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一路拼殺,經(jīng)歷過“血戰(zhàn)”的狠角色,所以動起手來,京東和美團絲毫不手軟。
兇猛攻勢之下,的確出了“奇效”。京東外賣4月24日宣布,4月22日晚8點19分,京東外賣當日訂單量突破1000萬單。而4月15日京東外賣才披露,日單量超過500萬單。《每日經(jīng)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從3月1日正式上線到500萬單,京東外賣用時46天;而從日單量500萬到1000萬,京東外賣僅用一周左右的時間。
復盤剛剛過去的這一周:京東集團創(chuàng)始人、董事局主席劉強東親自下場送外賣,和消費者合照、請外賣員吃火鍋甚至承諾優(yōu)先給騎手對象安排工作??而京東外賣系統(tǒng)一度因流量過大“崩潰”兩次,“京東外賣崩了”相關話題先后兩次沖上熱搜。
雖然日單量1000萬單,在體量上與美團仍有一定差距,但這個增速無疑是驚人的。京東黑板報顯示,從外賣的第1單到如今的第1000萬單,京東外賣已服務全國166個城市。
無論是昔日的“百團大戰(zhàn)”,還是如今京東與美團的外賣之爭,都在充分說明外賣業(yè)務的生意模型并不簡單,本地生活也不是一個可以講出“小而美”故事的賽道。這場“生死局”的關鍵是什么?京東外賣達到1000萬單量級后,誰要率先拉響警報?
從日單量500萬到1000萬僅用7天
商家零傭金入駐、給騎手繳納“五險一金”、上線外賣“百億補貼”,在商家、騎手和用戶端,京東外賣都給出了幾乎“頂格”的待遇,祭出這“三板斧”靠的不可能只是勇氣,一系列動作一定是籌劃多時且經(jīng)過嚴密計算的。
在市場層面的考量上,對于為何做外賣,京東集團CEO(首席執(zhí)行官)許冉在最近一次小范圍溝通中表示,京東做外賣最重要的是解決行業(yè)痛點、滿足用戶需求。她認為,“外賣行業(yè)本就是一個寬廣的賽道,完全容得下多個平臺”。
至少長達一年時間的籌備,讓京東一開年就和美團刀光劍影。與日單量破500萬單的同一日(4月15日),一段京東集團創(chuàng)始人、董事會主席劉強東2024年的內(nèi)部講話首次曝光,他直斥外賣平臺抽傭過高,要求京東外賣利潤率不高于5%,隨即將這場交鋒推向高潮。
劉強東送外賣畫面 圖片來源:社交平臺截圖
不過,4月21日,京東發(fā)布《致全體外賣騎手兄弟們的公開信》,針對部分平臺強迫外賣騎手“二選一”、不能接京東平臺秒送訂單的情況,為支持騎手自由接單、保障收入,京東推出多項舉措,包括加大全職騎手招聘力度,未來三個月將招聘名額由五萬名提高到十萬名。隨后美團再次辟謠,否認了“二選一”。
這場新交鋒余熱未散,同日,有名為“Jeffery”的用戶在社交平臺發(fā)文稱,“接到了東哥送的第一單外賣,榮幸啊,也算享受過千億大佬的服務啦,祝京東生意紅紅火火,蒸蒸日上!”京東方面回應《每日經(jīng)濟新聞》記者稱消息“屬實”。緊接著,《每日經(jīng)濟新聞》記者獲得的一段視頻顯示,劉強東在親自參與外賣配送之后,請外賣騎手們吃海底撈火鍋。吃飯期間,劉強東談起了送外賣的感受以及為騎手繳納“五險一金”等內(nèi)容,并表示希望京東將來全職外賣員也能過100萬人。
短短兩天時間內(nèi),多個京東外賣相關詞條頻繁登上熱搜高位。
電商分析師、海豚智庫創(chuàng)始人李成東在接受記者微信采訪時認為,短短一周日單量從500萬單到1000萬單,說明京東的執(zhí)行力確實厲害。“一方面是外賣補貼力度夠大,另一方面則是宣傳的‘穿透力’強,吸引了一大批外賣用戶涌入京東。”李成東如此表示。
誰要拉響警報:美團還是餓了么?
“到達1000萬單這個量級,可能對美團來說才算是顯性威脅。”在京東外賣突破500萬單日單量之際,李成東當時向記者作出如此預判,但沒想到的是,京東外賣的1000萬單日單量來得這么快。
對于短時間內(nèi)日單量的猛增,李成東告訴記者,“訂單密度提高了,每單虧損才能減少;訂單密度不夠,外賣員配送單量就會相對較少,收入也就少。”據(jù)他了解,“目前京東外賣每單仍在虧損,如此大的補貼力度,短時間沖量可行,但長期不可持續(xù)。”
至于要達到哪種單量級別可以平衡虧損,李成東認為,日單量2000萬單是最基本的。
其實,外賣業(yè)務本身利潤率不高,但因擁有萬億元市場規(guī)模體量,加之滿足的是“高頻”需求,流量大、活躍度高,因此外賣業(yè)務一向是互聯(lián)網(wǎng)“兵家必爭之地”,前有百度,后有抖音、快手等紛至沓來。而外賣背后,同樣規(guī)模巨大的即時零售市場,也是平臺爭奪的焦點。
再放到更大的本地生活領域,更加講究規(guī)模效應。
工信部信息通信經(jīng)濟專家委員會委員盤和林在接受《每日經(jīng)濟新聞》記者微信采訪時表示:“京東通過社會價值釋放的思路,切入外賣賽道,在消費者群體中形成正向共鳴,相對占據(jù)優(yōu)勢。外賣業(yè)務的壁壘沒有那么高,培養(yǎng)用戶習慣是關鍵。”
京東外賣的1000萬單日單量,究竟吃到了多少美團、餓了么的“蛋糕”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外賣業(yè)務對新入局者都曾是“燙手山芋”。前有已然謝幕的百度外賣,后來者抖音在經(jīng)歷一系列組織、業(yè)務架構調(diào)整后,抖音外賣依然被“戰(zhàn)略性放手”了。快手則更加謹慎——此前有消息稱,快手外賣功能依舊附屬于團購業(yè)務中,缺乏入口和配送體系,與真正的外賣平臺還有不小的差距。
因為外賣業(yè)務本身對于配送、運營體系和技術算法等綜合能力、投入的要求和門檻都非常高,京東外賣此番破局的關鍵之一在于首先擁有達達騎手網(wǎng)絡。市場增量規(guī)模相對是有限的,只要有強勢的新入局者出現(xiàn),就會有人因此丟失部分資源。
不過,盤和林認為,餓了么的市場份額與美團差距相對還是較大,過去由于兩家平臺模式類似,餓了么沒有撬動美團多少份額。“京東外賣進入市場后,其實對餓了么是中性的影響。餓了么從京東外賣那里失去的部分,或許可以借助這次外賣市場的重新洗牌,從美團手里拿回來。”盤和林如此表示。
從外賣“雙雄”到外賣“混戰(zhàn)”,部分市場空間會受到擠壓,但一定也會有新的價值釋放出來。“餓了么必須要走對路,平臺的獨特性在哪里?需要自己去尋找。”盤和林接著表示。
不過,短期補貼對用戶消費習慣的養(yǎng)成還是有限的。用戶選擇哪個平臺,更多還是要考量體驗、供給側(cè)的多樣性以及需求的快速精準匹配,還有性價比等等。跳出平臺競爭的表象,外賣市場的新一輪廝殺,依然緊扣效率與規(guī)模的主題。
換言之,圍繞外賣的“京東美團之爭”還將持續(xù)下去,更多外賣市場的參與者還在路上。這場萬億元市場規(guī)模之爭,遠未到終局。
延伸閱讀
4月21日,有名為“Jeffery”的用戶在社交平臺發(fā)文稱,“接到了東哥送的第一單外賣,榮幸啊,也算享受過千億大佬的服務啦,祝京東生意紅紅火火,蒸蒸日上!”京東方面回應《每日經(jīng)濟新聞》記者稱屬實,感謝大家對京東外賣的關注與支持。
據(jù)紅星新聞,當事網(wǎng)友陰先生告訴記者,他當時開門的時候感覺很奇怪,因為門外站著三個人,一般送外賣的只有一個外賣員。“第一反應沒認出來,我就抬眼看了一下,然后就感覺門外的人很像劉強東。我當時比較蒙,問他您是東哥嗎?他挺親切地說是。”
陰先生現(xiàn)場詢問劉強東,稱沒想到他能親自送外賣,劉強東表示這是其本人送的第一單外賣。“我問他可不可以合影,他說可以,我就拿了手機出來拍照,然后他說拿他的手機也拍兩張,臨走還說祝您用餐愉快。”陰先生說。
據(jù)九派新聞,陰先生表示,“我不是京東的員工,不是托,保證沒有收錢做營銷。”
陰先生告訴九派新聞,他對于劉強東的印象是感覺很隨和,自己并不是京東的托兒,他稱之所以把此事分享在社交平臺,是因為覺得很幸運。出門取外賣時自己穿得比較邋遢,頭還沒洗,褲子也沒提好,“平臺上并沒有寫明配送員是劉強東”。
此外,據(jù)網(wǎng)友在社交媒體上發(fā)布的視頻顯示,劉強東是騎著電動車在送外賣。
網(wǎng)友偶遇送外賣的劉強東
據(jù)荔枝新聞,今日,有京東騎手發(fā)布視頻稱,自己送貨回來后,被劉強東請吃火鍋。視頻中,眾多騎手圍坐一起吃火鍋,劉強東表示自己下午也特意去送了幾單外賣!
劉強東請外賣員吃火鍋
今年以來,商家零傭金入駐、給騎手繳納“五險一金”、上線外賣“百億補貼”,京東外賣在業(yè)務側(cè)用“三板斧”劈開了這場互聯(lián)網(wǎng)新戰(zhàn)事。
對于為何做外賣,京東集團SEC副主席、京東集團CEO許冉在最近一次小范圍溝通中表示,京東做外賣最重要的是解決行業(yè)痛點、滿足用戶需求。她認為:“外賣行業(yè)本就是一個寬廣的賽道,完全容得下多個平臺。”
與此同時,就在前幾日,蔚來創(chuàng)始人、董事長、CEO李斌在社交平臺發(fā)布與劉強東一起吃外賣的視頻。劉強東在視頻中表示:“京東搞外賣是認真的,要做父母、孩子、客人都能放心吃的品質(zhì)外賣。”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