揮的作用是更直接和深入的,可以深入影響到游客消費行為和決策。
就比如今年初與馬蜂窩合作發布的全國首個省、市、景區三級AI應用生態“AI游貴州”、“AI游黔西南”、“AI游西江”,不僅能夠讓用戶“解放雙手”,無需耗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做旅行規劃,也能夠把景點、酒店、交通方式等信息進行篩選和組合,讓游客的選擇更加便捷,結果一目了然。
與通用型AI旅行助手不同,作為專為目的地打造的智能體終端,對于產業數據分析以及對目的地旅游發展的助力效果會更明顯。
特別是在正式接入DeepSeek大模型之后,DeepSeek模型與 “AI游貴州”的思維鏈推理思路高度契合。
作為旅游行業第一個采用思維鏈(Chain-of-Thought, CoT)推理技術的應用,“AI游貴州”通過模擬人類規劃行程時的邏輯鏈條——從“用戶需求分析”到“景點關聯性判斷”,再到“時間、交通、體力消耗的動態平衡”。
這種類人化的邏輯推演能力,使行程合理性和用戶滿意度大幅提升。而DeepSeek可以讓這樣的邏輯推演更加成熟,相關小程序的訪問量也增長超三倍。
特別是五一假期臨近,越來越多游客通過“AI游貴州”來規劃行程。更為重要的,這個AI智能體應用能夠有效補充在服務入境游客時語言障礙的問題,對于正在加快建設世界級旅游目的地的貴州來說也是如虎添翼。
可以看到的趨勢是,深挖旅游資源,煥新玩法體驗和升級服務已經成為未來目的地文旅經濟發展比拼的關鍵。從過去為“流量”狂歡到如今看“留量”成效,地方文旅發展正向著更加理性、務實和長期可持續方向邁進。
就拿主理人模式來說,除了貴州,遼寧、湖南、內蒙古、安徽、吉林等省也都在落地布局新玩法,遼寧大連也是從政府角度出臺了《大連市鼓勵3C主理人發展生態培育十條舉措》,從政策、資金、資源、宣傳推廣等方面給予文體旅主理人全方位的支持。
這是目的地改變傳統產品模式和思維的信號和決心。而馬蜂窩這樣的企業,在帶來新模式和新思路的同時,也是敢于和目的地政府深入捆綁合作,拿出真金白銀來一起開發具備潛力的優秀項目的。
比如去年馬蜂窩就跟貴州當地戶外旅行服務商“萬萬青年”、清鎮市麥格鄉觀游村三方聯合投資開發了“石龍洞超級玩法”項目。進入運營階段后,客單價平均超過1200元每人,帶動村民培訓成專業的教練40余人,旺季每個月的帶團收入超過1萬元。
當改變發生時,趨勢就注定不可逆。之于旅游目的地而言,早變晚變,最終還是得變,越晚行動留給目的地可創新的空間就會越受限。新一輪進化“變革”之下,誰能搶到先機沖到頭部陣營,下一輪的旅游消費紅利自然也就會流向哪里。
圖片來源于攝圖網和網絡截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