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我是汶川。
今天分享第4個工作室班學員的案例。
在江蘇做少女寫真的學員——寧老板,非科班出身,0資源,不會運營,甚至最開始連朋友圈都不發。
她剛入行時完全是“為愛發電”,接不到單,但就是這樣一個“隱身攝影師”,后來卻在當地寫真市場做到了小頭部,年營收穩定在60w。
從「沒單」到「爆單」,她做對了什么?
一、從0-1的蛻變:朋友圈運營+漲價
你可能不相信,寧老板剛開始做攝影的時候,微信好友只有幾十個人,平時幾乎不發朋友圈。
更“離譜”的是還定期換微信號!
她的邏輯是:
你超過兩個月不跟我聊天,那我們就沒有必要再聯系了。
這也導致了兩個嚴重的問題:
1.潛在客戶根本不知道她在拍照
2.知道她在拍照的客戶,想找她拍的時候但卻查無此人了
但那個階段的寧老板,并不覺得是自己“不會營銷”,反而一心覺得是“拍得不夠好”,于是開始瘋狂報攝影課、學技術。
直到后來,她參加了我們的【IP營】,才第一次意識到:不是她拍不好,是根本沒人知道她會拍!
很多同學都知道,我們營里的slogan叫做:想是問題,做是答案。
那段時間,她跟著我們做「21天朋友圈日更打卡活動」,重拾微信,開始運營朋友圈,至少每天發3條,同時憋了三天,寫出人生第一篇「人設文」。
也把報價從699,一口氣漲到了1280。
結果那篇人設文一發,評論區立馬來了3個全款付費的客戶。接下來的幾個月,開始頻繁接單,一個月拍十幾二十單。
這讓她第一次嘗到了做攝影師的成就感。
二、從1-10的進階:學會“借勢”,讓爆單變成常態
如果說從0到1是意識的覺醒,那從1到10,靠的就是格局和方法。
寧老板的熱度沒有曇花一現,是因為她懂得「借勢」。
在工作室班課上會講,“借勢”有兩個維度:
大勢:比如口罩后的報復性消費、三胎政策等國家勢能的推到
小勢:借助某個人、某個網紅,或者說在當地比較有影響力的人,撬動流量口。
而寧老板能從獨立攝影師做到當地的小頭部攝影工作室,正是靠著這兩種“勢”起飛的。
第一個勢是借【節日的大勢】。
在寫真行業,除了生日、紀念日,節日就是最天然的拍照動機。
寧老板抓住的第一個機會,就是圣誕節。
為了拍圣誕主題,她干脆租了一個場地布置圣誕樹、禮品盒、掛飾等元素,不僅解決了布景問題,也直接促成了她工作室的誕生。
也是因為有了場地,每年的圣誕節,她都會小爆一波。哪怕是她本人,每天也得拍2~3組,忙得腳不沾地。
還有一次,是她借助“人”的勢。
自從上完我們工作室班后,寧老板心里埋下了一顆“拍網紅”的種子。
恰巧有一個網紅聯系到她說要拍寫真,就順利成章地達成了合作,兩人共創把作品發到抖音上。
結果那條視頻直接爆了。網紅的粉絲們“聞著味兒”來預約。
從那一波開始,她至少拿下了20w+的營收,全靠自然流量,0投流,0推廣。
更關鍵的是,從那以后她徹底建立起了在本地市場的“專業口碑”。
所以,真正的「借勢」不是蹭熱點這么簡單,而是:順勢而為+做足準備+推出好內容。
最后,總結一下寧老板從“為愛發電”到成為當地小頭部的幾個點:
1.放下藝術家的身段,通過朋友圈運營,拉高用戶信任
2.果斷漲價,讓自己從“廉價攝影師”中脫穎而出
3.學會借勢,利用節假日和紅人效應,打造勢能
寧老板一開始的問題,同時也是很多攝影師的通病:你根本沒讓別人知道你在做攝影接單!
明明拍得不差,但朋友圈死氣沉沉,客戶壓根沒印象你在拍照。
偶爾有人知道你在拍,還因為你名字太陌生、朋友圈太空、微信頭像像機器人……不敢下單。
很多同學說,自己的經歷普通,不值得說,人設文也不知道怎么去寫。
但其實只要把你最真誠對待攝影的態度,還有拍照的初心描述出來,就是可以打動到很多人,如果能加入一些故事細節,就更好了。
營銷是說故事,但是一定是建立在真誠的基礎之上,發心的表達更深入人心。
人心都是肉做的,套路,可能在短期內獲得一些利潤。但是真誠,永遠是通向一切的必經之路。
所以,真誠地多表達,多發聲,讓別人注意到你,知道你在做什么,知道你在想什么,總歸會有些收獲的。
最后,給大家準備了一份《33個常見問題銷售話術》
可以掃碼加我扣【330】領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