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作成上將是解放軍第一任陸軍司令員。1953年,李作成出生在湖南安化一個農民家庭中,聽著烈士的故事長大,立志參軍報國。
17歲那年,李作成放棄學業,光榮參軍。到部隊后,他深知“平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的道理,努力訓練,打好基礎。由于成績出色,對黨忠誠,他被提拔為班長、排長、連長,成為部隊骨干。
李作成愛好和平,不喜歡戰爭。可當戰爭真正來臨時,他會義無反顧趕到前線,為國殺敵。1979年,在越南的再三挑釁下,忍無可忍的中國人民發動“對越自衛反擊戰”。戰斗打響后,李作成主動請纓,率領部隊沖鋒陷陣。
在一次戰斗中,李作成被子彈打穿了胳膊,英勇負傷。戰友們勸他退出戰場,去后方治療,遭到嚴辭拒絕。李作成拖著受傷的身體進行指揮,戰士們深受鼓舞,士氣大增。
戰斗結束后,李作成由于作戰英勇、不畏犧牲,被授予“戰斗英雄”稱號,成為人人敬仰的大英雄,所在的部隊也被授予“尖刀英雄連”稱號。離開戰場后,李作成回國演講,用自己的英雄事跡,激勵青少年成長。
由于戰場上表現出色,李作成在29歲那年被選為十二大的黨代表,參加大會。會議現場,大家向這位青年才俊投來贊許的目光,鼓舞他茁壯成長。大會結束后,李作成被提拔為團長。
和平時代不代表風平浪靜。神州大地多災多難,中華民族注定要在災難中成長。作為解放軍,李作成發誓用生命保衛人民安全,堅守在抗災第一線。
1994年,李作成親赴廣西梧州洪災現場,保衛百姓安全;1998年,李作成參加抗洪作戰,率領部隊救出2萬名百姓,功德無量。
由于抗洪得力,不怕吃苦,李作成被提拔為41集團軍軍長。2002年11月,李作成升任廣州軍區副參謀長。此后,他的升職速度像坐了火箭一樣快,步步高升,2015年7月,他被授予上將軍銜,實至名歸。
由于時代原因,解放軍初期沒有設立“陸軍司令”一職。2015年軍隊改革,首設“陸軍司令”。深思熟慮后,中央軍委決定讓李作成擔任這一要職。
2015年12月,李作成擔任解放軍首任陸軍司令。就職典禮上,李作成表示自己一定不辱使命,報效國家。說完,他舉起右手,軍禮致敬。
擔任陸軍司令員后,李作成緊跟時代,大力推動陸軍改革,發展新型作戰力量,加強陸軍部隊數字化、立體化、特種化、無人化建設,推動陸軍由區域防衛型向全域作戰型轉變,由數量規模型向質量效能型轉變。
如今,72歲的李作成上將已經退居二線,不再具體擔任要職,享受晚年生活。最后,用李作成上將演講稿中的一段內容結束文章:
“邊防戰士絕不辜負祖國親人期望,決心在保衛邊疆的事業中做出貢獻!”李作成是戰斗英雄,為國流血,值得所有人尊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