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見過最奇奇怪怪的論文是什么 ?
一教授為了抗議三流科學雜志發送垃圾郵件,回復了一篇全文只重復七個臟話字眼的論文,可沒想到的是,它竟然還被 出!版!了!
這是十幾年前,麻省理工大學的一個教授埃迪·科勒,發表的一篇名為 Get me off Your Fucking Mailing List( 《 把我特么的從你收件人名單里刪掉 》 )的論文。
一開始,教授的回復更多只是情緒上的宣泄。可萬萬沒想到,雜志竟然出版了這篇文章。對,你沒有看錯!這篇研究主題清奇,標題風騷的論文,被一家叫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Computer Technology( IJACT《 國際高級計算機技術雜志 》 )的學術性雜志給正兒八經的收錄并刊登了。
此時只想求一下教授的心理陰影面積,因為當初作者發這篇回復的初衷只有一個,就是想讓這家雜志不要再給他天天發煩人的騷擾郵件了。
Get me off Your Fucking Mailing List
估計他也沒想到自己的這篇論文最后出乎意料地“被閱覽過,并且評價極佳”,并被允許出版。當然了,IJACT 只能算得上是學術界的三流期刊,出現這樣的烏龍我們也見怪不怪了。
雜志社不僅沒有嚴格審核內容,還請了個匿名的評論員給文章打了個虛假好評,舔著臉找科勒索要 150 美元的版面費。
但此時不得不說,教授就是教授,即使是這樣一篇臟話論文,文章的排版也堪稱排版教科書,非常的合乎標準。
而且,論文內容也足夠震懾一眾科研人,整整十頁的內容只有一句話,“ Get me off your fucking mailing list ”。
看到沒!圖文并茂,格式優秀,你說不發表你發表誰 ?
這篇文章目前在英文維基百科上還可以是搜到,感興趣的朋友們可以搜來看看。
有人用臟話發文章
還有人用鳥屎發
其實超模君 看完文章的第一反應居然是“學到了,學到了”。
這再一次向我們印證了沒有不能發的選題,只有不夠努力的科研人!
比起上面這篇較烏龍搞笑的論文,下面這篇論文就更厲害了,它靠著一坨鳥屎諷刺了SCI灌水的現象。
這是一篇來自多倫多大學的Lu Wang發表的文章,用鳥屎來作為原料之一來合成多元素摻雜的石墨烯,與常規合成方法比較性能。
作者一開始發文章的初衷也很簡單粗暴,自從石墨烯在2004年被發現以來,就帶火了一種SCI體,只要往石墨烯里摻雜些元素,都能得到催化性能變好的結論。
比如你在Web of Science上查詢石墨烯,以dope,graphene為關鍵詞查詢標題帶有這兩個詞的就有9783個,2019年發表1695篇,18年1669篇,17年1555篇,16年1306篇,數目隨著時間還是增長的,相信這個趨勢還會保持!
所以,只要你學會石墨烯摻雜電催化劑,然后拔高下段位,就能得到一篇SCI。這是妥妥的套路模板。但這種文章的創新性和價值在哪里呢,是不是為了發文章而發文章呢?
Lu Wang看不下去了,決定出來抨擊一下這種歪風邪氣。
你們不是牛逼嗎?各種高大上的儀器來合成與表征催化劑,看看你們千辛萬苦合成的催化劑的性能與我的鳥屎相比如何?論文名字起得也非常有意思,“Will Any Crap We Put into Graphene Increase Its Electrocatalytic Effect?” 東北話翻譯過來就是“啥破爛玩意都能提升石墨烯催化性能?” 。這個Crap這個詞非常到位!
作者利用兩種方法來合成石墨烯,一種是Hoffmann method,加了鳥屎(bird dropping)和不加鳥屎的分別記為Hu-GO-BD和Hu-GO,另外一種是Hummers method,加了鳥屎和不加鳥屎的分別記為Hu-GO-BD和Hu-GO。
最后,作者證明鳥屎處理的石墨烯確實使石墨烯比非摻雜石墨烯更具有電催化作用。
由于摻雜廉價鳥糞的石墨烯比許多復雜的多元素摻雜程序產生更多的電催化材料,作者認為研究人員應該把精力集中在其他研究方向上。而且,鳥糞的成分可以通過控制他們的飼料來調節,最后作者表示,鳥屎有這么大的潛力,我們現在只能希望世界不會因為爭奪鳥屎而產生戰爭,包括貿易戰。
這反諷的技術你就說還有誰?這才是科研界陰陽怪氣的正確打開方式好嗎?
奇葩論文
背后折射的是科研界怪像
其實,這兩篇看似很奇葩的論文,都在用自己的存在折射出科研界的論文發表怪像。
一個是天下科研人苦垃圾期刊久矣。當你辛辛苦苦完成一篇論文,還要提高警惕不要上了野雞期刊的當。這些期刊往往虛報其影響因子和學術水平,或者使用一些其他手段冒充影響因子,并且具有高額的版面費。最重要的是,在這上面發表的文章基本不被認可,他們可以說是能騙一個是一個。
另一個就是追逐潮流,大發SCI水文的風氣,就像上面說的石墨烯摻雜電元素,元素周期表中有84個穩定的元素(除去氣體和碳),那么單摻雜的催化劑就能有84個,雙摻雜的就能有3486個,三個摻雜的話就是95284個,四個摻雜那就是2*106個,再加上每種材料能在多個領域內應用,按照模板來寫的話簡直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可問題是這樣的文章有什么意義呢?真正的科研人應該不追隨潮流,做修修補補的實驗,發邊邊角角的文章,因為這是在浪費時間,浪費生命,同時也浪費了國家的財政,對科研的進步沒有絲毫意義!歷史的洪流沖洗不掉的只有那些真正解決問題的研究!而不是這樣的水文。
不說了,我要去寫SCI了。
編輯:超模小天
本文轉載自:募格學術
大家好,這是【超模君】項目的主理人中大數學博士【大Lee】的個人Vlog視頻號,歡迎大家關注我的視頻號。
喜歡《數學有什么用系列》記得關注超模君Vlog,點贊和點小愛心哦,
一路堅持,靠的是大家!
在這里我會爭取日更(大家可以監督),一天一個主題。
在視頻號,分享知識,見解,生活碎片,以及家庭生活的日常花絮。
最近在做【優質國貨賦能】和【安全產品溯源】。也歡迎大家一起做云股東和云監工。
也希望大家可以一起留言互相討論分享進步。
點擊長按關注
簡介:超模君,數學與交叉科學教育自媒體博主,中大數學博士,有倆崽崽和一潔癖的太太。愛分享有用的數學建模知識,愛深挖有趣的交叉科學人物故事,愛為靠譜的現代教育、提升幸福感的產品打call。著有 《芥子須彌·大科學家的小故事》、《數學之旅:閃耀人類的54個數學家》、《漫畫數學:閃耀人類的54個數學家》、《一份鐘數學》 (已售罄)、《薛定諤的貓:漫畫大科學家的小萌寵》(已售罄)、超模君幽靈魔方、超模君丙烯馬克筆等廣受大人與孩子們喜愛的作品。
在這里,超模君不定期會有腦洞大開,和你分享一些新研發出來的,小而美的,有故事的,有知識的理工創意產品,期待與您分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