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田之光原創制圖,版權所有
“千億總裁給我送外賣”的新聞是一天接著一天,兩天前是“千億總裁給我送外賣”,沒曾想到今天變成了“可憐取外賣遇卡餐”了。
當我們把目光注視到消費者身上時,代入消費者時,感覺到了千億總裁給我們提供了“情緒價值”。
這“情緒價值”要體現出來,必須得有對比。
這不,如何對比,網友們想到了:雷總要20萬才給開車門,東哥只要20塊就送外賣過來。
這情緒的落差感,在對比中,迅速升溫,于是乎,作為收到外賣的消費者而言,著實收獲了情緒價值,瞬間感覺心情舒暢,生活愉快。
今天看到新聞說,千億總裁劉強東取外賣遇卡餐,餐館老板娘完全沒認出來。
一開始,我覺得這不算什么新聞,沒有什么現實價值。但是仔細一想,不對,站在外賣員的角度看,餐館老板娘的態度是有問題的。
特別是看到千億總裁身著外賣員服裝,一臉茫然,等著取外賣的樣子,不禁讓我心里生起微微的心痛感。
千億總裁又怎樣?當穿著一身工服,做著最基層的外賣員工作時,一樣是普通得再普通不過的人。
我不關心千億總裁的人生如何豐富多彩,但我關心外賣員在工作中有沒有收獲到情緒價值。
我有關注外賣員的一些視頻賬號,其中一個視頻博主是個女外賣員,她幾乎天天在吐槽各種各樣的顧客,當然只是一些情緒的表達,并無惡意。
從這些情緒表達里,可以看出,外賣員這一最基層最普通的工作,在他們工作中是很少有人給他們提供情緒價值的。
他們遇到的可能是餐廳的麻木,可能是交通的繁忙,可能是顧客的面無表情,甚至如果再糟糕一點,他們遇到的可能是差評。他們可能會因此而崩潰,也可能因此而覺得人生好難。
前不久,不是有外賣員跳河的新聞或者短視頻嗎?
所以很少有人走進外賣員的內心,愿意給他們提供“情緒價值”。
“情緒價值”成了一個專有名詞了。我其實一度是抗拒的,但是潮水來了的時候,如果不趕緊乘風破浪,是會被淹死的。好吧,就用“情緒價值”這個詞,這樣年輕人更理解一些,就算是心靈更成熟的人,估計也覺得緊跟時尚。
從餐廳老板娘沒有認出千億總裁這件事,可以推論出,當時千億總裁取餐時,老板娘可能眼睛都沒有抬一下,看都沒怎么看外賣員。
我在商店購物的時候,也不時遇到外賣員。很多時候,收銀人員其實對外賣員也是忽略的,他們更關注于商品的價格、掃碼的速度、結賬的速度等事宜,對于人,他們是不怎么關注的。
這并不好。
這不應該是餐廳老板娘的問題,這或許是一個普遍的意識問題。小生意經營者們在做生意的時候,是很少關注人的。
他們想不起來要為消費者提供情緒價值,想不到應該微笑著說一聲“您好,請問有什么可以幫助您?”
他們可能也想不到當服務完成一個階段后,微笑著真誠地說一聲“謝謝。”
諸如此類,我覺得就是在提供“情緒價值”。
不妨從對待外賣員開始,讓我們給外賣員提供盡可能多的“情緒價值”吧,真誠地說一聲“謝謝”,熱情地說一聲“再見”,應該不是什么難事,但是說了以后,想必大概率可以溫暖外賣員的心。
謝謝朋友們讀到這里,希望這篇文章提供了“情緒價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