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南方颮線強襲,珠三角遭遇狂風暴雨突擊
4月23日夜間起,我國的降雨重心明顯分布在南北兩個板塊。南方方面,華南地區在活躍的西南暖濕氣流推動下,配合高原槽東移帶來的冷空氣前鋒,出現了典型的強對流天氣。廣東、廣西、海南、福建多地遭遇暴雨突襲,局地還達到了大暴雨級別。以廣東新豐為例,僅僅半天的降雨量就達到99.3毫米,堪比一整場完整的雷雨過程。
到了24日下午,一條迅速發展的颮線突襲珠三角,廣州、佛山、清遠、肇慶等地風雨突至。颮線所到之處電閃雷鳴、暴雨如注,最大陣風更是沖上了9~11級,海珠區甚至一度發布提示,稱不排除局地短時龍卷的可能。風墻雨柱幾乎讓城區瞬間變天,戶外行人被迫就地避雨,一些路段積水迅速上升,短時內澇現象初現端倪。
隨著入夜,強對流仍未偃旗息鼓,新的暴雨單體繼續從兩廣交界地帶源源不斷生成。廣州地區在傍晚經歷颮線掃蕩之后,又再次遭遇新一輪狂風暴雨。此類情況對于低洼城市道路和排水系統是一場不小的考驗,尤其是珠三角中北部區域,務必要警惕短時強降水可能帶來的城市內澇或次生災害。
二、東北雨雪持續,冷渦攜氣旋在大興安嶺制造極端天氣
與此同時,北方也沒有閑著。東北一帶因冷渦和氣旋持續活躍,在大興安嶺及周邊地區掀起一輪春末罕見的雨雪天氣。4月24日,加格達奇國家站監測到雨雪混合降水量達35.6毫米,這一數字已接近當地歷史同期4月降水紀錄。
這場雨雪過程從23日晚間延續至24日白天,主要集中在黑龍江北部、內蒙古東北部、吉林局地等區域,雖然范圍不及南方暴雨來得廣,但在高緯度地區這樣的雨雪混雜狀態對交通、電力和農事作業造成的影響同樣不可小覷。道路濕滑、能見度下降,對于一些仍在進行春耕備播工作的地方農民來說,也帶來了不少阻礙。
根據最新氣象資料分析,25至26日東北的雨雪范圍變化不大,但強度將有所減弱。這種“拖長尾巴”的冷渦系統仍會在氣溫較低的背景下繼續制造局部中到大雨、甚至短時雨夾雪或濕雪,特別是在早晚時段,寒冷感明顯回歸,務必做好防寒防滑等安全措施。
三、前汛期開啟,南方防澇任務將迎集中考驗
展望未來幾日,隨著高原槽東移深入內陸,南方的降雨重心也將逐步從內陸向東部沿海推進。福建、廣東將成為新的暴雨核心區,部分地市可能連續兩天以上出現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的情況,我們根據最新的大氣環流形勢分析之后可以得出,隨著副熱帶高壓的北抬擴大,以及青藏高原東南側南風繞流的增強,此輪過程可能標志著2025年前汛期的正式開啟,較常年推遲近半個月。
預計4月24日至25日,江南南部、華南大部將有大范圍雷雨大風天氣,福建、廣東沿海局地還可能遭遇短時冰雹襲擊。氣溫方面,由于前期桑拿式天氣積累了大量能量,大氣狀態極為不穩定,一旦對流爆發,其強度會非常猛烈。雷暴、高空急流切變、低層急流的交匯將使風力瞬時放大,未來兩天仍需警惕突發性強對流。
26至27日,江南、華南、貴州南部、重慶南部以及西藏東南部的強降雨仍將持續,疊加效應可能會帶來地質災害風險,尤其是山區、河谷區域,需防范山洪、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災害的突發。更長時間來看,4月30日前后,西南地區東部、華南西部將再次迎來中到大雨局地暴雨的過程。對此前一直處于氣象干旱狀態的廣西等地而言,這固然是及時雨,但短期內的暴雨集中爆發同樣可能引發旱澇急轉,對城市排水和農業排澇提出了嚴峻挑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