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劉葉
形似醒獅,通體藍色,金角聳立,這是大型民族舞劇《英歌》中最出圈的角色“麒麟”。這只可軟萌、可威武的瑞獸,在短短幾秒的謝幕動作中,憑借驕傲帥氣的形象俘獲百萬網友的心,被稱為“謝幕依舊是頂天立地的樣子”。除了謝幕,麒麟表演過程中還有哪些細節滿滿的動作?這部舞劇的文化靈感來源于哪里?4月24日,封面新聞對話了“麒麟頭”演員郭耀方和該劇總編導錢鑫。
麒麟頭演員神似向佐
謝幕禮細節滿滿打動網友
麒麟走紅,原因之一是動作設計:謝幕時的兩位麒麟演員,“麒麟尾”彎腰,以掌貼身;“麒麟首”低頭,一手握拳、一手將麒麟頭部道具高高舉起。從正面看,一首、兩人,從高到低的排列,仿佛又是一只虎虎生威的麒麟。
麒麟謝幕時“左掌右拳”,且整體依舊是麒麟形態。(圖源網友:有點頑皮)
“這其實是改良后的謝幕,是我們在演出過程中發現大家對麒麟的反響特別好,而設計的動作”。錢鑫說。
在舞劇中,郭耀方和隊友劉德共同扮演麒麟。作為麒麟首,郭耀方需要手持麒麟的頭部,通過不停地跳躍、俯身、行走,以及控制麒麟的眼睛和嘴巴,完成表演。這套動作,和醒獅類似。
“我們之前有舞獅和武術基礎,所以這次的麒麟表演,由我們擔任。”郭耀方說。他和搭檔都是此前大型舞劇《醒·獅》的演員,而錢鑫亦是該劇總編導。
如何讓麒麟區別于獅子?郭耀方從麒麟嘴唇的開閉中進行設計。“舞獅當中的‘平獅、低獅’動作,嘴巴是開著的,但是我們舞麒麟,就讓它的嘴巴閉上,不僅可以同舞獅區分,還顯得更有威嚴性。”
正在學習英歌舞的演員們
在舞劇中,麒麟不僅是一只瑞獸,更是連通劇中父子感情的紐帶,為了讓這只傳說中的生物顯得更有靈性,郭耀方和隊友在導演的要求下,開始找尋靈感。
因為麒麟形態類似貓科動物,他們先從電視劇版的《西游記》中觀看各種瑞獸的動作,然后從《動物世界》等紀錄片中,觀察老虎、獅子的不同狀態,“甚至在路上遇到一只貓,我們都要停下來,看看它是怎么走路、趴下的,然后我們就綜合這些動作,套用在麒麟上”。在練習過程中,郭耀方和隊友會將過程錄制下來,反復觀看和修改。
經過不斷優化,這才有了舞劇《英歌》中,既可以“搖臀”撒嬌賣萌,也可以翻騰跳躍、守護人民安寧的瑞獸。甚至在它趴下休息時,腹部微微起伏的呼吸感,都讓人感覺,這是一只“活著的動物”。
麒麟造型有多處圓潤設計
“我們想通過舞蹈,傳達出麒麟的情緒,讓它‘擬人化’”。錢鑫說。而經過網友和現場觀眾反饋,他們的設計,是成功的。
除此之外,麒麟走紅的另一個原因,是郭耀方的明星臉。“我以為是向佐呢。”網友在麒麟謝幕的視頻下方評論。長發的郭耀方會在表演時將頭發全部往后梳,露出額頭。在某些角度看來,棱角分明的臉和向佐確有幾分相似。
“其實能長得像明星,我覺得很開心,這樣大家可以記住我,記住我們的麒麟。”郭耀方說。
設計靈感來源于嵌瓷
全員思考“接住潑天流量”
麒麟謝幕的這套動作,是把麒麟尾作掌,麒麟頭作拳,于武術而言,這是“左掌右拳”行禮,表敬意。“這也是我們對觀眾最大的謝意。”郭耀方在介紹這套動作時說。
麒麟的設計并不如一般形象中那樣威武,它雖有角,但并不尖銳,雙眼中間一塊圓形的圖騰也讓它多了一些親和感。“形象設計靈感,來源于南方屋檐上的嵌瓷。”錢鑫介紹道。
舞劇中的形象靈感來源于嵌瓷
在前期采風時,為了最大限度展現英歌舞風采,據《英歌》宣傳人員介紹,團隊邀請了國家級非遺英歌(普寧英歌)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陳來發、國家級非遺英歌(甲子英歌)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林炳光、汕頭潮陽鳳崗英歌隊教練洪檳三人,為劇團演員進行培訓。
“舞劇名叫《英歌》,就是使用了大量英歌舞的動作,但我們又和傳統的英歌舞不一樣。”錢鑫在前期的舞蹈編排中,讓演員們系統學習了四種不同種類的英歌舞,或英武、或豪邁、或靈動。然后根據劇情的不同,讓演員使用對應的英歌舞表現方式。
“傳統英歌舞,講述的是水滸傳中梁山好漢的故事,但我們的舞劇,是自己的劇情加上英歌舞動作。”《英歌》講述了現代青年陳心遠,通過父親遺物“英歌槌”,穿越時空,回到父親所在年代,在家國大義中,與父親和解,完成自我成長的故事。
“在整個舞劇中,我們其實設計了很多巧思,麒麟是其中一個,但我們沒想到,‘爆’的是麒麟。網友和觀眾的喜好,其實是一個不可控且神奇的事情。”錢鑫說。
如何接住突如其來的流量?從劇團負責人到演員都在思考。傳統藝術與現代媒介的對話中,總有一些出乎意料的爆發點。“團里的領導和老師,都在讓我們好好訓練,在每一場表演中都拿出最佳狀態。”體驗了一把“走紅”感受的郭耀方,生活和工作并沒有太多改變。
而社交平臺上的《英歌》視頻賬號,則是從多個角度,展示麒麟謝幕和呆萌動作的片段,每個短視頻下方都有過萬點贊。
對于錢鑫這類創作者而言,如何讓傳統文化有更現代化的表達,能讓觀眾從一時的興趣,變成長久的熱愛,是他在努力嘗試的事情。“大家喜歡麒麟,喜歡《英歌》,我們非常高興。同時,我們也特別希望,威武帥氣和呆萌可愛的麒麟,能促使觀眾去了解它自身的含義,了解我們本土文化更深層次的魅力。在中國神話中,麒麟是保四方平安的瑞獸,也是我們祈禱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的樸實心愿。”
(圖據受訪者及片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