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2025滬蒙合作‘人才賦能 聚力節水’政策宣介與供需對接活動”在上海科學會堂舉行。此次活動由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駐上海辦事處聯合自治區水利廳共同主辦,標志著滬蒙兩地以水為媒、以技為橋,共同開啟節水事業協同發展的新篇章。
節水行動邁入快車道
內蒙古作為我國北方生態安全屏障,水資源總量僅占全國1.9%,人均水資源量為全國均值的四成。面對嚴峻挑戰,內蒙古錨定“節水行動”與“深化區域合作行動”兩大關鍵抓手,明確提出“三水共治”(農業節水增效、工業節水減排、城鎮節水降損)目標。2023年以來,全區萬元GDP用水量較2020年下降20.49%,工業節水成效顯著。此次對接會上,內蒙古水利廳、工信廳、節水科技創新中心、農牧業技術推廣中心、城鄉人居環境發展促進中心等機構發布節水政策與需求,涵蓋農業“五大提升”計劃、智慧水務、工業節水技術等九大領域30項舉措,為長三角企業提供了精準合作方向。
技術活水澆灌北疆旱塬
活動現場,“滬蒙節水聯盟”正式成立。該聯盟由內蒙古駐滬辦牽頭,聯合上海大學、同濟大學、上海威派格智慧水務、上海洗霸科技等20余家單位,旨在推動節水技術共享、產業共融與人才共育。聯盟宣言提出,將圍繞內蒙古重點行業推廣智慧灌溉、漏損控制、數字孿生等先進技術,助力水資源集約利用能力提升。
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駐上海辦事處黨組書記、主任李志剛表示,辦事處將當好政策“翻譯員”、人才“服務員”和產業“店小二”,推動長三角技術優勢轉化為內蒙古節水實踐。
共答節水“時代命題”
上海市節約用水促進中心、上海市水利科技集團、清華蘇州環境創新研究院等機構分享了智慧水務、數字孿生等創新成果。上海威派格公司展示了漏損控制技術,可在管網運維中節水15%以上;以色列太極公司推出的智能灌溉方案,為內蒙古農牧業節水提供新路徑。通過此次對接活動,在智慧農業試點、工業節水技術轉移等方面同步促成多項合作意向,內蒙古駐滬辦將持續跟進推動項目合作,助力內蒙古節水效率提升。
內蒙古駐滬辦強調,節水事業需久久為功。未來將以聯盟為紐帶,持續推動滬蒙兩地政策互鑒、技術互通、人才互動,深化“引進來”與“融進去”雙輪驅動。正如內蒙古諺語所言:“千里疾風萬里霞,追不上百岔的鐵蹄馬。”滬蒙合作將秉承蒙古馬精神,共同筑牢北方生態安全屏障,為區域高質量發展注入綠色動能。
此次對接會不僅是兩地深化合作的里程碑,更是“節水中國”戰略的生動實踐。內蒙古駐滬辦將以此次發布會為契機,持續搭建開放共享平臺,讓長三角的“技術活水”潤澤北疆大地,攜手譜寫中國式現代化節水事業新篇章。
原標題:《滬蒙攜手共筑節水新篇章,讓長三角的“技術活水”潤澤北疆大地》
欄目編輯:趙菊玲
來源:作者:新民晚報 郭劍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