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發現
當代年輕人的迷惑行為
蹦迪啤酒泡枸杞
卻怕疫苗副作用
熬夜能到三點半
但留觀30分鐘都嫌慢
追劇能記住所有CP名
疫苗知識卻全靠「隨緣」!
(疫苗OS:我真的會謝!)
今天咱就扒一扒那些年
你被“疫苗謠言 ”PUA的瞬間!
(友情提示:看完別打臉,因為手會疼)
01
疫苗科普
疫苗是預防、控制疾病和保護健康最經濟、最有效的手段。接種疫苗,不僅能夠保護個體健康,還能阻斷傳染病的傳播和流行。預防接種成效顯著,全球于1980年消滅天花,我國持續維持無脊灰狀態,主要免疫規劃疫苗針對傳染病降至歷史最低發病水平,如我國1一4歲兒童中的乙肝流行率從1992年的9.67%下降到2020年的0.30%。
2025年4月25日是中國第39個“全國兒童預防接種日”,與此相呼應的是,每年4月的最后一周也是“世界免疫周”。為使公眾更好地理解接種疫苗的重要性,積極宣傳疫苗接種在控制傳染病、保護人民群眾生命健康中的重要作用,國家疾控局確定2025年“全國兒童預防接種日”的宣傳主題為“打疫苗 防疾病 保健康”。
事實上,廣大讀者對打疫苗存在很多誤區,我們現在——給大家解答。
02
疫苗誤區
誤區一
接種疫苗后立馬離開,不等候留觀30分鐘。
答:錯誤。
接種完疫苗后30分鐘內是急性過敏性休克的最容易發生的時間窗口,雖然疫苗相關的急性過敏性休克發生幾率一般低于百萬分之一的水平,但是一旦發生往往危及生命安全;如果接種疫苗后在留觀區留觀30分鐘,一旦發生急性過敏性休克,留觀區內的醫護和急救設備可快速開展急救來化解生命危險,經急救后急性過敏性休克可快速康復不會對生命健康造成危害。
反之若未留觀30分鐘在留觀室外發生急性過敏性休克則難以識別和急救,所以多留觀30分鐘實際是對自己生命安全負責任的一種態度;因此,接種疫苗后必須自覺在留觀區做好留觀30分鐘,發現身體不適需及時告知現場醫護人員,同時需關注兒童狀態,避免兒童過于喧鬧和情緒波動而未注意到急性過敏性反應的發生。
誤區二
不應該接種快過期的疫苗(臨效期疫苗)。
答:錯誤。
臨效期疫苗(即臨近有效期的疫苗)在有效期內接種是完全安全且有效的;根據我國疫苗管理相關法律和規范,疫苗有效期是通過長期穩定性試驗確定的,例如某疫苗說明書標注有效期為2年,實際生產時已通過超過2年半的穩定性驗證,確保即使超過標示有效期6個月仍安全有效。
此外,所有在有效期內的疫苗均經過國家質檢部門嚴格檢測(如37°C高溫測試),儲存運輸全程冷鏈監控,電子監管碼系統可精準追溯至最小包裝單位,過期疫苗無法通過掃碼接種。
因此,只要在有效期內,臨效期疫苗的保護效果和安全性均與剛出廠疫苗一致,而刻意拒絕接種反而可能延誤最佳免疫時機,增加疾病感染風險。
誤區三
境外/國外的疫苗更安全有效,種類更多。
答:錯誤。
我國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是全世界有目共睹的,如我國預防接種成效顯著,幫助我國于上世紀60年代消滅天花,持續維持無脊灰狀態,主要免疫規劃疫苗針對傳染病降至歷史最低發病水平,我國1-4歲兒童中的乙肝流行率從1992年的9.67%下降到2020年的0.30%等。
此外,我國的滅活脊髓灰質炎疫苗、四價流感疫苗、甲肝滅活疫苗等通過世界衛生組織認證,在全球廣泛使用,結合我國的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監測系統數據,我國的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是非常高的。
而盲目偏信國外或境外疫苗,會給生活和經濟帶來不必要的負擔,因此家長只需要根據國家要求,給孩子按時全程接種國家免疫規劃(免費)疫苗,在醫生的建議下接種非免疫規劃(自費)疫苗即可。
誤區四
與其打疫苗,還不如通過得病來獲得抗體。
答:這是嚴重誤導。
疫苗的作用是防病,而如果通過得病去獲得抗體,那獲得抗體有何意義呢?對于像脊髓灰質炎、流腦、乙腦等致殘率、病死率高的疾病,如果通過大范圍感染去建立免疫屏障,那可能會付出沉重的健康代價。
例如,風疹會導致出生缺陷,乙肝病毒會導致肝癌,麻疹則能導致嚴重的合并癥乃至死亡。如果通過感染、患病建立免疫屏障,那就失去我們控制疾病的意義。
誤區五
孩子還小,一次接種兩種及以上疫苗,
會增加兒童免疫系統負擔。
答:國內外很多研究已證明,同時接種幾種疫苗不會給兒童的免疫系統帶來不良反應。
一名兒童日常接觸到微生物抗原種類和數量遠遠超過疫苗接種過程中抗原量。一次接種幾種疫苗或接種聯合疫苗,不但不會增加其免疫系統負擔,有時還可以因抗原的協同作用而激發和增強免疫效果。
誤區六
有些疫苗接種后還可能發病,
不能保證100%有效,也就沒必要打。
答:還是有必要打的。
疫苗接種對個體而言不是100%有效,但是群體免疫屏障建立不需要100%。如果人群免疫力達到85%、達到90%或者95%就可以建立免疫屏障,就可以阻斷疾病流行、乃至可以保證每個人都不發病。
但是,如果認為不是100%有效就不接種疫苗,那就會出現疾病流行的危險,這是非常可怕的。
國外有很多這方面的教訓。以流感疫苗為例,我們接種率很低,一部分人就認為接種效果差、沒有必要接種,所以每年流感季節性流行時,即使疫苗株與流行株匹配,也不能阻斷流感的流行。
誤區七
現在基本不會得的病,
可以不用接種疫苗。
答:錯誤。某種疾病或許看不到或遇不到了、或者周圍已經沒有病例發生了,但不等于這個疾病被消滅了。
其實這種疾病患病的風險還存在,如我國連續多年沒有本土的脊髓灰質炎病人了,但是國外還有這樣疾病在流行、在暴發,隨時可能存在傳入的風險。如果我們不接種脊髓灰質炎疫苗、或者說接種率低,一旦傳入就會引起流行、暴發。疫苗、尤其是號召接種的免疫規劃疫苗,接種是非常必要,而且必須要保持高的接種率。
誤區八
疫苗有很多副作用,危害人體健康,
甚至會導致死亡。
答:首先必須強調的是,“很多”這一詞匯是嚴重誤導。
其實疫苗的副作用很少,嚴重副作用更是罕見。疫苗面對的是健康人群,尤其是兒童,因此對其安全性的要求和標準極高。但也有一些人因自身原因和疫苗特性等,接種后會出現過敏等不良反應,但其發生率很低,過敏性休克的發生率約是百萬分之一。
但是患病的風險卻很高,如不接種疫苗患麻疹的比率接近100%,患脊髓灰質炎導致麻痹的風險是0.5%到1%,患流腦或乙腦后病死率約為10%。疫苗所帶來的益處遠遠大于風險;沒有疫苗,會出現很多的疾病、死亡。
誤區九
接種疫苗是兒童的專利,
成人不需接種疫苗。
答:疫苗并非兒童專利,人的一生中各個年齡階段都有相對應的疫苗,即疫苗可以在人的全生命周期健康中發揮重要作用。
例如,中老年人是帶狀皰疹的高發人群,然而治療手段有限;流感和肺炎球菌疾病在有基礎性疾病人群或老年人患病后容易合并嚴重并發癥導致較高的死亡風險;子宮頸癌是女性中發病率排在前列的惡性腫瘤之一;對青少年、青壯年、老年等人群接種相應疫苗,可以預防帶狀皰疹、流感、肺炎球菌性疾病、子宮頸癌等疾病。
看完這波謠言粉碎機
是不是覺得自己的智商又占領高地了
記住!打疫苗不是玄學,是科學
不是選擇題,是送分題
疫苗打得好,健康沒煩惱
謠言信得歡,ICU當靠山
趕緊轉發給身邊那個“倔強青銅”親友
畢竟——
你可以不信愛情,但請別質疑疫苗!
歡迎來到醫食參考新媒體矩陣
2023年疫苗接種攻略
陽過了,該怎么打疫苗?最全接種指導手冊來了
撰寫| 深圳龍崗疾控
校稿| Gddra編審| Hide / Blue sea
編輯 設計| Alice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