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參考消息網援引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報道,中美貿易戰升級影響中國對美國農產品采購,中國大豆商本周轉而大量購買巴西大豆。據匿名知情人士的話稱,中國進口商在本周前半段從巴西采購了至少40艘貨船的大豆。這些買家趁巴西大豆價格近期回落之際迅速下單采購。
大豆(資料圖)
這些大豆預計在5月至7月出貨,總量至少達240萬噸,占中國月均輸入量的三分之一。中國近年來持續推動農產品進口多元化,巴西已取代美國成為中國最大的大豆供應國。此前,巴西大豆價格因中美緊張關系加劇而上漲,此次中國進口商趁價格回落迅速下單,充分展現了中國在農產品貿易中的自主選擇權。
在牛肉市場方面,美國近400家屠宰場被取消對華出口資格后,巴西農業部長卡洛斯·法瓦羅表示,巴西有意向中國“毛遂自薦”,成為滿足中國牛肉需求的替代供應國。這一系列變化表明,中國在農產品貿易上擁有廣闊的選擇空間,不會因美國的貿易政策而受到過多限制,同時也反映出美國農產品出口因貿易戰面臨嚴峻挑戰,其農產品企業遭受重創,大量農產品積壓,價格下跌,許多農場主瀕臨破產。
在能源領域,美國石油價格過高使得從美國進口石油缺乏性價比,中國順勢加大從俄羅斯、中東地區進口石油的力度。這不僅保障了中國的能源供應安全,還深化了與俄羅斯以及中東地區的能源合作,進一步鞏固了雙邊關系。例如,俄羅斯副外長曾表示要盡可能向中國供應石油,雙方在能源領域的合作不斷邁向新高度。
石油(資料圖)
中國還增加了從加拿大的原油進口。在本土煉油企業對美國石油的采購量大幅削減90%的背景下,上個月溫哥華港運往中國的原油進口量飆升至前所未有的730萬桶。這種能源供應渠道的多元化調整,讓中國在能源領域更具抗風險能力,同時也減少了對美國能源的依賴,使美國在能源貿易方面的“制裁大棒”難以發揮預期作用。
世界貿易組織發布的報告顯示,美國關稅政策導致全球貿易前景嚴重惡化,2025年全球貨物貿易量預計將下降0.2%。世貿組織總干事伊維拉也指出,當關稅達到125%時,實際上中美已經貿易“脫鉤”。但這種“脫鉤”并未給美國帶來好處,美國在全球經濟格局中變得越來越孤立。
反觀中國,經濟的韌性和活力充分彰顯。即便面臨美國的貿易刁難,中國經濟依舊保持穩定增長。廣州白云國際機場的繁忙景象便是有力證明,每天都有來自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航班降落。各國企業看重中國完善的產業鏈、龐大的市場消費潛力以及積極的對外開放政策。例如,廣州所在的廣東省制造業發達,其完善的產業鏈從原材料加工到成品制造各個環節高效銜接,吸引了眾多國家的企業前來合作。中國的自由貿易區和經濟開發區出臺的稅收減免、簡化審批流程等優惠政策,也為外國企業降低了運營成本,提高了競爭力,使得越來越多的國家和企業愿意與中國加強合作,共同發展。
特朗普(資料圖)
面對美國的貿易霸凌,中方采取了堅決的對等反制措施,讓特朗普政府切實感受到了壓力,也迫使特朗普思考重回談判桌的可能性。然而,鑒于特朗普政府反復無常的作風,中方不會輕易放松反制力度。中方的反制手段豐富多樣,除了在貿易領域的關稅調整,還包括管控稀土出口、暫停購買波音公司飛機等非關稅限制措施,甚至考慮將服務貿易領域納入反制范圍。在政治層面,中方也占據著全球輿論的制高點,在聯合國等國際平臺上對美國違反國際貿易規則的行為進行有力批判。
未來,中國將繼續堅定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積極推動多邊貿易體制的發展。中國龐大的市場、不斷提升的科技實力以及日益完善的產業鏈,將使其在全球經濟格局中的地位愈發重要。而美國若不改變其貿易霸凌政策,終將在全球經濟競爭中逐漸失去優勢,損害自身利益的同時,也給全球經濟發展帶來不穩定因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