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參考消息網報道,俄羅斯外交部副部長安德烈·魯登科表示,中國需要多少石油,俄羅斯就準備向中國輸送多少石油。對于如果美國對華石油供應降為零,中國會否購買更多俄羅斯石油的問題,魯登科答復說:“我認為,中國的行動首先將基于自身的國家利益。如果國家利益要求購買石油,中國當然會這樣做,這是我們中國朋友的選擇。”據報道,專家認為,如果保持目前的關稅稅率,美國對華原油出口或在未來幾個月降為零。
俄羅斯外交部副部長安德烈·魯登科(資料圖)
魯登科此番表態有著特殊的國際背景。特朗普宣布延長對俄部分制裁,試圖進一步打壓俄羅斯經濟,在能源出口方面,俄羅斯面臨著西方市場的限制,急需穩定且龐大的外部市場來維持能源產業的穩定發展。而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能源進口國之一,市場潛力巨大。
特朗普發起的全球貿易戰波及能源領域,中國已60天未進口美國液化天然氣,并將進口供貨商轉向澳大利亞、中東等地。這一系列變動使得全球能源貿易格局陷入不穩定狀態,也讓俄羅斯看到了鞏固和擴大在中國能源市場份額的機會。此外,中國從俄羅斯進口的石油和液化天然氣在今年前兩個月大幅減少,分別下降了12.6%和22.4%,這無疑讓俄羅斯感到擔憂,促使其主動出擊,釋放出積極信號,希望重新穩固在中國能源市場的地位。
近年來,中俄能源合作成績斐然,已然成為兩國關系的堅實“壓艙石”。從數據來看,2023年俄羅斯對華原油出口量高達1.07億噸,同比增長24%,占中國原油進口總量的19%,連續四年穩坐中國最大原油供應國的寶座。中俄天然氣管道“西伯利亞力量”的輸氣量也在逐年攀升,第二條管道項目談判進入關鍵階段。
俄羅斯外交部副部長安德烈·魯登科(資料圖)
這種緊密合作有著深刻的內在邏輯。俄羅斯在西方制裁的重壓下,能源出口“向東轉”成為必然選擇,而中國為保障能源安全,一直致力于構建多元化的供應渠道。雙方在能源領域的互補性,為合作奠定了堅實基礎。俄羅斯擁有豐富的油氣資源,而中國擁有龐大的市場需求、強大的資金和技術實力,二者攜手,實現了互利共贏。
俄羅斯的“無限量供油”承諾,并非簡單的商業表態,背后有著多重戰略考量。在能源捆綁戰略上,俄羅斯希望通過加強與中國的能源合作,推動在跨境支付系統和北極航道開發等領域的合作。在跨境支付方面,雙方積極推進本幣結算,人民幣 - 盧布交易占比從2023年的25%提升至2024年的43%,這不僅降低了交易成本,還減少了對美元結算體系的依賴,有效規避了西方金融制裁風險。在北極航道開發上,借助中國的資金和技術,俄羅斯能夠進一步開發北極地區豐富的資源,拓展貿易路線,提升在北極地區的影響力。
普京(資料圖)
不過,俄方也面臨著產能瓶頸問題。俄專家馬爾科夫曾警告,2025年石油增產需依賴中方資金升級西伯利亞油田設備。俄副總理諾瓦克也透露,2023年聯邦層面已削減石油產量,未來增產離不開中俄聯合投資。這表明俄羅斯在能源生產領域對中國存在一定程度的技術和資金依賴,“無限量供油”承諾也是基于這種現實需求做出的妥協。
在國際地緣政治博弈日益激烈的當下,俄羅斯“無限量供油”的承諾,是中俄深化能源合作的新起點。盡管合作道路上存在挑戰,但雙方基于共同利益的堅實基礎,以及在應對外部壓力時的堅定決心,將推動中俄能源合作不斷邁向新高度。這種合作不僅保障了兩國的能源安全和經濟發展,還在全球能源格局重塑、金融體系變革以及地緣政治平衡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為世界的和平與發展注入了穩定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