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国产精品欲av蜜臀,可以直接免费观看的AV网站,gogogo高清免费完整版,啊灬啊灬啊灬免费毛片

網易首頁 > 網易號 > 正文 申請入駐

文明對話|從畢昇到古登堡:中西印刷術交流的文明印記

0
分享至

新華社武漢/德國美因茨4月24日電(喻珮 杜白羽 單瑋怡)大別山南麓的湖北英山,山巒疊翠,花海如緞。這里是中國北宋發明家、活字印刷術發明者畢昇的故鄉。在武漢大學任教的德國人法比安·施羅特曾在文獻中讀過畢昇的故事,日前他專程來到英山,探尋活字印刷術。

走進英山縣畢昇紀念園,畢昇的浮雕像矗立,不同歷史時期的漢字方方正正、錯落排列。施羅特指著其中兩個最大的漢字,用中文念道:“畢昇”。


拼版照片:左圖為4月2日在湖北省英山縣畢昇紀念園拍攝的畢昇塑像。新華社記者肖藝九攝;右圖為4月7日在德國美因茨拍攝的古登堡雕塑。新華社記者張帆攝

畢昇于北宋慶歷年間(公元1041年-1048年)發明了泥活字印刷術。畢昇紀念園于2023年在英山開園,運用現代化展陳手段,生動展示膠泥活字、木活字印刷術。

漢字演變過程,令施羅特特別著迷。“漢字數量龐大,印刷更加復雜。”他說。

展廳內,一塊多媒體互動屏上呈現一幅世界地圖,用手觸摸德國、意大利、西班牙、法國、日本、韓國等不同國家的標志性建筑,可以看到活字印刷術在該國的傳播路線和發展簡介。


拼版照片:上圖為4月2日在湖北省英山縣畢昇紀念園拍攝的泥活字。新華社記者肖藝九攝;下圖為3月21日在古登堡博物館拍攝的傳統古登堡印刷術雕版。新華社記者張帆攝

華中科技大學外國語學院德語系主任林純潔說,畢昇發明的活字印刷術通過絲綢之路傳入西方。到了15世紀中葉,德國人約翰·古登堡改進了油墨和金屬冶煉技術,他發明的金屬活字印刷術作為一項成熟的技術,直接推動了歐洲文藝復興運動。

漫步德國美因茨,城市中心矗立著一座古登堡的雕像。坐落于此的古登堡博物館于1900年建成,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印刷與寫作博物館之一,收藏了數十萬件物品,每年吸引世界各地游客到訪。


拼版照片:上圖為4月2日,膠泥活字非遺傳承人汪奎展示覆墨工藝。新華社記者肖藝九攝;下圖為3月21日,古登堡博物館印刷車間經理克里斯托夫·松德爾展示古登堡印刷術工藝。新華社記者張帆攝

博物館專門保留一處“印刷車間”,每小時進行一次印刷展示。“印刷術擁有巨大的力量,能夠將不同的文化聯系在一起。”古登堡博物館館長烏爾夫·澤爾特說。

有學者指出,古登堡時代的歐洲人已通過《馬可·波羅游記》等渠道了解到中國技術。19世紀初,歐洲的鉛活字印刷機又傳入中國,這種交流彰顯了不同文明間交流互鑒、共同演進的歷史邏輯。

“技術突破是文明演進的催化劑,而文明間的開放與包容則是技術創新的土壤。”林純潔說。

當前,中德兩國在工業4.0與智能制造、新能源技術等領域深化合作。在武漢市蔡甸區的中德國際產業園,德國品牌和技術與中國人才、市場對接,共同推動全球產業鏈升級。

在親自體驗了膠泥活字印刷術之后,施羅特說,在全球化和數字時代,國家間只要持有開放包容的心態,人類的文明成果就可以實現全球共享。

文字:喻珮、杜白羽、樂文婉、杜涓涓

攝影:肖藝九、張帆

視頻:潘志偉、單瑋怡

剪輯:范深傲

白羽工作室制作

鳴謝:中共英山縣委宣傳部

新華社國際部 湖北分社 法蘭克福分社聯合出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新華社 incentive-icons
新華社
新華社是國家通訊社
566968文章數 2412742關注度
往期回顧 全部

專題推薦

第十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

無障礙瀏覽 進入關懷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杨浦区| 满城县| 阜康市| 克拉玛依市| 冷水江市| 应城市| 清流县| 岚皋县| 海阳市| 永登县| 枣庄市| 龙泉市| 电白县| 台江县| 邯郸县| 宁武县| 大丰市| 观塘区| 陕西省| 新平| 阳高县| 静安区| 彩票| 和顺县| 丰台区| 博乐市| 柳江县| 岳池县| 南木林县| 巍山| 宁明县| 信宜市| 咸丰县| 渝北区| 松滋市| 栖霞市| 吴忠市| 浪卡子县| 乐平市| 滨海县| 大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