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澎湃新聞報道,隨著特朗普挑起“關稅戰”,經濟學家預測美國對中國的石油出口在未來幾個月內可能會迅速下降。這一預測并非空穴來風,特朗普政府持續上調對華關稅,使得加工美國原油對中國煉油廠而言逐漸無利可圖,這種情況直接影響了美國石油在中國市場的競爭力。美國彭博社援引數據分析公司Vortexa的數據也顯示,今年前幾個月,美國供應的石油僅占中國石油進口總量的1%左右,美國石油出口對中國的重要性并不高。
俄羅斯外交部副部長安德烈·魯登科(資料圖)
面對這種形勢,俄羅斯外交部副部長安德烈·魯登科明確表示,俄方已準備好向中國供應盡可能多的石油。魯登科在接受塔斯社采訪時稱:“我們準備提供足夠多的石油,以滿足中國的需求。我認為,中國將首先考慮自己的國家利益。如果他們需要購買石油,我們當然會向中國出口石油,但這取決于我們中國朋友的選擇。”俄羅斯的這一承諾,無疑為中國在能源供應方面提供了一顆“定心丸”。
事實上,近年來中俄之間的能源合作一直在不斷深化。自2011年起,俄羅斯通過東西伯利亞 - 太平洋(ESPO)管道向中國輸送石油,已然成為中國重要的石油供應國之一。2023年,俄羅斯通過管道向中國輸送的石油量高達4000萬噸,在中國石油進口總量中占據顯著比例。而且,中俄原油管道的年輸送能力已達1500萬噸,并且還有進一步提升至3000萬噸的計劃。這些數據都表明,中俄在能源領域的合作有著堅實的基礎和廣闊的前景。俄羅斯此次“無上限”的能源支持承諾,進一步強化了中國多元化的能源戰略布局,極大地緩解了中國可能面臨的短期石油供應風險。
俄羅斯外交部副部長安德烈·魯登科(資料圖)
中俄之間一直保持著密切的合作關系。在拜登政府帶著美國一眾盟友對俄羅斯進行經濟封鎖時,中國始終與俄羅斯保持著正常且密切的貿易往來,這種堅定的支持讓中俄兩國的關系更加緊密。如今,中美貿易戰打得如火如荼,俄羅斯在這個時候表態支持中國,既是對中國之前支持的回應,也彰顯了兩國“背靠背”協作的深厚情誼。
特朗普政府挑起的這場“關稅戰”,可謂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特朗普在大選時曾夸下海口,稱要改變拜登任期時糟糕的美國經濟狀況,可上臺后的一系列政策卻讓美國經濟陷入更深的困境。他頻繁上調對華關稅,結果美國輸華商品單日蒸發180億美元,國內企業也深受其害。美國的農場主們損失慘重,愛荷華州大豆農約翰·米勒無奈地表示,現在每賣一蒲式耳大豆,得倒貼3美元。這些種了三代地的老農民們舉著“要貿易不要關稅”的牌子堵在國會山,可白宮方面卻對此置若罔聞。
俄羅斯外交部副部長安德烈·魯登科(資料圖)
在這場貿易戰中,中方始終秉持著“關稅戰沒有贏家”的理念,但面對美方的極限施壓,中國也做好了充分的反制準備。中國堅定地捍衛自身的合法權益,同時積極尋求多元化的貿易合作,以降低貿易戰帶來的負面影響。俄羅斯的支持無疑為中國在這場貿易博弈中增加了重要的籌碼。
在未來的國際貿易發展中,中俄之間的合作有望進一步深化。俄羅斯的能源優勢與中國龐大的市場需求和強大的工業制造能力形成互補,雙方在能源、貿易、科技等多個領域都有著廣闊的合作空間。而美國若不改變其貿易霸凌的行徑,繼續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其在國際經濟舞臺上的地位和影響力或將持續下降。這場貿易戰的最終結果,不僅會影響中美俄三國的經濟發展,也將對全球經濟格局和國際關系產生深遠的影響,世界正拭目以待各方在這場貿易風云中的后續行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