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一莎 封面新聞記者 周家夷
近日,在海拔4000米的川西高原,一場生命救援正在上演。一位68歲的藏族老人扎西(化名)因膽總管結石,引發了急性梗阻性化膿性膽管炎,老人命懸一線。得益于成都市中西醫結合醫院(成都市第一人民醫院)對德格縣人民醫院長期的對口幫扶機制,兩地醫護團隊通力合作,最終讓老人轉危為安。
3月18日,扎西因突發高熱、腹痛、黃疸被送至德格縣人民醫院。經檢查確診為急性梗阻性化膿性膽管炎伴消化道出血,病情危重。
危急時刻,德格縣人民醫院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值得關注的是,該院近年來在成都市第一人民醫院的幫扶下,已建立起規范的急危重癥多學科聯合救治機制。通過遠程會診系統,成都市第一人民醫院重癥醫學科、消化內科專家第一時間參與指導,為老人穩定病情爭取了寶貴時間。
鑒于扎西病情復雜,經兩地專家評估,決定啟動“成都——德格危重癥患者綠色通道”。3月19日,在完備的急救設備保障下,扎西開始向成都轉運。歷經18小時長途跋涉,最終安全抵達成都市第一人民醫院。
扎西入院后,醫院立即開啟綠色通道。重癥醫學科副主任曹良海帶領團隊迅速穩定扎西生命體征,消化內科副主任黃尚卿帶領內鏡團隊成功實施高難度的床旁ERCP手術,在充分保證治療效果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減輕患者痛苦和經濟負擔。
術后,扎西仍面臨膿毒性休克、肝腎功能損傷、凝血功能紊亂等多器官功能障礙的復雜危重癥局面。醫護團隊24小時監護,精準研判病情及制定治療方案,在抗感染、CRRT+內毒素吸附、輸血、營養支持等綜合治療基礎上,發揮中西醫結合診療特色,給予清熱涼血解毒治療。扎西感染逐漸控制,生命體征趨于穩定,尿量恢復,病情好轉。
3月27日,扎西脫離生命危險,轉入消化內科繼續治療,4月9日,消化內科黃尚卿副主任帶領內鏡團隊為扎西實施第二次ERCP手術,取盡結石。扎西術后恢復良好,痊愈出院,扎西和家屬的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此次成功救治,充分展示了成都市第一人民醫院醫療“組團式”幫扶和對口支援“傳幫帶”的顯著成果。通過長期派駐專家、技術培訓、設備支援等方式,德格縣人民醫院的急危重癥救治能力得到顯著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參與此次救治的德格縣人民醫院醫生,多數都接受過成都市第一人民醫院的系統培訓。從診斷到治療,處處體現著幫扶帶來的技術提升。“我們不僅要把技術帶過去,更要幫他們培養出帶不走的醫療隊伍。”成都市第一人民醫院醫療“組團式”幫扶德格縣人民醫院院長周超表示。目前,醫院正幫助德格縣人民醫院建設“川藏結合部急危重癥救治中心”,讓優質醫療服務惠及更多高原群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