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叫王曉琴,今年42歲,初中學歷,結婚已經將近二十年了。
我們家住在一個小縣城,日子過得不富裕,但也算湊合。
丈夫張建國在縣里的一個小廠子上班,工資不高,常年加班補貼家用。
我自己在鎮上開了家小超市,平時也能貼補家里開銷。
我們有一個女兒今年剛考上大學,學費和生活費一大半都靠我咬牙支撐。
公公幾年前去世了,婆婆就跟我們一起住。
她身體還算硬朗,就是脾氣倔,嘴也不饒人。
家里還有個小叔子,比我小七八歲,叫張建軍,在外面打零工,混得不怎么樣,但在婆婆眼里卻是她的“掌中寶”。
這些年我們家日子過得緊巴巴,婆婆卻總是變著法兒地往小叔子那兒送東西、送錢。
丈夫對此也睜一只眼閉一只眼,說是“親兄弟,別太計較”。
我不是個愛爭的人,但這些年心里的委屈和苦水也越來越多。
特別是婆婆對我的態度,從沒把我當一家人看,只把我當個“管賬的”。
每逢節日,她就借機提要求,要么讓我們帶她出去吃飯,要么給她買新衣服,還總要張建軍一份。
可她從來沒考慮過,我這個當家主婦有多難。
這年的中秋節,又是一場看似平常卻讓我心寒的經歷,徹底讓我明白,有些親情,從一開始就不公平。
02
中秋節前幾天,婆婆就開始念叨:“曉琴啊,今年中秋咱們出去吃個好的吧,我這把年紀,也就圖個熱鬧。”
我本來想推辭,家里這陣子剛給女兒交完學費,實在是手頭緊。但丈夫在一旁勸我:“咱媽就這點要求,也不是常有的事,出去吃頓飯也不算啥。”
我勉強點了頭,心里卻是一陣不舒服。每次節日,都是我出錢,我張羅,我收拾,婆婆卻從沒說過一句“辛苦了”。
那天中午,我提前關了超市門,帶著婆婆去了縣里一家還算不錯的飯館。飯館里人很多,我們在前臺取了號,需要等位。我找了個靠墻的位置坐下,婆婆卻東張西望地看著人群。沒一會兒,她掏出手機,撥通了電話。
“建軍啊,你中秋在哪吃飯呢?”她聲音不大,但我坐得近,聽得一清二楚。
“我在你嫂子這兒呢,等著吃飯呢。”
“哦哦,那你別亂跑啊,我這邊也點好菜了,一會兒你過來一起吃。”
我心里“咯噔”一下,轉頭看著她:“媽,你給建軍打電話干嘛?”
她抬眼看我:“他一個人多可憐啊,中秋節呢,哪有說丟下親弟弟自己吃飯的道理?”
我瞬間有些火了:“媽,這頓飯我付錢,建軍又不是我們家人,我怎么好意思替他埋單?”
她一聽,臉就沉了下來:“曉琴,你這話說得太生分了。建軍是你小叔子,咱是一家人。你出點錢怎么了?你開超市的,能差那點飯錢?”
我一時氣站起身來:“既然你覺得我小氣,那我就不吃了,你們自己吃去吧。”
剛要走,婆婆一把拉住我胳膊,臉拉得老長:“你走了誰買單?”
她的話像一盆冷水潑在我心上。我苦笑了一聲,甩開她的手坐回椅子上,心卻已經涼了半截。
飯吃得極其尷尬。張建軍來的時候,笑呵呵地說:“嫂子真是大方,點的全是好菜。”我看也沒看他,只是低頭夾菜。婆婆則樂呵呵地招呼:“建軍啊,多吃點,嫂子請客。”
那頓飯,吃得我如坐針氈。
回家的路上,我一句話都沒說。婆婆還在沖丈夫念叨:“你媳婦脾氣越來越怪了,連你親弟弟都不待見。”丈夫嘆了口氣,也沒說什么。
幾天后,我去超市清點賬目時,發現少了一箱煙。我調了監控,看見是婆婆帶著張建軍一塊來店里,張建軍拿了煙,婆婆還叮囑:“趕緊拿走,別讓你嫂子看見。”
我忍著怒火,晚上開飯時,把這事攤開了說。婆婆一臉無辜:“我就讓他拿一箱煙,他手頭緊,你又不是不知道。”
我冷笑:“我知道他手頭緊,可我手頭就寬嗎?你們就這么合伙來偷我的東西?”
婆婆拍桌子站起來:“什么偷?那是我們自家人拿點東西用用,怎么就成偷了?”
我看著丈夫:“你怎么看?”
他支支吾吾地說:“媽也不是有意的,咱家也不能鬧得太難看……”
我眼淚都快忍不住了。為了這個家我起早貪黑,錢都用在了生活和孩子身上,可婆婆和小叔子卻像是吸血的藤蔓,一點點榨干我的心力和尊嚴。
那天晚上,我和丈夫吵了很久。他說:“你太計較了,媽年紀大了,建軍也不容易。”
我問他:“那我容易嗎?你有沒有想過,我撐這個家撐得多辛苦?”
他沉默了。
接下來的幾天,我刻意冷處理婆婆,不再給她買零食、添衣服,也不再主動搭理她。她開始嘀咕,說我“翻了天”,還偷偷打電話給小姑子告狀。小姑子有一次當面諷刺我:“嫂子你現在翅膀硬了啊,連咱媽都敢懟。”
我沒回嘴。因為我知道,爭這些沒意義。我只是越來越明白,我在這個家,從來就不是一家人,只是個“賬房先生”,一個被利用的存在。
03
中秋節過去了,我重新調整了超市的賬目,也把監控錄像存了起來。我不再對婆婆的偏心抱有幻想,也不再期待家人能體諒我。人到中年,我終于明白, 有些親情,是你怎么努力都換不來的 。
我沒有離開這個家,但我悄悄做了決定:以后每一分錢,都要用在值得的人身上。為女兒,為自己, 不再為那些不懂感恩的人破費心力 。
那天我又路過那家飯館,門口的長椅還擺在那里。我想起婆婆攔著我那句“你走了誰買單”,心里一陣平靜。我知道,以后再也不會有人問我這句話了,因為我不會再為不值得的人買單。
人生不怕吃苦,就怕 被親人消耗 。我把心慢慢收回來,從此只為自己活得明白清楚。
這個決定,不是逃避,而是自我救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