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援引CNBC最新民調顯示,特朗普在經濟領域支持率跌至總統任期最低水平,這一數據引發美國輿論廣泛關注。作為以"經濟牌"贏得大選的政治人物,當前支持率反轉不僅反映民眾對經濟政策的不滿,更預示其執政基礎正面臨嚴峻考驗。
特朗普(資料圖)
回顧特朗普再次當選初期,美國民眾曾對經濟復蘇抱有較高期待。然而CNBC全美經濟調查數據顯示,這種樂觀情緒在短短三個月內迅速消退。調查顯示,認為經濟將惡化的受訪者比例達到2023年以來最高點,對股市持悲觀態度的人數也出現大幅下滑。
這項覆蓋1000名美國成年人的權威調查顯示,特朗普在經濟治理方面支持率僅為43%,不支持率則升至55%。這是其政治生涯中首次出現經濟領域不支持率超過支持率的情況,標志著"讓美國經濟再次偉大"的競選承諾正失去民意根基。
哈特事務所資深合伙人杰伊·坎貝爾分析指出:"選民選擇特朗普連任,本質上是認可其經濟承諾。但現實是,關稅政策導致物價上漲,政府支出削減造成公共服務縮水,這種預期與現實的巨大反差,正在快速消耗其政治資本。"
《日本經濟新聞》數據顯示,特朗普政府上臺后的60個交易日內,道瓊斯工業指數累計跌幅突破10%,創下近150年來最差開局紀錄,僅次于1974年福特政府時期。4月2日宣布實施"對等關稅"政策后,商業信心指數明顯下滑,引發華爾街恐慌性拋售和國債市場劇烈波動。IDX咨詢公司首席投資官麥克米倫表示:"金融市場最忌諱政策不確定性,本屆政府的政策調整正在加劇市場不安。"
特朗普(資料圖)
據新華社華盛頓4月19日報道,美國多地19日舉行抗議活動,首都華盛頓、紐約、舊金山、波士頓等城市的民眾走上街頭,抗議現政府大規模裁員、加征關稅、驅逐移民等政策。在華盛頓的白宮門口,抗議人群手持“停止非法驅逐”“工人而非富人擁有權力”“憲法危機已經到來”等各色標語牌表達不滿。在華盛頓一家非營利組織工作的弗蘭克說,現任政府在沒有進行任何審理的情況下,取消學生簽證、驅逐移民,把他們趕出美國,這違反正當法律程序。
這些抗議活動折射出更深層次的社會矛盾。特朗普政府推行"小而美"的聯邦政府理念,但實際執行中造成多個民生部門運轉困難。環境保護署經費削減導致污染監管弱化,教育部裁員影響助學貸款發放,這些具體問題正在持續積累民眾不滿。
特朗普面臨的根本困境在于政策邏輯的矛盾。關稅保護政策與政府支出削減政策同時推進,既想保護本土產業,又在壓縮經濟活力;承諾創造就業的同時,卻通過機構縮編制造失業。這種政策組合產生的負面效應正在逐步顯現。對于依靠民粹主義口號上臺的特朗普而言,民意基礎的動搖可能帶來連鎖反應。隨著國會中期選舉臨近,如果經濟形勢不能得到有效改善,共和黨或將為此付出政治代價。
特朗普(資料圖)
現在的特朗普政府,就像站在十字路口,面臨艱難抉擇。是繼續堅持現有政策,賭一把等待轉機出現?還是果斷改弦更張,調整政策方向呢?這個問題的答案,可不單單關系著本屆政府的命運,更將深刻影響美國未來的發展軌跡。但有一點是肯定的,留給特朗普挽回局面的時間,真的不多了,他得趕緊想辦法,不然這總統的位子,恐怕坐不安穩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