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呂新濤)4月23日晚,在位于西安市灃東新城天臺路與灃東大道東北角的《赳赳大秦》劇場內,掌聲經久不息。由陜文投集團大秦演藝運營公司聯合陜西省總工會共同舉辦的“赳赳秦風傳千年·勞動筑夢新時代”國際勞動節特別觀演活動于當晚取得圓滿成功。
活動特邀請了來自全省各級、各行業200余名勞模代表通過沉浸式觀演,從這部史詩劇中汲取力量,以文化傳承致敬“五一”國際勞動節。隨著舞臺燈光漸次亮起,激昂的口播詞回蕩劇場,勞模代表在沉浸式的演出中,體驗著秦人征程旅途上激昂的精神脈動。
作為弘揚傳統文化的史詩幻境演出《赳赳大秦》,其精神內核不僅是歷史的回響,更是新時代勞模精神的生動注腳。從大秦先民的開拓精神到新時代勞動者的創新奉獻,不變的是鐫刻在中華民族基因里的奮斗密碼。
活動結束后,全國勞模夏復山、董宏濤、陳思揚三位來自不同領域的勞動者代表接受了專訪,他們以勞動者特有的質樸與深刻,解讀出秦韻中的勞動精神。
作為最年輕的全國勞模、西安國際港務區的“絲路建設者”陳思揚從劇中讀出了別樣的青春力量,面對鏡頭,這位“90后”勞模眼中閃耀著光芒:“劇中秦人‘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的團結精神,正是我們面對困難時的鎧甲!”
董宏濤分享觀演感觸:“大秦能從西陲小國崛起為統一王朝,靠的是代代秦人‘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擔當。今天的產業工人更要握緊精神接力棒,讓‘中國智造’成為新時代的‘大秦銳士’!”
夏復山在觀看《赳赳大秦》后說:“《赳赳大秦》將千年秦人的工匠精神與現代航空工業的使命深度融合,這部劇讓我們看見,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從來不是偶然——從秦人制瓦到我們研制航空發動機,不變的是刻在我們骨子里的匠心、決心與恒心。”
三位勞模代表的感悟,如同三聲激昂的秦腔,在歷史與現實的交織中奏響時代強音。他們的話語,不僅是對《赳赳大秦》演出作品的共鳴,更是對新時代勞動者精神的深刻解讀。
陜西總工會相關負責人表示,本次觀演活動緊扣國家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加強精神文明建設的大政方針。以歷史文化為載體,既讓勞模群體在觀演中感悟大秦文化蘊含的開拓進取精神;又通過勞模這一先進群體的示范引領,帶動全社會增強文化自信,厚植家國情懷,為推進文化強國建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凝聚強大精神動力,是踐行文化傳承發展使命、推動社會全面進步的生動實踐。
陜文投集團大秦演藝運營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本次活動不僅是對勞模精神的一次大力弘揚,更是企業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的有力見證。希望通過活動,讓社會各界更加清晰地認識到勞模的價值和貢獻,為全社會營造尊重勞動、禮待勞模的良好氛圍。
未來,《赳赳大秦》演藝也將繼續秉持社會責任理念,讓勞動精神在新時代綻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激勵更多的人投身到社會建設的事業當中,共同書寫時代發展的新篇章。
責任編輯:安心 審核:楊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報料關注西北信息報微信公眾號(xbxxbwx)留言或加編輯微信號:y609235490 投稿郵箱:xbxxbxmt@163.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