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下午從理工大學出來后,本打算坐地鐵,卻發現理工大地鐵站未開放,于是只好騎車繼續向前,到了下元,終于看到地鐵口正常開著,當即鉆了進去。
太原目前有2條地鐵線,其中2號線是起始點西橋站和尖草坪站,我都曾到達過。1號線開通后,隨大流看熱鬧去過南邊的終點站武宿機場,后來生活中很少坐1號線,所以至今不知道1號線的另一個終點河龍灣是啥樣。
進了下元站,發現這個站特別大,據說是未來的3號線也會通過這里,總之下元一直以來就是河西的交通重要樞紐。雖然很少來這邊,但這名字卻如雷貫耳。
坐上地鐵,乘客不多不少,剛好各有座位。就這樣過了幾站,終于抵達了終點站:河龍灣站。
從河龍灣站出來,感覺很陌生。還好我其實心下早就打算,順著小路向九院新村的方向走去。
拐過一個大彎,爬了一個大坡,步行幾百米后,九院新村的巨大門樓出現在眼前。跟我想象中有所不同,我原以為這里是個村子,但眼前景象看起來更像是一座新建的小區。
觀察了一下,似乎不會阻攔外人通行,我便邁著大步走了進去。一進去就看到右手邊是村黨群服務中心,三四層樓,非常氣派,旁邊還有個衛生室。而我的左手邊,則是村民活動廣場,有一些健身器材,有涼亭和長廊,還有一座戲臺。
有一些人在這里鍛煉或閑坐,還有一些小孩騎著自行車兜圈子,更遠一些的地方,一群機車人士聚在一起討論著什么。我對那座戲臺很感興趣,便向戲臺走去,走近一看才發現,這戲臺跟我們尋常農村的不太一樣,人家上面標著字,是:文化廣場。
雖然名為文化廣場,但我認為其形貌和功能來看,實際就是戲臺的模樣,非常適合搞演出。毫無疑問,這附近的群眾業余生活非常豐富,因為在戲臺上放著很多乒乓球桌,許多群眾在這里打乒乓球。
真是個好地方,我第一次見到有村里能把戲臺運用得如此得當,大多數村里的戲臺平常都是荒棄無用的,這里卻巧妙弄成了一個可以避風的活動場。
在這里看了一會兒人家打球,便回到主干道上,爬坡向前,看看前方有何風采。
上來一看,確實是新村,房屋非常整齊且潔凈,色調統一,與尋常村落大不相同。拐進一條小道,驚奇的發現墻壁上居然有很多墻繪,非常富有文藝氣息。
這些繪畫有火烈鳥、有風景、也有宮崎駿動畫電影場景,甚至還有周杰倫的歌詞。總得來說,是一個非常有網紅潛質的地方,很適合拍照打卡。
我在這里四處走動,有些工人還在這里作業,有兩個畫師正在一面墻前工作,滿身都是顏料。我很羨慕他們的這種能力,他們是美的制造者。
突然看到路口處有人拽著一大波氣球,細看才發現,原來是在拍婚紗照,造型非常復古,有點像韓寒的電影《乘風破浪》。
雖然這天是周六,但可能由于名氣沒那么大,這里的人并不多,只有少數幾個人看起來是來游玩或采風的。這里的房屋很明顯都用來改造為店家,所以居民也很少在此游走,只看到有一個環衛工人,坐在陰涼處吃干脆面。
村子還是蠻大的,中心區域基本都是平房或小二層,家家戶戶帶院子的這種。更遠的地方,是高層住宅,也許村民們都搬進了樓房居住,而這里的平房,由當地統一管理改造,然后租給商家開店,大多數都是特色飯店。
因為不是飯點,所以基本都在閉門狀態,興許等到天黑之后,這里會更加紅火一些。
顯然這里還未完全成形,看到很多墻上畫著字母,也有部分房屋并未租出去。這里整體給人的感受是非常安靜,但也非常享受,尤其適合情侶過來約會散步打卡。
總說建設新農村,我覺得這里是我心目中理想的村落,布局整齊,干凈衛生,明凈漂亮,不見得非要修什么別墅,平房院落也能有很美的風采。
在這里轉悠一圈之后,又回到了河龍灣地鐵站。這地鐵站附近聚集了很多當地人在乘涼,一群人圍著,不知是下棋還是打牌,有一個老頭兒牽著狗狗也過來坐下圍觀,在電箱旁邊,有一些快剪理發攤,一個中年人剛理玩頭發,低著頭向下撥弄自己后脖子上的碎發。
太原的城中村與遠郊農村,我都去過一些,也不乏許多后來拆遷改造為新村的。這其中,我個人觀感最好的就是九院新村,我覺得如果以后這邊的管理做得規范的話,它一定會火的。
如果你能關注我,那可真是太好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