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為更好推動代表依法履職、發揮作用,來自成都市、南充市、攀枝花市、瀘州市等地人大常委會相關負責人前往南充市高坪區白塔街道人大代表之家、順慶區西巷文化商業街等點位進行調研,同時,四川省人大代表工作會議在南充市召開,四川各市州在會上積極交流人大代表工作的經驗和做法。
線上+線下家站融合
讓民意表達突破“時空限制”
代表家站是暢通民意、匯聚民智的重要載體。位于南充市高坪區的白塔街道人大代表之家,目前共有30名市、區人大代表駐“家”開展活動,聯系服務街道的11個社區和20萬余名群眾,是高坪區“家站”融合發展的縮影。
“每周星期五,是代表之家的固定‘接待日’,人大代表輪流接待群眾。”高坪區人大代表工委主任彭希夢告訴記者,白塔街道的代表,主要是教師、醫生、社區干部和志愿者等,除了固定“接待日”,平時則由聯絡員、社區書記楊帆代表常駐接待,保證群眾隨時來,都有代表、能辦事,“近期,大家向代表反映的金水岸小區地下室滲水問題、江山麗景小區化糞池等問題已經得到解決,還有一些問題正在抓緊落實,對這些問題的處理流程、處理進度都會進行公開。”
“家站”融合,不僅在線下,數字賦能還能讓民意表達突破“時空限制”。
“在高坪區,每一名代表的基本信息、履職承諾都會進行公開。針對代表本職工作忙、群眾不方便隨時聯系的問題,我們為每一位代表安排了專屬二維碼,群眾掃碼即可進入‘碼上見代表’掌上家站找代表,大大縮短解決問題的時間。”彭希夢介紹,“下一步,我們還在思考將12345等平臺的民意數據也聯通過來,方便代表更全面了解群眾關心什么,找準人大監督及代表履職切入點。”
一組數據是,去年以來,代表在白塔街道人大代表之家開展議事交流、接待群眾、視察調研、托管陪護等活動,收集群眾意見建議70多條,提出高質量建議27條。
“除此之外,代表們還收集和反映了許多群眾‘大智慧’,征求了《愛國衛生與健康促進條例》《南充物業管理條例》等立法意見;同時代表們也提出建議,促成了區政府開發建設醫養康綜合體、發展‘嘉陵江大草原’露營經濟、建設農貿市場等一大批利發展、便民生的實事落地。”彭希夢說。
“家站”入駐文化商業街
推動招商率增加50%
在南充市順慶區的西巷文化商業街,青瓦白墻、鏤空木窗,明清時期的民居風格與潮流店鋪招牌相映成趣。這里從前是一座典型的“城中村”,如今搖身一變成為文化地標、網紅打卡地,這些變化的背后,則與人大代表工作密切相關。
“西巷開街運營之初,就存在交通不便、定位不準、人氣不旺等問題。”順慶區人大機關工作人員許渟婷介紹,2023年,順慶區人大常委會定點幫扶西巷,選取了法律、經濟、文旅、高校等方面專業代表“對口”進“站”,試點打造西巷“代表聯絡站”,推行代表小組活動“項目化”,提升商業街區“煙火氣”。
“在交通方面,通過市區人大代表聯動,協調了公交公司開通直達線路、增設‘西巷’站點,方便市民出行,還在主要路口設置了交通指示牌;同時幫助西巷找準定位,推動‘星光夜市’建成落地。”許渟婷說,“此前,代表們了解到夜市攤販缺少證照無法掛網經營,還協調市監局等部門解決商戶辦證難題,幫助星光夜市38家商戶實現線上線下同步銷售。”
一組數據是,對比開街之初,如今的西巷人流量得到大幅提升,招商率增加了50%、達95%,產值翻了一番,西巷成為區域最具潛力的“夜經濟”商圈,實現了“華麗轉身”。
南充市還建立了民生實事票決制工作模式,“隨著城市人口不斷增加,區外生源不斷流入,群眾都非常期待擴建或新建城區學校,加之城市建設也需要功能性補短,于是我們全票票決出了陳壽小學建設。”嘉陵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青海兵表示,目前,陳壽小學已有在職教師35名,在校學生近500名。
除了教育,醫療也是群眾熱切關注的領域。近年來,南充市的國、省、市三級人大代表多次呼吁國家區域醫療中心項目落地南充,2023年7月,南充市成功牽手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獲批建設第五批國家區域醫療中心。
在四川,各級人大正積極推動代表履職“沉下去”,讓群眾獲得感“提上來”,用接地氣的創新實踐,讓代表履職融入生活場景,讓民主實踐“活”起來。
紅星新聞記者 呂佳羽 攝影報道
編輯 陳怡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