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觀察者網 熊超然】4月24日,美國前常務副國務卿庫爾特·坎貝爾(Kurt Campbell)現身中國香港,參加了一場由香港美國商會主辦的研討會活動。發言期間,談及近期不斷升級的貿易緊張局勢時,他批評特朗普政府誤判了中國的實力,并呼吁美方此時應當對中方開放溝通渠道。
4月22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華盛頓白宮對媒體講話 圖:新華社/美聯
據香港《南華早報》當天報道,坎貝爾發言時認為,當前執政的特朗普政府在對華問題上缺乏一個明確統一的政策框架,其特征便是內部強硬派與一些主張更具建設性合作的人之間存在分歧。“我們最大的風險是疏忽和誤判,無論是在軍事上還是在貿易協定上,都會突然開始升級(緊張局勢),而且沒有適當的溝通渠道或管道來調解其中的一些互動(摩擦)。”
作為拜登政府時期的美國高級別外交官員,坎貝爾夸耀稱,在特朗普政府上臺之前,美國有一個就一系列問題達成共識的平臺,包括軍事政策、對中國的看法以及如何在全球舞臺上行事。他轉而批評特朗普政府,其內部則存在著“一系列危險的預設判斷”。
“中國是一個硬核玩家(powerful player),而且在未來幾十年都將如此,其擁有龐大的軍事實力,在發明和機器人技術方面進行了大量投資,在座的各位都清楚這些領域的發展情況,”坎貝爾說,“中國將是、并將繼續是一個占主導地位的參與者。”
對于中美關系,盡管在選擇有效對話人選方面存在挑戰,但坎貝爾強調了兩國之間保持開放的溝通渠道以及高層外交的重要性。同時,他主張在美國建立一種“政治共識”——認可開放、積極的經濟外交,并告誡不要采取保護主義。
4月23日,美國前常務副國務卿庫爾特·坎貝爾,參加由香港美國商會主辦的研討會活動,并發言。 《南華早報》
《南華早報》稱,坎貝爾此次對中國香港的訪問,是他自今年1月離開美國國務院以來的首次海外訪問行程。今年2月,他重新加入了與他人共同創立的亞洲集團(Asia Group),在這家總部位于華盛頓的戰略咨詢公司擔任董事長。
報道提到,除了此番最新發言,坎貝爾近期也在美國媒體上發表分析文章,其中強調了美國要重視盟友,并告誡不要低估中國的實力。
當地時間4月10日,美國《外交事務》雜志網站刊登了坎貝爾和美國外交關系委員會“中國戰略倡議”主任杜如松(Rush Doshi)署名的文章,他們警告美國政府不要“低估中國”,同時呼吁美國拉攏盟友,構建“新的聯盟”來對抗中國的挑戰。
文章稱,當前美國對中國的看法已從一個極端走向了另一個極端,即從認為中國會超越美國的悲觀情緒中轉向了過度自信,覺得中國不可能超越“上升中的美國”。而這極有可能“危險地低估”了一個世紀以來唯一GDP超過美國70%的競爭對手的實力。
“在關鍵指標上,中國已經超越美國。”文章指出,在經濟方面,中國擁有美國兩倍的制造能力;在技術上,中國在從電動汽車到第四代核反應堆等多個領域都占據主導地位;在軍事上,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大規模的海軍,造船能力是美國的200倍,導彈庫存也大幅增加,還擁有最先進的高超音速武器。
文章指出,盡管中國也面臨著各種挑戰,但這并不足以演變成戰略劣勢。而且,過于強調中國的弱點有可能低估中國的規模和能力。在與競爭最相關的指標上,中國的實力遠超美國過去的任何競爭對手。
文章提到,一些分析人士認為,美國衰落論是一種風險,可能成為“一個自我實現的預言”,這種警告雖說不無道理,但真正的危險不是衰落論,而是自滿心態。后者會導致美國缺乏戰略意圖,無法推動集體行動來應對中國的挑戰。
“實際上,美國——尤其是在唐納德·特朗普總統時代——可能高估了其單邊力量,低估了中國的應對能力。”文章寫道。
坎貝爾和杜如松 資料圖
近期,除了像坎貝爾和杜如松這樣的民主黨人士發文批判之外,《紐約時報》這樣的親民主黨美媒也在關注特朗普“捅婁子”鬧到近乎不可收拾的地步,其中同樣提到了特朗普政府對中國的“誤判”。
《紐約時報》當地時間4月23日刊文指出,特朗普此前對內對外曾一度氣焰囂張,不僅針對中國等貿易伙伴加征高額關稅,還揚言解雇美聯儲主席鮑威爾。然而,在收到沃爾瑪等美國大型零售商有關進口商品價格飆升以及貨架空空如也的警告后,特朗普政府承認,對華征收145%的關稅是“不可持續的”。而在目睹美股市場哀鴻遍野后,特朗普則撤回對鮑威爾的威脅,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也暗示,他正尋找避免與中國加劇貿易戰的“出路”。
報道稱,特朗普在和現實做較量時,生動展現了采取最強硬路線所需要付出的政治經濟代價。他在4月初悍然反動這場貿易戰,幻想著能回到一個更簡單的時代,只需要施加“懲罰性關稅”,就能迫使全球企業遷移到美國建廠。可到了4月末,他卻發現,現代供應鏈世界遠比其預想的要更復雜,且關稅能否產生預期的效果也遠未可知。
特別是在一通色厲內荏的對華訛詐后,《紐約時報》發現特朗普先“眨眼”了,報道援引一些特朗普政府官員私下表述稱,他們承認未能準確預測中方反應,鑒于中國對美國的出口規模巨大,特朗普似乎原以為中國會是首批“請求(關稅)豁免”的國家之一。
4月24日下午,外交部舉行例行記者會。有記者提問稱:“近來美方不斷有消息稱中美之間正在談判,甚至將會達成協議。請問,您能否證實雙方有沒有開始談判?”
對此,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表示,這些都是假消息。據我了解,中美雙方并沒有就關稅問題進行磋商或談判,更談不上達成協議。這場關稅戰是由美方發起的,中方的態度是一貫的、明確的。打,奉陪到底;談,大門敞開,對話談判必須是平等、尊重、互惠的。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