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少爺的磨難》
30年代背景,80年代想象力。氣功,保險的梗很現代啊。腦洞不錯,可惜太散亂了。從都市到鄉村,笑料百出的磨難,最早的國產公路喜劇片。到現在看都是經典。電影世家陳佩斯天生是個喜劇之王,比較舊式的諷刺喜劇,因為基調是荒誕性的,所以結尾與軍閥的打斗就付之一笑。 陳佩斯的嗓音和表演在兩個老外面前襯托得更為有趣。
2、《孝子賢孫伺候著》
劇情有意思。視聽技術還非常精湛,看著很舒服,甚至比一些新的影片還扎實。有幾場戲的視聽讓我印象非常深刻。一是,鏡頭從電視屏幕搖向街上,正趕上電視所播放的殯葬隊伍,完成了由虛擬時空向現實時空的過渡。二是,老舅打牌的時候,攝影機后退加搖鏡頭,觀眾才看出來,原來攝影機是在窗外拍的。三是,最后一場戲,小二指揮奏樂隊伍開始奏樂,這個音樂一直貫穿到最后,非常舒服,不得不感嘆于,此老片子的視聽技術之精湛。
3、《甲方乙方》
內地的首部賀歲電影,我小時候看的《私人定制》仿的這部電影,荒誕的故事背后是對現實社會的洞察,同時不乏一些超前的思想,總的來說還是比現在的某些院線電影高出了好幾個檔次,感覺90年代的人們是理想主義的,充滿了對未來生活的期待。
4、《沒事偷著樂》
年前的電影有當時的特點,那個年代的家庭環境也是有那個時代的特色,馮鞏先生的表演非常的入戲,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大家庭的大哥所應該有的樣子,其實最后孩子說出來的幸福就是一個家庭最重要的因素另外就是黃導演的電影里面的笑點都是經得起推敲的,非常生活化,符合市井家庭的特點。
5、《舉起手來》
小時候正式看的第一部電影是村頭拉熒幕放的舉起手來,還記得那個夏天姥姥帶著板凳蒲扇和我湊在人群中間。第二次看是初中體驗生活,全校同學在大操場上一起看,什么也聽不見只好借光說小話。后來陸陸續續又在電影頻道或者某次興趣班的課后看過。再次打開它時,發現它制作水平如此粗糙,笑點放到今天來看也不太好笑,但神奇的是我居然能順暢地憶起所有劇情。
6、《三毛從軍記》
這個額頭是認真的嗎 瓜分蛋糕還有吐核,表現形式很好 掄捶砸死人笑死 這個望遠鏡是暗示那個吧哈哈哈 三毛還不知道什么是國家,但是卻已經埋在了國土里 看生命線笑死,我還以為是要吃,沒想到是看手相 拍照真的是諷刺軍閥主義,借著抗日的名頭,欺負老百姓 不該活的不活哈哈哈哈 咕咕戰太牛了哈哈哈 劇本和臺詞挺有意思,配樂也還行。
曾代表內地水準最高的6部喜劇片,每部都讓人從頭笑到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