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4日
星期四
受弱冷空氣影響,今天我市陰間多云,南部山區有短時陣雨,最高氣溫22℃;明天晴到多云,氣溫14~23℃;后天多云,局部地區有零星小雨。
今日關注
?2025年超長期特別國債今天(24日)首次發行
?全國高校共新增專業點1839個,停招專業點2220個,撤銷專業點1428個。
?作為國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我國“天地圖”日均服務接口訪問量超過10億次。
?射擊世界杯秘魯站中國隊再奪一金。
新聞動態
NEWS
全省領先
六安率先完成兩項公共數據資源登記
近日,六安市在省公共數據資源登記平臺,率先完成 “免申即享政策兌現信息”“政務服務事項實施清單” 兩項政務服務領域公共數據資源登記,為全省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提供可復制經驗。
近年來,市數管局深入貫徹國家及省相關文件精神,全力推進全省一體化數據基礎平臺六安市節點、數據工程等重點建設項目。通過扎實開展數據歸集、清洗、治理與存儲工作,積極探索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路徑。指導市大數據公司梳理《數據產品與服務清單》《數據資源清單》,并依托省平臺完成登記、審批、賦碼與公示流程,最終取得兩項公共數據資源的《登記確認單》。
這些登記完成的公共數據資源,將在優化政務流程、明確辦事要素、促進部門協同共享、提升政務服務質效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下一步,市數管局將以承接安徽省國家數據要素綜合試驗區試點建設為契機,持續深化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確保公共數據 “供得出、流得動、用得好”,釋放數據要素潛能,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動力。
來源:六安市新聞傳媒中心記者 皮正莉
國家開放大學思想政治理論研修班在六安開班
聚焦思政教學創新
4月23日,由國家開放大學主辦、安徽開放大學承辦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研修班在六安正式開班。來自全國7所行業院校的113名教師齊聚一堂,共同開啟為期三天的學習交流之旅。
此次研修班旨在積極響應時代發展需求,推動數智時代背景下具有開放教育特色的思政課教育教學改革創新。研修期間,專家學者將通過專題講座,為思政課教師提供交流學習的平臺,助力教師更新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方法,全面提升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質量。
遼寧開放大學思政教學團隊負責人裴立媛表示:“非常感謝國家開放大學給我們提供這樣的機會,來到著名的紅色六安。在這里,我能夠加強與國家開放大學體系以及各兄弟院校之間的溝通,與來自全國的思想政治理論課骨干教師進行教學交流,機會十分難得。”
為了讓思政課教師更好地汲取紅色養分,將紅色文化融入課堂教學,研修班還特別安排了實地參觀六安當地紅色文化教育基地的環節,讓教師們親身感受革命先輩的英勇事跡。
本次研修活動致力于堅持思政課建設與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同步推進,通過推廣優質教學資源和先進教學法,進一步增強思政課的針對性和吸引力,為培養新時代高素質人才筑牢思想根基。活動將持續至4月25日。
來源:六安市新聞傳媒中心記者汪倫
白鷺洲辦事處白鷺洲社區:
多方聯動 助困男子平安歸家
4月23日晚,金安區白鷺洲辦事處白鷺洲社區龍澤府第小區物業人員在例行夜間巡邏時,發現一名男子在地下車庫徘徊,行為異常。起初,物業人員以為該男子是小區業主家中離家出走的青年,但深入了解后得知,其因與他人發生矛盾,主動賠付錢財導致身無分文,手機欠費停機,且已三天未進食。物業第一時間將情況上報社區,多方合作展開救助。
接到報告后,社區包保人員迅速趕赴現場,同步聯系開發區公安分局與六安市救助站,形成多方聯動機制。經核實,該男子為河南南陽人,此前在六安務工,因糾紛陷入困境。物業工作人員立即為其購買食物,并陪同其用餐,解決燃眉之急;隨后,主動為其手機充值,協助聯系遠在河南的家人。為確保其順利返鄉,物業人員好心贈他一百元錢,公安民警全程護送其至六安火車站乘車。臨行前,工作人員還添加了該男子及其家人的微信,持續跟蹤行程,直至其平安抵達家鄉。
“群眾無小事,守護每一位居民的安全是我們的責任。”社區工作人員表示。此次救助行動中,物業的細致巡查、社區的快速響應、公安與救助站的專業支持,共同織就了一張有溫度的安全網,保障群眾基本權利,展現了基層服務的深度與溫度。
此次事件不僅是白鷺洲社區高效應急能力的體現,更是“黨建引領+多方共治”服務模式的生動實踐。社區始終秉持“為民解憂、為民服務”的理念,通過常態化巡查、網格化管理、聯動化協作,切實解決居民急難愁盼問題。未來,社區將繼續深化與物業、公安、社會組織的合作,織密民生保障網,讓每一位居民感受到“家”的溫暖與安全感。
來源:通訊員 孫夢婕
望城街道
防蜱知識“零距離”安全防線“筑心間”
為增強居民蜱蟲健康防護意識,筑牢生命安全防線,4月16日,春風輕拂,陽光正好,正是居民戶外活動的好時節,可此時蜱蟲也悄然活躍起來,為此金安區望城街道南屏苑社區組織開展了“防蜱知識‘零距離’,安全防線‘筑心間’”主題實踐活動,走進居民小區,為過往行人送上實用的防護知識。
活動開始,志愿者手持宣傳資料,主動走向居民,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開啟了一場深入淺出的講解。他們從蜱蟲的外形特征講起,讓居民們了解到蜱蟲體型雖小,卻暗藏危機。接著,志愿者詳細介紹了蜱蟲的常見棲息地,像小區周邊的草叢、樹林、灌木叢等,提醒居民在這些地方活動時要格外小心。
在講解預防蜱蟲叮咬的實用技巧時,志愿者更是耐心細致。他們建議居民在戶外活動時,盡量穿著長袖長褲,并將褲腿扎進襪子里,這樣能最大程度減少皮膚暴露。同時,可以在衣物上噴灑一些含有避蚊胺成分的驅蟲劑,有效驅趕蜱蟲。對于喜歡養寵物的居民,志愿者也特別叮囑,要定期為寵物洗澡、驅蟲,防止寵物將蜱蟲帶回家中。
萬一不慎被蜱蟲叮咬,該如何正確處理呢?志愿者還在現場進行了模擬演示,他們拿起一個模擬蜱蟲的道具,一邊操作一邊講解:“千萬不要用手直接拔除蜱蟲,要用鑷子貼近皮膚,夾住蜱蟲的頭部,緩慢、垂直向上拔出,之后對叮咬部位進行消毒處理,并密切觀察身體狀況,如有不適及時就醫。”居民們圍在一旁,看得認真,聽得仔細,不時點頭表示認同。
活動中,工作人員還發放了精心制作的宣傳手冊,方便居民隨時查閱。許多居民表示,這樣的活動非常實用,讓他們學到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防蜱知識。
這次防蜱護安主題活動,以貼近居民的方式,將實用的防護技巧送到大家身邊,有效增強了居民的健康防護意識。望城街道南屏苑社區相信在持續加大宣傳的努力下,居民們能夠更好地應對蜱蟲威脅,共同筑牢生命安全防線,享受健康、安全的幸福生活。
來源:通訊員湯玉萍
東市街道江淮社區
老人養老認證難,社區幫忙來“刷臉”
“洪師傅,看手機鏡頭,眨眨眼,向右轉頭。好了,您的養老資格已認證完成。” 84歲的老人張師傅行動不便,對智能手機接觸不多,近日,在東市街道江淮社區社保員的幫助下,洪師傅順利完成了養老保險待遇資格認證。
服務送上門,保障零距離。針對轄區內高齡老人、殘疾人及行動不便人群在養老待遇資格認證中遇到的困難,東市街道江淮社區工作人員通過電話聯系、走訪了解等方式,進行了詳細摸排,精準掌握了需要上門服務的對象名單。隨后,工作人員按照既定計劃逐戶上門,每到一戶,工作人員都耐心細致地向老人及其家屬解釋養老金認證流程和重要性,隨后現場操作,順利完成認證工作。2025年4月已為20余位行動不便的老人完成認證,真正實現了“上門辦”“零跑腿”,在認證過程中工作人員還會與老人嘮家常,了解其身體、生活情況,整個過程親切、高效,將溫暖送到居民家中,得到了老人們和家屬們的一致好評。并對一些長期在外地居住的老年人,通過聯系他們的家人指導進行認證工作,讓轄區老人切實感受到了社區大家庭的溫暖。
小小社保崗,發揮大能量。把“窗口服務”主動前移至居民身邊,在提高社區工作效能的同時,也為居民群眾帶來便利,進一步提高了他們的生活幸福感和社區歸屬感。
來源:江淮社區 六安市新聞傳媒中心記者劉婉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