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劇,一直是國產(chǎn)劇最厚重、也最流行的一種類型,在國劇歷史上,口碑出色的歷史劇比比皆是。
2006年的《貞觀之治》、2007年的《大明王朝1566》、2009至2017年的《大秦帝國》系列等,都是已經(jīng)過觀眾檢驗的歷史劇“神作”。
那么,還有哪些觀眾一直期待、卻始終尚未播出的歷史大劇呢?它們之中,是否又隱藏著未來的經(jīng)典之作?
這里就來盤點10部。
第一部:《大漢賦》
2022年,央視總臺發(fā)布了25部大劇片單,片單中《人世間》《超越》《幸福到萬家》等劇,均已在當(dāng)年順利播出,但也有未能按計劃播出的作品。
即延期至今仍未定檔的歷史劇《大漢賦》與《大唐賦》,而在去年年末,《大漢賦》仍處于劇本研讀、選角等籌備階段。
《大漢賦》由導(dǎo)演王偉執(zhí)導(dǎo)。
王偉最知名的導(dǎo)演作品,是國產(chǎn)懸疑犯罪劇標桿之作《白夜追兇》,但他的另一面,則是對歷史題材的深度理解與創(chuàng)作,由其導(dǎo)演的《問蒼茫》,便是一部聚焦1920年代歷史的9.1分杰作。
《大漢賦》將分《武帝篇》和《光武帝篇》上、下兩部,武帝,指的是漢武帝劉徹,光武帝,指的是劉秀。劉徹與劉秀均是漢高祖劉邦后人,但兩人相隔數(shù)代。
《武帝篇》聚焦劉徹攘外安內(nèi)、使西漢走向鼎盛的歷史;《光武帝篇》則刻畫劉秀如何光復(fù)漢朝,實現(xiàn)“光武中興”的歷史。
在這過程中,霍去病、董仲舒、衛(wèi)青、桑弘羊等漢代名將、名臣都將露面,因此對于劇組而言,選角非常關(guān)鍵。
關(guān)于漢朝的歷史劇,此前已有《漢劉邦》《大漢天子》等珠玉之作,《大漢賦》能否再攀高峰?拭目以待。
第二部:《北斗南箕之歌》
這部劇的籌備,開始于2015年,2019年時,編劇劉和平仍在創(chuàng)作劇本,足見這是一部打磨精細的歷史劇。
提起劉和平,熱愛歷史劇的觀眾一定很熟悉。身為國內(nèi)最資深、水平最高的歷史劇編劇之一,劉和平創(chuàng)作了不少經(jīng)典之作,如《大明王朝1566》《雍正王朝》《北平無戰(zhàn)事》等。
《北斗南箕之歌》作為劉和平創(chuàng)作的最新歷史正劇,將聚焦北魏孝文帝拓跋宏的傳奇一生。
拓跋宏僅活了33年,卻在短暫一生中改革吏治、遷都洛陽、平定叛亂等,可謂在身為君王的各個維度都殫精竭慮,作為出色的歷史人物,大有可書之處。
劉和平也曾談到自己的編劇思路。
劇名“北斗南箕”,被劉和平用來指代北魏和南齊,但在刻畫這兩個朝代時,他將打亂時間線,從而傳達那個時期的歷史精神,完成獨特的美學(xué)追求。
同時,拓跋宏、馮太后、王肅、沈約等歷史人物將紛紛登場,并展現(xiàn)衣冠南渡、蘭亭集序等自然、人文風(fēng)貌,而本劇的開篇,將始于云岡石窟。
本劇導(dǎo)演則是曾執(zhí)導(dǎo)《瑯琊榜》《山海情》《戰(zhàn)長沙》等經(jīng)典國劇的孔笙,在他的鏡頭下,《北斗南箕之歌》基本可以預(yù)定為又一部“劇王”。
第三部:《天下長安》
這部共68集的歷史大劇,主要就講了兩件事。
一件是隋末唐初,李淵、李建成、李世民三父子的糾葛,即著名的“玄武門之變”,李世民殺死兄長李建成,逼迫父親李淵退位;另一件是唐朝名臣魏征輔佐李世民,實現(xiàn)“天下長安”的盛唐夙愿。
本劇由連奕名、于永剛共同導(dǎo)演,張涵予、秦俊杰、李雪健、韓棟、舒暢、王勁松等主演,陣容強大,其中,張涵予飾演的“諫臣”魏征尤其令人期待。
從目前放出的海報、劇照等來看,《天下長安》已經(jīng)殺青,且具備了隨時播出的條件,所以靜靜期待即可。
第四部:《霍去病》
霍去病,僅僅活了24年的西漢少年名將。
年輕的霍去病戰(zhàn)功彪炳,曾指揮兩次河西之戰(zhàn),直取祁連山,六天轉(zhuǎn)戰(zhàn)五個匈奴王國,斬獲匈奴折蘭王、盧侯王等,最后封狼居胥(指在狼居胥這個地方筑壇祭天,宣告戰(zhàn)勝),成就了北疆安寧。
對于這樣的少年將才,觀眾素來便有想象,白凡、徐亮、馮紹峰等演員,也曾在《漢武帝》《大漢天子》《天將雄獅》等作中,飾演過霍去病,但真正以霍去病為主角的影視劇,這部《霍去病》可能還是第一部。
本劇由張健執(zhí)導(dǎo),《平凡的世界》《水滸傳》等劇編劇溫豪杰執(zhí)筆劇本,張若昀、毛曉彤、白宇、于朦朧、李宏毅等共同主演。
曾在《慶余年》《雪中悍刀行》等劇中奠定自己國內(nèi)男頻第一人的張若昀,能否塑造好有充分歷史依托的名將霍去病,是不少觀眾擔(dān)心的地方。
畢竟,相比張若昀的其它男頻劇,這部《霍去病》是實打?qū)嵉臍v史題材,具有不同于幻想類型的歷史落地性。
第五部:《大唐書魂顏真卿》
文化,是歷史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
詩、詞、歌、賦、書等領(lǐng)域文化名人,便如同一塊塊歷史的標牌,展示了歷史最迷人的地方。
一位詩人,一位書法家,一位畫家,他們的生平,以及他們在各自時代中的際遇,往往呈現(xiàn)著歷史的褶皺與舒展。
所以,國劇中歷來不乏專拍詩書大家之作,如1999年的《屈原》、2006年講述杜甫人生的《大唐詩圣》,以及至今仍未播出、富大龍飾演杜甫的新版《大唐詩圣》等。
而由老戲骨唐國強主演的30集電視劇《大唐書魂顏真卿》,同樣是一部尚未播出又備受期待的歷史名人大劇。
大家識得顏真卿,一般是識得其書法成就。其行書、楷風(fēng)的雄偉剛勁風(fēng)格,被稱“顏體”,他不但是楷書四大家之一,且與另一唐朝書法名家柳公權(quán)并稱“顏筋柳骨”。
然而,幾乎凡詩、書、畫名家,俱皆憂心蒼生,故在人生仕途上也多有故事,顏真卿如是。
這部《大唐書魂顏真卿》,就更聚焦在顏真卿不畏權(quán)貴,在仕途、戰(zhàn)場均呈現(xiàn)正直、驍勇之姿的人生歷史。
曾成功塑造諸葛亮、雍正等歷史角色的唐國強,自然能演好顏真卿一角,只是不知,本劇何時才能與觀眾見面。
第六部:《陽明傳》
顧名思義,本劇聚焦明代思想家王陽明的一生。
王陽明是哲學(xué)先賢,他的“心學(xué)”影響至今,其“心外無物”、“知行合一”等學(xué)說,甚至傳到日本、韓國等,成為一種流行于亞洲的心學(xué)理論。
然而,如果僅靠著書立說為題,便難有足夠的故事沖突來撐起一部劇的容量。
于是,這部《陽明傳》便在此基礎(chǔ)上,講述了王陽明在朝堂碰壁、因得罪奸臣而慘遭流放、出任知縣、平定叛亂等戲劇情節(jié)。
當(dāng)然,這些都是王陽明的人生側(cè)面,有意無意影響著其學(xué)說的成型,所以最終,這部劇還是要回到他著書立說的人生使命上來。
本劇由《覺醒年代》《虎嘯龍吟》等高分國劇導(dǎo)演張永新執(zhí)導(dǎo),《白鹿原》《雞毛飛上天》《功勛》等劇編劇申捷執(zhí)筆劇本,品質(zhì)基本已有保障。
自2019年備案后,本劇便開始籌備,啟動儀式上更是來了不少歷史劇創(chuàng)作大咖,如國產(chǎn)歷史劇的“定海神針”劉和平老師。
而在誰能出演王陽明一角上,大家也曾獻計獻策,其中,辛柏青是最熱門演員之一。
可惜,本劇至今不見播出。
第七部:《大唐賦》
唐朝作為中國古代最繁盛的朝代之一,共經(jīng)歷過21位君王,歷年289年,但提到唐朝故事,不少人的第一反應(yīng),可能還是隋末唐初那段歷史。
畢竟,李淵、李建成、李世民三父子之間的爭斗,已經(jīng)同李隆基、楊貴妃之間的愛恨一樣,成為了唐朝歷史的標志性“情節(jié)”之一。
張涵予主演的《天下長安》,以這段歷史為題,《大唐賦》同樣以此為題,相比之下,或許《天下長安》更突出一種偏類型化的戲劇沖突,而《大唐賦》則更具歷史正劇的嚴肅魅力。
同《大漢賦》一樣,《大唐賦》亦分上、下兩篇,分別為《破陣樂》和《威鳳吟》,從篇名即可大致窺見內(nèi)容。
《破陣樂》聚焦李世民稱帝的過程,《威鳳吟》則講述李世民稱帝后,如何勵精圖治,終成大唐明君。
第八部:《曹操》
曹操傳,講述的自然是曹操的整個生平,包括他討伐董卓、鏟除異己、挾天子以令諸侯、失利于赤壁之戰(zhàn)等,其66年的一生,復(fù)雜而精彩,無疑都將在劇中呈現(xiàn)。
但可惜的是,這部最受觀眾期待、據(jù)說計劃拍攝80集的歷史大劇,坎坷不斷,至今仍無播出信息。
早在2016年,《曹操》就進入觀眾視野之中,且據(jù)說將由“電影鬼才”姜文出演曹操一角,導(dǎo)演則由《大明王朝1566》《人間正道是滄桑》等導(dǎo)演張黎擔(dān)任,這樣的主創(chuàng)陣容,自然令人十分期待。
然而近10年過去,本劇依舊杳無音訊。
曹操這樣的歷史傳奇人物,自然會有諸多影劇想要呈現(xiàn),如1999年的34集劇《曹操》、2013年的40集劇《曹操》,以不同思路呈現(xiàn)了曹操的一生。
但這些作品均還不夠。
梟雄曹操,他的歷史之雄闊、曲折,他的人性之復(fù)雜、多維,相信還得是《曹操》級別的大劇制作,方能完整呈現(xiàn)。
所以,有生之年,能看到這部劇面世嗎?
第九部:《鐵馬冰河入夢來》
提及南宋詩詞大家陸游,可能很多人的第一印象,都是他與唐琬之間的愛情悲劇,以及那首經(jīng)典的宋詞《釵頭鳳》。
當(dāng)然,還有他在85歲辭世時寫下的絕筆絕句《示兒》,其中那句“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更是人人會吟的千古絕句。
“千古風(fēng)流人物”系列開篇作《鐵馬冰河入夢來》,便是基于此句中展現(xiàn)的陸游的家國抱負展開,而“鐵馬冰河入夢來”的劇名,也出自陸游的詩作。
陸游的一生,除了對詩詞的造詣與熱愛,便是保家衛(wèi)國的戰(zhàn)士胸懷。從北宋滅亡,到南宋沒落,陸游從未放棄對家國的憂心,《鐵馬冰河入夢來》便將以此為劇情切入點,在歷史的經(jīng)緯中,刻畫這位大家、名將。
第十部:《大清相國》
名臣,一直是歷史劇最愛刻畫的人物類型之一,比如唐代的魏征,便在多部唐題材古裝劇中戲份吃重。
《大清相國》刻畫的,則是清朝名臣陳廷敬。
本劇根據(jù)官場題材小說名家王躍文的同名歷史小說改編,主角即中國清代詩人、大臣陳廷敬。
一生富于理想主義的陳廷敬,曾被康熙贊為“寬大老成、幾近完人”。在他52年的官場生涯中,陳廷敬經(jīng)歷過28次升遷,也在同奸臣鰲拜、明珠、索額圖等人的對抗中,一度跌入人生谷底。
但他始終堅持本心,只為國為民,從不被外力“挾持”。
《大清相國》由《后宮·甄嬛傳》導(dǎo)演鄭曉龍執(zhí)導(dǎo),《鐵齒銅牙紀曉嵐》編劇陳文貴執(zhí)筆劇本,品質(zhì)基本已有保障。
只是本劇何時面世,尚無消息,不妨就一起期待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