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快報訊(通訊員 寧交軒 記者 王瑞)道路擁堵、車輛慢行、車輛拋錨……近期,南京內環南線賽虹橋和雙橋門樞紐附近新安裝了兩套交管無人機方艙,內置無人機可隨時遠程操控,全時段一鍵起降、自動巡航,有需要時又能立即人工接管、“空地結合”,無論是開車玩手機還是車輛無故慢行,無人機巡查時都能“一目了然”,并及時發布異常路況自動警示。
在采訪中現代快報記者獲悉,目前南京全市共部署了15套無人機方艙開展自動巡航,可對道路擁堵、交通事故、車輛拋錨等 13 類異常事件自動報警,月均快處異常事件 3000 余起,準確率達92%以上。
4月23日上午,在南京市交管局指揮中心記者看到,“嘀嘀嘀”,隨著蜂鳴警示音響起,南京交警莫立斌操作鼠標,從眼前多個分屏畫面中點開右側第二個,屏幕中一只紅色三角形警告標志不斷閃爍。現代快報記者看到,剛才的警示提示正來自于此。
“這是高空巡航發現異常路況的自動警示,我馬上就在這里降低高度去處理”,莫立斌說。記者在南京交警指揮中心看到,畫面中顯示的是內環南線高架賽虹橋往中山南路路段,兩輛小車發生碰擦后停在中間車道上,后方車輛紛紛變道避讓,更加劇了高峰期車多緩行的情況。
莫立斌全神貫注地操作電腦,在120米高度巡航的無人機穩穩降至30米左右,不僅兩車的車牌號一目了然,還一鍵啟動了外放喊話系統,提醒兩車駕駛人“照片已拍攝并登記,請安全駛離再做處理”。隨著該起事故現場快速撤除,路況也恢復正常,無人機重新回到高空自動巡航。
“這架飛機就‘住’在高架橋上”,莫立斌介紹。隨著城市發展,路面機動車流量不斷增大,市內快速環線和繞城公路長期承接大車流。其中內環南線是快速內環的“流量王”,日均流量超過12.5萬輛次,全天連續16個小時流量均值超過6000輛(7:00-22:00),9個小時流量均值超過7000輛,疏堵保暢的壓力居高不下,一旦發生拋錨、事故導致人、車滯留,對整體交通秩序影響較大。為更好地服務民生出行、保障交通安全,南京交警陸續在滬寧高速、寧洛高速、繞城公路和快速內環部署多套無人機方艙開展自動巡航,近期內環南線賽虹橋和雙橋門樞紐附近也迎來兩套無人機方艙,目前南京全市建成總量達到15套。
據了解,“金陵飛鷹”無人機方艙建成后,內置無人機可隨時遠程操控,全時段一鍵起降、自動巡航,有需要時又能立即人工接管、“空地結合”。由于內環南線車流量大,南京交警專門選取兩處重要樞紐附近新建方艙,并將無人機自動巡航畫面接入異常事件自動識別系統,疊加后臺算力算法,實現道路擁堵、交通事故、車輛拋錨、逆向行駛等13類異常事件自動報警,月均快處異常事件3000余起,準確率達92%以上。
4月24日上午10點,記者來到賽虹橋高點鐵騎執勤崗位,不遠處的護欄外靜靜駐守著無人機方艙。“以前我們通過警車或鐵騎摩托車將不同型號無人機帶到崗點,手動操作升空,必須人在,飛機才在”,鐵騎民警王姜介紹,“現在方艙無人機遠程遙控,發現問題后指揮中心直接聯合鐵騎處置,無論充電還是巡管都方便許多。”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駕車玩手機不僅影響通行效率、加劇擁堵壓力,還潛藏事故隱患。4月14日16時40分許,新莊立交龍蟠路下橋口附近路況良好,車流量不大,一輛由西向東行駛的黑色小車卻徑直撞進了橋下綠化帶,所幸未造成人員受傷。交警趕到現場后,駕駛人承認自己邊開車邊低頭操作手機導航,導致車輛失控發生單方事故。除了異常事件警示處置,“金陵飛鷹”還特別關注快速路上玩手機“慢駛”違法行為,憑借“方艙駐點”與金陵鐵騎“空地”結合,全天候定時定向開展巡查任務。在快速內環針對開車玩手機等重點違法行為進行精準識別并固定證據、動態糾違。
南京交警提醒:分心駕駛是引發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駕車時使用手機、調節導航等行為會分散注意力,極易引發交通事故。請廣大駕駛員嚴格遵守交通法規,行車途中保持專注,確保安全駕駛。導航線路應在出發前設置或到安全地帶停車調整,不可在行車途中操作手機或中控屏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