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春季森林防火進入關鍵期,我市通過搭建覆蓋全域的“天空地”一體化林火檢測感知系統,以更為智能化的手段實現森林火情“早發現、早預警、早處置”,推動森林防火從傳統“人防”向“技防+智防”轉型升級,構建起一道全天候、立體化的生態安全屏障。
近年來,我市林火防控部門通過衛星遙感、無人機巡查、智能瞭望塔、視頻監控及地面護林員巡護等手段,全面構建了“天空地”三位一體的監測體系,來智慧防控森林火情,并形成及時發現及時處置的行動機制。
目前,我市已建成高點視頻監控點266個,重點林區覆蓋率85%以上,主城面山百分百覆蓋,并接入市級預警智慧平臺,實現24小時實時監測。
昆明市林火防控和林草信息中心 林火監測科科長 方向陽:“現在這個系統建設的目的是,把整個防火資源進行整合,最直觀的就是通過視頻墻的功能,鏡頭設置在林區的高點,有鐵塔、瞭望塔,能實現24小時全天候的巡護,它是通過可見光、紅外線雙光譜的巡護,實際上著火了,最敏感的就是紅外線,紅外線感受到熱量就會預警?!?/p>
該系統通過熱成像、煙霧識別等技術,可自動捕捉火情并推送火情預警,極大提升了森林火情發現的精準度與處置效率。
昆明市林火防控和林草信息中心 林火監測科科長 方向陽:“這里是有一個報警的功能,相當于是實時預警,雖然屏幕上在轉(巡護)的,但不僅僅是這幾個在轉(巡護),它是循環播放,我們現在看到的只是這9個畫面,但我們沒有看到的就會在這邊,有一個自動報警功能。我這里發現了,雖然不知道這個地方在哪,但是它跟地圖是融合的,就可以通過地圖來發現地方(起火點),相當于定位,提高了我們的處置效率,科學安全高效的撲救。”
在智慧監測平臺的賦能之下,我市林火防控部門還通過制度創新與責任落實,強化“天空地”系統的實戰效能,不僅推行責任細化到“山頭地塊”,還在林區設置防火檢查點,護林員常態化巡護,做到前端處置與后臺指揮同時進行,確?;鹎椤按蛟绱蛐 ?。
并且,系統自運行以來,通過“預警+查處”雙輪驅動的方式,讓森林防火完成了從“救火”到“防火”的跨越。
昆明市林火防控和林草信息中心 林火監測科科長 方向陽:“第一是實現了早發現,像以前我們傳統的做法就是撥打12119,說白了就是等電話,我們也看不見、聽不見、也喊不應,那現在我們至少能夠看見,同時,通過無線對講,也能夠喊通一線人員,我們變被動等電話為主動去發現火情,就能實現早處置?!?/p>
昆明市林火防控和林草信息中心 林火監測科科長 方向陽:“我們從以前的核實到現在的核實是連帶著隊員一起去處置,這個過程一起就合并了,相當于以前要核實是不是火情,然后才去處置?,F在我們一看,視頻監控一看就是火,那就人員核實和處置同時進行?!?/p>
“天空地”三位一體監測系統的投用,標志著我市森林防火進入智慧化新階段,并將持續推進“智慧林草”平臺建設,為全國森林防火提供“昆明樣本”。
同時,也呼吁咱們的市民朋友,在野外如遇火情,可及時撥打12119或關注“昆明林草”公眾號,在“林火隨手拍”進行火情報警,成為守護林草資源的第一責任人。
而說到與火打交道,大伙最先想到的或許就是消防員。事實上,除了沖鋒一線的消防員,還有很多與火“交鋒”的“幕后”工作者,我市林火防控和林草信息中心林火監測科的方向陽,便是其中一員。
近十年的職業生涯,不僅是方向陽的個人成長史,也是昆明森林防火從“人防”到“智防”的縮影。從基層技術員到智慧監測專家,他親歷了衛星遙感、無人機巡查、指揮監測林火平臺的引入與迭代,用技術革新為春城筑起“數字防火墻”,更是像方向陽一樣的技術工作人員“用科技守護綠水青山”的初心堅守。
2015年前后,我市森林防火仍以傳統人防為主,護林員翻山越嶺巡查、設立卡點攔截火源是主要手段。當時的方向陽作為基層技術人員,除了在辦公室里參與一些技術類的防火工作,也需要深入林區開展巡查及火情排查工作。
對于那個時候的他來說,風吹日曬是常態,徒步二三十公里更是家常便飯,有時候還需要驅車前往較遠的地方去巡山。
昆明市林火防控和林草信息中心 林火監測科科長 方向陽:“日常工作當中,那也是我們天天要去巡山,早出晚歸吧,有些地方相當于跑幾個點,甚至一個點重復跑,不同的時間段來跑。并不說一個地方,就一個時間段危險,我的責任范圍當時是我們之中最遠的,應該靠近楚雄州這邊了,當時昆楚高速還沒有通車,那實際上這個路就相當遙遠了,就是看哪里有什么突發情況,立馬就要處置。其三,還有值班,尤其是我們的防火期,我們云南的防火期是12月1日開始就進入防火期,那么我們春節、清明和五一,實際上是沒有假的,我們是24小時有人值班的。”
雖說方向陽身為技術人員,一張辦公桌一臺電腦便是他的“主戰場”,但在他心里,想要將林草防火的技術手段落到實處,就得全面了解護林員的工作機制,以便技術與實踐形成閉環,而巡山便是必不可少的一環。
昆明市林火防控和林草信息中心 林火監測科科長 方向陽:“必須要體驗,這個護林員是怎么一個狀況,才能夠做一些相應的計劃和謀劃。我們的深切感受就是,技術它是服務于我們的行業,服務于我們的業務的,你不從最基層、最一線的需求入手的話,那我們做出來的系統就是沒人用的?,F在我們做的,更多的就是理論和實踐雙向驗證。打個比方,我們去到林區我去巡山過了,巡山過了我就發現哪些我覺得通過現在我所知道的一些技術手段能夠得到提升,那么我們就會回來做一些相當初步的嘗試,嘗試過后這條路子行得通?!?/p>
隨著我市加速推進森林防火現代化,方向陽的工作也迎來轉型。2017年,我市啟動林火衛星監測系統建設,方向陽主要參與技術攻關,衛星遙感數據解析、熱源點識別等技術,成了他需要攻克的主要領域。
2023年,我市建成覆蓋重點林區的“天空地”一體化監測網絡,引入無人機巡護和智能分析平臺,方向陽也從傳統防火的“瞭望者”,成為了林火智慧平臺的“數字天眼”。
昆明市林火防控和林草信息中心 林火監測科科長 方向陽:“現在我覺得就是說現有的方式方法,對于滿足我們現有的需求,我覺得是沒問題的,但是我們關于全面加強新形勢下,森林草原防滅火工作的要求來說的話,我們覺得還有差距,現在我們的重點林區,覆蓋率還是比較高了,現在還是會有一定的盲區,并且是在山溝溝里面,那個實際上付出的代價還是比較大的?!?/p>
林草防火工作是一場“持久戰”,尤其是在森林防火的關鍵周期,時刻都要繃著一根弦,不能有半點馬虎,24小時的值班成了防火期的常態。身為林火監測科科長的方向陽,更是一心撲在工作上,以至于工作和家庭難以兩全。不過,即便對家庭的陪伴不多,但家人十分理解與支持他,尤其是在女兒那里,爸爸就是她心中的“救火英雄”。
昆明市林火防控和林草信息中心 林火監測科科長 方向陽:“火情如命令,防火這個工作,如果說得不到家人的支持和理解,我覺得是很難堅持下去的,也是家人也比較理解,現在我的女兒都知道,哪里著火了,我爸爸要去滅火了,從小孩的角度來說,我覺得她還是有一定的榮譽感在里面,當然我們自己哪怕成功處置一起火,或者是成功應對了一起這個險情,那么我們也是,有一個榮譽感在里面的,沒有正向反饋,也是堅持不下去的?!?/p>
正是這些點滴的幸福瞬間,凝結成了方向陽在林火工作中不斷前進的動力。再一個,自己所學的專業能在工作領域得以發揮,即使工作辛苦一點,也是幸福感拉滿。
而談及未來,他認為林草工作雖責任重大,也充滿挑戰,但挑戰與機遇并存,正是在技術上躍升的“解碼器”。
從跋山涉水的“護林人”到運籌帷幄的“數字指揮官”,方向陽的十年蛻變,也是整個森林防火現代化進程的縮影。在他和團隊的推動下,我市森林防火已實現從“人海戰術”到“科技賦能”的跨越,而這場以技術守護青山的征程,仍在向更智能的未來延伸。
來源:8099999街頭巷尾
編輯:馬嘯楠
編審:李菁
終審:趙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