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教聯體建設啟動以來,通過聯責任、聯資源、聯空間,形成了多方協同推進的良好局面。菏澤縣教體局與縣衛健局、縣公安局、縣消防救援大隊、消防綜合治理中心、縣博物館、縣書畫院、縣青少年活動中心、縣烈士陵園及家庭、社區等緊密合作,共同研究并推動解決學生成長過程中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醫教共促、館校協同、體教互融、家校互動、社教同頻、警校同步等協同方式成為教聯體建設的核心舉措。
一、創新活動形式,激活時代內涵
教聯體打破傳統說教模式,各校通過國旗下的講話、手抄報制作創作、搜集雷鋒故事、觀看紀錄片、召開主題班會等形式,將雷鋒日記、生平事跡轉化為沉浸式學習體驗。例如,大義鎮中心小學充分利用宣傳櫥窗,學生可通過收集的雷鋒故事“走進”雷鋒故居;大義一中舉辦“弘揚雷鋒精神,爭做新時代好少年”演講比賽活動,組織學生參加社區服務,踐行雷鋒精神。將烈士陵園、紅色遺址等紅色教育基地結合起來,各校組織研學活動,讓紅色基因融入青春血脈。此外,引入“環保+公益”理念,學生利用廢舊材料制作手工藝品,捐贈給留守兒童,既培養了環保意識,又傳遞助人溫情。
通過開展“Deepseek”、豆包等AI工具積極進行示范校創建活動,推動了學校間的交流與合作,支持了教育創新項目的實施。
二、教聯體協同發力,構建志愿服務共同體
依托教聯體“資源共享、師資共育”機制,各校聯動組成家庭教育志愿隊,通過課上課下為全縣學生宣講,提升心理健康、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成員校之間發起“圖書漂流”計劃,讓圖書在學校間流動。教師輪崗制度與志愿服務深度結合,涌現了多名青年教師利用課余時間為留守兒童輔導功課、開設興趣社團,實現“教學+服務”雙輪驅動。
三、家校社三方聯動,延伸實踐場域
教聯體聯合社區、家長共同打造服務圈。學生化身“小雷鋒”,在社區開展垃圾分類宣傳、老人手機使用教學等活動;家長志愿者組建“護學崗”,每日早晚高峰協助維持交通秩序;菏澤巨野縣永豐辦呂官屯小學積極探索教育新模式,將探究非遺文化、做燈籠、猜燈謎融入課堂;菏澤巨野縣田莊鎮丁官屯小學組織學生走進丁官屯東隅村博物館開展沉浸式實踐體驗課程;菏澤大義轄區派出所參與“法治小課堂”,中心醫院講解“健康護航”行動;為增強法治意識,菏澤巨野縣麒麟鎮第二中學邀請麒麟鎮派出所民警們為全體學生開展了一場法治報告會。
菏澤巨野縣教體局將持續深化教聯體運作模式,讓紅色精神、家校社共育等融入日常、化作經常,不斷創新舉措,推廣典型經驗,弘揚先進典型,營造濃厚氛圍,為構建優質均衡的教育生態注入動力。
聲明
本文來源于菏澤巨野縣教體局。以上圖文,貴在分享,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內容僅為作者觀點,并不代表本公眾號立場。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本文編輯:Sunshine
責任編輯:林美妮
山東教育發布 |
| | | |
投稿/新聞線索/爆料視頻
一經采用將獲得線索獎勵
點推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