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的萌娃們也能學編程?讓幼兒學編程能達成怎樣的育人效果?4月24日,深圳市南山區科技幼教集團舉辦了“編碼未來”第二屆機器人編程交流賽,來自該集團的16支隊伍參賽。活動旨在培養幼兒科學思維、創新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促進其全面發展,推進該集團STEAM 課程發展。
“讓孩子們在探索與實踐中,學會像科學家一樣思考,像工程師一樣創造!”科技幼教集團總園長鄧慧君在為大賽致辭時介紹,人工智能機器人技術早已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機器人編程不僅是一串代碼,更是打開未來世界大門的鑰匙,它能培養孩子們的邏輯思維、創新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我們希望為孩子們搭建一個展示自我、挑戰自我的舞臺,讓更多優秀的孩子脫穎而出,走向全球青少年人工智能總決賽,與世界的小天才們同臺競技,綻放屬于中國孩子的科技之光。”
“編程聽起來好像很難,似乎對幼兒來說是一件遙不可及的事情,但實際上我們使用的編程游戲材料是根據孩子年齡特點來設計的,是每個孩子都能夠參與的。”鄧慧君介紹,集團在STEAM課程體系的頂層設計上,始終以“科學素養培養”為核心目標,遵循幼兒認知發展規律,將編程游戲融入“感知-體驗-創造”三階課程框架中。
在推進機器人編程交流賽時,科技幼教集團是如何確保全體幼兒接觸基礎編程的同時,也為有潛力的孩子搭建進階發展的平臺?
鄧慧君提到,該集團采用 “分層遞進” 的教育模式。首先,在日常學習活動中,將編程游戲材料投入班級科創區域,讓所有幼兒在區域游戲中接觸基礎編程;其次,教師通過對孩子編程游戲活動的觀察,選拔對編程興趣濃厚、能力突出的幼兒進入幼兒園編程興趣小組,進行一對一指導與訓練;另外集團聯合企業,借助專業導師和賽事資源,為他們提供進階學習與真實項目挑戰機會,滿足不同層次幼兒的發展需求。
科技幼教集團以培養“勇探索、善思辨、樂創造、會協作”的未來世界公民為目標。在本次以“小小建筑師”為內容的競賽中,參賽幼兒們使用機器人完成指定任務,他們積極思考、不怕困難,展現了團結合作、堅持不懈的學習品質,呈現了科技幼教集團的課程理念。
鄧慧君表示,此次機器人編程交流賽就是通過任務驅動的項目式活動,讓幼兒在游戲情境中應用編程邏輯解決實際問題,提升動手能力與邏輯思考能力,為幼兒的未來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
采寫:南都記者 伍曼娜
攝影:南都記者 霍健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