踐行“楓橋經驗” 強化矛盾調解
在新時代基層治理實踐中,泰達街始終以“楓橋經驗”為指引,將矛盾調糾紛解工作視為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社區和諧的重要舉措。通過創新機制、整合資源、強化隊伍建設,構建了多層次、立體化的矛盾化解體系。
為貫徹落實新區人大工作相關要求,促進和規范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工作,維護社會和諧穩定,近期,泰達街人大工委持續對泰達街全域貫徹實施《天津市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條例》情況開展執法檢查,泰達街道人大工委副主任付洪林、泰達街區級人大代表、泰達街相關工作人員參加。
積極創新 扎實推進
構建立體化矛盾化解體系
檢查組組織泰達街道兩集團一中心以及內設相關部門召開座談會,對各單位矛調中心建設運行、相關制度機制建設、矛盾糾紛登記受理等情況進行執法檢查,聽取工作匯報,詳細了解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條例貫徹實施情況、存在問題和意見建議。
泰達街道各部門始終將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工作置于關鍵位置,積極探索創新,扎實推進各項工作,致力于為轄區居民營造和諧、安寧的生活環境。
樹牢法治思維 強化法治意識
泰達街道在工委(擴大)會議上,持續學習傳達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的重要指示和黨中央、中央政法委、市委有關矛盾糾紛多元化解的工作要求,并通過聯席會議等認真落實《天津市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條例》等相關法律法規要求,強化法治意識,以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做好矛盾糾紛預防化解各項工作。
加強組織領導 健全責任體系
·泰達街道和下屬22個社區均成立了矛調中心。建立泰達街道社會矛盾糾紛調處化解專班,文教集團、衛健集團、社區治理中心、執法大隊也成立了各自的矛盾糾紛調處化解隊伍,落實工作責任和領導責任。
·統籌開展矛盾糾紛排查起底、調處化解、跟蹤推進的工作情況,明確各級矛調中心的屬事、屬地責任,確保每一項矛盾糾紛都能找到對應的責任主體。
·制定并完善了矛盾糾紛調處化解綜合機制整體工作制度,包括《泰達街道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工作規程》、《泰達街矛調中心接待流程圖》、《泰達街矛調中心來訪人員須知》、《泰達街矛調中心工作人員守則》、《泰達街矛調中心工作人員行為規范》等。共有專兼職人民調解員167名,法律顧問26名。
·各部門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加強對本行業、本領域易發矛盾糾紛的排查化解。
織密全科網格 堅持源頭預防
·以網格體系為根基,網格、警格,融合執法、市場、消防和城市運維等行業力量,吸納社會組織、樓門長、保安保潔、新形態從業者等社會力量,借助法官、律師、檢察官等專業力量,打造“全科網格”升級版。
·聚焦婚戀家庭、物業業主委、涉校涉生、醫療衛生、體育培訓等矛盾糾紛多發的重點領域,聚焦重點人群、“三失一偏”人員和具有極端個性、極端傾向以及從事高風險職業的個人極端風險人員。
·通過集中開展深入細致的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工作,全面梳理各類潛在矛盾隱患,做到心中有數、有的放矢。
落實兩個機制 力推消存量防變量
·將自下而上的“楓橋經驗”與自上而下的“浦江經驗”有機結合起來,建立包保、包案機制。包保機制充分發揮包保領導的統籌協調優勢,以包保領導為統籌,以社區書記為軸心,以社區力量和警務力量為內核,以行業力量、社會力量和專業力量為外延。定期召開矛盾糾紛聯席會議,各方力量共同商討矛盾糾紛的解決之道。
·包案機制則充分發揮行業監管的資源統籌優勢和屬地矛盾糾紛預防排查化解優勢,針對每一個矛盾糾紛案件,確保成立一案一專班,積極尋求切實有效的解決方案。
·針對可能引發矛盾糾紛升級或轉化的風險因素,制定應急預案,提前做好防控措施。對涉及民生、穩定等重點領域的問題,密切關注動態,及時干預,防止矛盾激化。
加強人民調解 推動律師參與
·充分發揮人民調解的主導作用。調解員運用親情、友情等情感因素,引導當事人互諒互讓,最終達成調解協議。
·注重加強部門協同聯動,與新區法院、經開區司法局、屬地各派出所、結對律所等部門保持密切溝通協作,與公共法律服務中心、調解組織建立對接機制,建立調解咨詢專家庫,一案一冊建立調解記錄。
·一旦遇到復雜矛盾糾紛,及時邀請相關部門專業人員參與矛盾調解。同時積極引入社會力量,邀請心理咨詢師為當事人提供心理疏導服務。
·發動志愿者等社會力量,充分發揮他們在專業知識、資源整合等方面的優勢,共同助力矛盾糾紛的化解。
健全會商制度 做好研判總結
·各單位每日在工作群內以接龍方式匯報當日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情況,并填寫工作臺賬,詳細記錄糾紛主體、事由、進展等。
·每周五填寫周研判線上臺賬,對當周矛盾糾紛的來源、類型、風險等級進行全面統計與深入研判。
·每月末報送月總結,內容涵蓋月度排查情況、調處化解成效、重點矛盾糾紛剖析、典型案例經驗分享以及下一步工作重點。
深入社區展開檢查
連日來,泰達街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條例執法檢查組先后深入全域22個社區,走進矛調中心,實地檢查落實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工作的組織架構、人員配備、部門進駐以及登記受理、預防排查、調處化解矛盾糾紛情況,并召開執法檢查座談會,聽取工作匯報、了解存在問題、征求意見建議。
檢查組強調,處理矛盾、化解糾紛,是社會治理的基礎性工作,事關人民安居樂業,事關社會安定有序。要提高思想認識,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對照《天津市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條例》進一步完善制度機制、整合各方資源、加強宣傳力度,多途徑、多手段化解矛盾糾紛。要強化矛盾排查,充分發揮基層綜治中心作用,主動深入群眾、了解群眾。要堅持調解優先,帶著真情與群眾推心置腹、換位思考,把事說透、把理講清、把法擺明,力求實現既解“法結”又解“心結”。要壓緊壓實工作責任,加強規范化建設,切實提升研判預警、協調聯動、派駐管理、督辦問責等工作質效。
大力培育 凝聚多元
打造一站式矛盾化解平臺
下一步,泰達街將繼續推進完善矛盾糾紛化解制度機制、整合各方資源、加強宣傳力度,多途徑、多手段化解矛盾糾紛,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培育專業隊伍 筑牢調處根基
加大培訓力度,定期組織調解員參加業務培訓,邀請專家學者、資深調解員進行授課,提高調解員的法律知識、調解技巧和溝通能力。加大案例分析和經驗交流力度,定期組織調解員對典型案例進行分析研討,分享調解經驗和心得,共同提高調解水平。
凝聚多元力量 拓寬化解渠道
充分挖掘、推動社會組織、行業協會、志愿者等多元力量參與矛盾糾紛調處。引入專業調解類社會組織,針對特定領域矛盾糾紛開展專項調解服務;發揮行業協會在行業糾紛化解中的作用,制定行業調解規范和標準;組織志愿者參與矛盾糾紛排查、法治宣傳等工作,擴大矛盾糾紛化解覆蓋面。加強與工會、婦聯、團委等群團組織協作,建立信息共享、協同聯動機制,共同做好特定群體的矛盾糾紛化解工作。
推進建設運行 建立多元平臺
推進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心建設,整合信訪中心、矛盾調解中心和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心的功能,致力于打造一站式矛盾糾紛化解平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