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在第十五屆北京國際電影節投融資論壇:電影投融資的價值新發現與信心再回歸上,與會嘉賓就當前電影市場投融資困境,如何增強投資方預期、穩定投資方信心,新的投融資方向等議題進行探討。據悉,兼具藝術性與商業性的優質故事與 博納影業集團行政總裁、制片人蔣德富表示,目前,我國文化產業尤其是電影衍生收入還比較低,可以通過與文旅、科技等融合開拓出更大的藍海市場,提升非票房收入占比。 蔣德富進一步指出,從投融資來看,電影人也需要理解資本邏輯,以"屬地性、強類型、連續性、前瞻性"為原則,避免單一依賴銀行,通過多渠道找投資、跨行業聯動等降低風險。傳統電影公司守正的同時要創新,要主動擁抱科技。自身發展多鏈路、多維度和多類型才能打造一個在當今市場競爭激烈及科技潮流涌現的時代下立于不敗之地。 以《熊出沒》電影后續衍生品的開發為例,華強方特文化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執行總裁尚琳琳表示,優質內容是IP長期發展的根基,而從早期策劃階段開始布局全產業鏈,將電影、衍生品、實景娛樂等納入整體規劃的謀劃,則能進一步提升投資方信心,吸引更多投資。 制片人、北京七印象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長梁靜也強調,可以通過"一魚多吃"來提振投資方的預期和信心,平衡藝術表達與市場回報。"以電影《東極島》為例,也在策劃其上映后進一步開發配套短劇和VR內容等。由一個產品衍生出多個產品,也能讓投資方有更多想象力和發展耐心。" 目前來看,兼具藝術性與商業性的優質故事與IP仍是吸引資本的核心,而其長線發展還離不開對耐心資本的培育。 "當前的電影市場呈現‘贏家通吃’的局面,頭部影片如《哪吒之魔童鬧海》占據春節檔60%的票房,但需要關注中小成本影片融資困境。"中國電影評論學會會長饒曙光呼吁引入更多耐心資本,建立長效透明的投融資機制,更多支持年輕導演和全類型作品。 據了解,耐心資本是一種專注于長期投資的資本形式,不以追求短期收益為首要目標,而更重視長期回報的項目或投資活動,具有注重長期投資、能忍受風險和波動、逆周期布局等特征。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論壇上,北京銀行推出"電影新質生產力金融服務方案——新影擎計劃",將圍繞技術評估、信貸支持、資本對接,助力電影項目發展,為其長期成長提供了資金保障。據悉,北京銀行已累計為超千家影視企業提供了超400億元的金融支持,構建起覆蓋影院建設、IP孵化、制作發行等全產業鏈的服務矩陣。 北京商報記者盧揚程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