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廣網消息,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商務部新聞發言人表示,美方公布相關備忘錄,豁免計算機、智能手機、半導體制造設備、集成電路等部分產品的“對等關稅”,中方正在對有關影響進行評估。發言人說,我們注意到,這是繼美方4月10日暫緩對部分貿易伙伴征收高額“對等關稅”以來,對相關政策做出的第二次調整。應該說,這是美方修正單邊“對等關稅”錯誤做法的一小步。
特朗普(資料圖)
自2025年4月起,特朗普政府推行所謂的“對等關稅”政策,對美國貿易伙伴征收高額關稅,這一單邊霸凌行徑嚴重沖擊了全球經貿秩序。美國對貿易伙伴設立10%的“最低基準關稅”,并針對部分貿易伙伴實施更高稅率。4月9日,美國對華加征104%關稅正式生效,這一舉措不僅破壞了中美經貿關系,還在美國國內引發物價上漲、經濟衰退跡象,同時導致全球股市動蕩。對此,中方迅速且果斷地采取了反制措施,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發布公告,自4月10日12時01分起,對原產于美國的進口商品加征關稅稅率由34%提高至84% 。除中國外,眾多美國貿易伙伴也紛紛表達不滿并采取反制措施,歐盟自4月15日起對一系列美國產品征收高達25%關稅。
然而,局勢隨后出現戲劇性變化。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宣布,對智能手機、電腦、芯片等電子產品免除所謂“對等關稅”,豁免適用于4月5日以后進入美國的相關電子產品,已支付關稅的企業還可申請退款。由于這些電子產品在中國對美出口總量中占比達20%至25%,不少人認為這或許是美國向中國“服軟”的信號。但現實并非如此簡單,不到48小時,特朗普政府迅速否認這一“豁免”說法。特朗普在社交媒體發文稱,相關產品只是被轉移至另一個關稅類目,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也表示豁免政策只是暫時的,數月后此類產品將面臨單獨類目征稅。
特朗普(資料圖)
特朗普政府否認關稅豁免,一方面,模糊政策能維持對其他國家的施壓態勢,在貿易談判中掌握主動;另一方面,這有助于迎合其政治基本盤,塑造強硬形象,鞏固國內政治支持。此外,為后續可能的加稅舉措預留空間,以便在未來根據自身利益隨時調整貿易政策。
從4月2日特朗普宣布“對等關稅”至4月16日,美股總市值半個月內蒸發超過4萬億美元,約相當于美國14%的GDP,而美國海關累計征收關稅僅5億多美元,如此巨大的反差顯示出關稅政策對美國金融市場的沉重打擊。不僅如此,美國國內物價上漲,普通消費者生活成本增加,進口商品數量減少導致市場供應短缺。貨運數據公司Vizion報告顯示,4月第一周美國整體進口環比暴跌64%,其中服裝與配飾進口下跌59%,羊毛、織物和紡織品進口下跌57%。耶魯大學研究表明,為維持去年消費水平,平均每個美國家庭需多支出4900美元。
面對特朗普政府關稅政策的負面影響,美國國內反對聲浪漸起。當地時間4月23日,包括紐約州、亞利桑那州在內的11個州起訴特朗普政府,試圖阻止其關稅政策實施,并要求法院宣布該政策非法。紐約州總檢察長利蒂希婭·詹姆斯指出,總統無權隨意提高稅收,特朗普的關稅政策破壞了憲法秩序,給美國經濟帶來混亂。此前,4月16日加利福尼亞州州長加文·紐森已宣布就關稅問題起訴特朗普政府,指責其濫用關稅政策違法。
特朗普(資料圖)
在國際經貿格局日益復雜的當下,特朗普政府在48小時內圍繞關稅和TikTok交易的一系列動作,再次凸顯出其貿易政策的不確定性與復雜性。中美經貿關系作為全球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穩定與合作才是雙方乃至全球經濟發展的關鍵。美國政府應摒棄單邊主義和霸權思維,回歸理性對話與合作,通過平等協商解決貿易分歧,推動全球經貿秩序朝著更加公平、穩定、可持續的方向發展。而中國在維護自身核心利益和公平合理的國際經貿秩序方面,將繼續堅定立場,積極應對各種挑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